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区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区岩体大范围发生了松动,确定其渗透特性指标并进行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根据坝区两岸平硐内测量的优势节理裂隙组资料和左岸固结灌浆试验资料,综合确定坝区岩体初始渗透系数张量;然后,应用多重裂隙网络模型,进行3个重要断面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可以看出,坝区工程范围内岩体渗透性很强,初始渗透系数张量量级达10~(-5)~10~(-4)m/s;绕坝渗流的两个断面(A-A,B-B)主要是渗流损失问题,通过坝基渗流的断面(C-C)在坝踵处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
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区松动岩体的水力学特性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区岩体大范围发生了松动,确定其水力学特性指标并进行渗流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根据坝区两岸众多平硐和过河平硐资料,统计出两岸和坝基岩体的优势节理裂隙组参数分布,采用等效连续介质渗流理论,求出两岸和坝基岩体的渗透系数张量;然后依据坝区左岸固结灌浆试验(包括压水试验)资料和过河平硐实测渗水量资料,对渗透系数张量进行修正;最后,进行3个重要断面的渗流分析。可以看出:坝区工程范围内岩体渗透性很强,渗透系数张量量级达10-5~10-4m/s;绕坝渗流量大,帷幕灌浆工程量大。
加快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黄河宁蒙河段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洪水威胁严重、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河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危机,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可起到反调节、防凌(防洪)的重要作用,并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改变群众生存环境,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保障黄河安澜,使宁蒙河段长治久安。
论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大柳树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黄河上游干流黑山峡峡谷出口处,上距兰州250km,下距银川160km,控制黄河流域总面积的33.6%,总径流量的58%,总输沙量的10%;水多沙少,水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拦河大坝拟采用面板堆石坝,正常高水位1380m,最大坝高163.5m。总库容110亿m3,经水库冲淤平衡,100年后还可永久保留50亿m3库容。水电站装机容量200万kw,年发电量78亿kw·h。大柳树水库与龙羊峡、小浪底水库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三大骨干工程,大柳树水库具有承上启下、反调节径流、兼顾各方面利益的独特功能,是有利于黄河上、中、下游的战略性工程。其主要作用是:调节上游径流,增加黄河可用水源,缓解黄河断流,改善水沙条件,维持主汛期造床输沙流量,减轻河道淤积萎缩,提供生态用水,建设绿色屏障,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大幅度提高黄河上游梯级电站发电效益;提高宁蒙河段防洪标准;防治冰凌灾害;从治理和开发黄河全局出发,综合效益更大。另外,大柳树工程还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调节水库与西电东送北部通道的调节枢纽,对于西部开发和黄河治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地质构造发育特征及稳定性分析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黑山峡河段。通过对坝区构造、区域深部构造特征及坝址区构造的分析,认为该地区构造发育,构造活动复杂,但是坝址没有蕴震和发震断层存在,故不存在抗断问题,坝址位于相对稳定地段,可安全修筑高坝。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及陕西引水工程规划设想简介
黄河大柳树水库枢纽位于宁夏中卫以南黄河干流上,属黄河黑山峡河段,大柳树水库对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也是黄河上游自龙羊峡至青铜峡全长90km,唯一束被开发的可综合利用的高坝大库。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高面板堆石坝的渗流稳定性
高面板堆石坝具有很高的抗冲能力,即使在强震时面板全部失效或在正常运行时灌浆全部失效,渗流量都不足以冲动坝体堆石。工程实践及计算证明,堆石坝只有漏水问题,但坝体堆石不会被渗流冲失导致失事。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问题研究
大柳树水利枢纽移民内安安置和外迁安置都有难度、淹没区的城镇相对较为富裕等,使得移民安置问题趋于复杂化。拟订的移民安置方案存在设计内容不充分、移民搬迁真实成本与现行移民成本计算不准、没有处理好项目投资市场化体制与移民实施政府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围绕"两项承诺、三项保证、四项扶持"的移民安置方案,建立从项目公司分红的利益补偿机制和移民个人养老保险,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就业,给转型产业和移民职业教育以扶持政策等。
大柳树水利枢纽在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的作用
大柳树水利枢纽是黄河上游唯一一座以灌溉、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大柳树枢纽电站在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尽快建设实施。
物探方法在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应用
本文结合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实践,介绍了采用电测深、联合剖面法和高密度电法查明地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f3断层的倾向;采用声波法、地震波法确定岩体的弹性力学指标,从而为评价岩体质量及岩体分类提供了科学依据。
百色水利枢纽重力坝6号坝段基础渗流场分析
百色水利枢纽重力坝6号坝段基础渗流场分析——百色水剞枢纽重力坝基础岩体渗流特性复杂,6号坝段坝基有贯穿于坝基上下蜉的强透水层,岩体的成层性又呈现出渗透各向异性的特点,坝基渗流控制方案的设计是一十较复杂的问题。采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厦排水子结构技术,...
