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LSAM性能分析与应用
高等级公路建设和路用性能实践表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车轮胎压力的增大,刚性轮胎和子午轮胎的应用,使得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路面的耐久性变差.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和延缓路面的使用寿命,是非常紧迫的技术课题。
大粒径沥青碎石(LSAM-25)混合料试验研究
根据国内外常用的lsam级配范围,选取了6种典型级配,用大马歇尔设计方法和旋转压实设计方法进行了6种级配的混合料体积设计,比较了2种设计方法对lsam-25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差异。对6种级配的混合料进行了路用性能试验,得到了路用性能相对较优的级配。
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为了分析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olsm)的高温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车辙试验,以动稳定度为指标,研究了不同集料级配、沥青用量和试件厚度等条件下的olsm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粗集料的增多、空隙率的增大、沥青用量的增大和试件厚度的增加,olsm的抗车辙能力降低;当空隙率小于20%、沥青用量不超过最佳油石比的+0.5%时,olsm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进一步分析表明,olsm的车辙深度主要是由混合料进一步压缩引起的。
沥青碎石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
采用四点疲劳梁弯曲试验,选择了4种应变控制水平,进行了沥青碎石混合料疲劳极限验证试验,并采用aashtot321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碎石混合料在低应变水平下,存在"疲劳极限"现象。
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用量的确定
本文叙述了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质量及品质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服务质量、使用年限和养护投资,就如何确定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了具体的论述。
微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用量设计及实验研究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常采用半刚性基层路面,但是半刚性基层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射裂缝,路用性能降低,如何防止反射裂缝的出现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设计了一种微沥青碎石混合料过渡层,以有效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对微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混合料的级配情况。计算了微沥青碎石混合料过渡层最大沥青用量、最小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并通过车辙试验测量了混合料的抗变形性能。
玻璃纤维沥青碎石混合料应用研究
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成果,分析了"玻璃纤维沥青碎石"的强度形成机理,探索了玻璃纤维沥青碎石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和施工工艺,提出"玻璃纤维沥青碎石"用做因疲劳开裂的沥青路面的罩面层和