枸皮滩水利枢纽地下厂房区地应力场分析
本文以1个地面深孔和3个平洞浅孔的地应力实测资料为依据,对枸皮滩枢纽地下厂房区进行三维地应力场分析。简述了对自重应力场和地质构造应力场建立比较符合实际的数学计算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和应力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对该区的地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地质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地下厂房围岩的地应力状态等,有了较深的认识。
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大坝渗流监测与分析
渗流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本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介绍了工程渗流监测布置,并对渗流监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做出了工程渗流安全性态评价。
百色水利枢纽重力坝两种剖面应力场比较研究
鸡1】巷第{期c,红承讨hongsuh】hevol ,no4 一百色水利枢纽重力坝两种 剖面应力场比较研究 廖俊刚麦家乡 (广西水利电力设计院) 摘要百色水利枢纽重力埂高126m,坝的安全主要由满库工况控制。平面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在坝轴线位置和坝高不改变以及剖面面积相当的情况下,上游面为直立的剖面在满库工况下坝踵 主拉应力比上游面有斜坡的剖面降低约1/s,而坝趾主压应力并不增加 美键词!亳季橱壁堑 、.永依}怒纽,i『 l概述l.2已有分析成果综述 1.1工程概况 百色水利枢纽位于百色市上游的右江河 段,距百色市22km,是以防洪、航运、发电为 主的大型综台利用工程。坝址集雨面积 19ro00km。重力坝(碾压混凝土)是比较坝型 方案之一,最大坝高1
小湾水电站坝区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采用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多重裂隙网络模型,对小湾水电站坝区建坝蓄水后的渗流场与应力场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与计算。计算结果可知,建坝蓄水使坝区渗流场的补给关系发生变化,且使大坝附近的坝基岩体竖向有效应力增大,也使坝肩岩体的拉应力增大
水利枢纽固定坝段应力分析
水利枢纽固定坝段应力分析——随着我国水电建设的蓬勃发展,水利工程中的应力分析研究也日益深入,尤其是对水利枢纽工程中固定坝段的应力分析直接影响了水利上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提出了水利枢纽固定坝段应力分析的主要任务,介绍了水利枢纽固定坝段应力分...
基于GEO-SLOPE的土石坝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分析
基于geo-slope的土石坝应力场—渗流场耦合分析——运用geo-slope的全耦合分析功能对瀑布沟水电站高土石坝应力场一渗流场进行了耦合分析,求解了坝体、坝基深厚覆盖层的水平及垂直向位移分布,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渗流场分布,分析得到了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消散情...
百色水利枢纽坝址区渗流场演变及其渗控措施的研究
百色水利枢纽坝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具有独特的性质,建库后渗流场的演变及渗控措施均受其制约。本项试验利用三维电阻网络模型研究坝基渗流、水库渗漏及渗流场的演变情况
水利枢纽重力坝的稳定与应力分析
人类筑坝几千年的历史中,重力坝是出现最早的一种水坝坝型。它具有稳重的外观,简单的结构,可靠的运行等优点,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本文主要从重力坝的稳定性与应力分析两方面,阐述水利枢纽重力坝的特性。
促进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进程建设贺兰山西麓阿拉善生态灌区
西部大开发的建设重点,一是生态环境,二是基础设施水、电、路。论述了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开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贺兰山西麓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该工程项目久拖未决的主要原因
大柳树水利枢纽综合效益巨大是黄河干流急待开发的关键性梯级
大柳树水利枢纽综合效益巨大是黄河干流急待开发的关键性梯级
大柳树水利枢纽综合效益巨大是黄河干流急待开发的关键性梯级
大柳树水利枢纽综合效益巨大是黄河干流急待开发的关键性梯级
三峡大坝坝基粘弹性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
三峡大坝坝基粘弹性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根据三峡大坝基岩的具体特点,本文提出了坝基岩体桔弹性应力场与渗流场的耦合分析模型,并对坝基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该模型采用伯格斯模型模拟基岩的粘弹性流变特性,并假设其渗透系数与应力的关系为指数...
东湖水库非均质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根据某平原水库的蓄水过程和地质、结构特点,建立了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稳定渗流场和应力场的耦合计算。计算分析表明,考虑耦合作用之后,土体渗透系数平均降低10%左右;位移和应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最大竖向位移由0.356m增加到0.41m,最大第1主应力σ1和最大第3主应力σ3分别增加了3.5%和2.5%。因此,虑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所得的计算结果对土坝稳定安全性不利。
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地下洞群围岩稳定性
通过对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洞群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具备施工成洞条件,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先进的施工技术及适当的一、二期支护加固措施,洞群在施工期、运行期及地震作用下,围岩是稳定的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公路工程标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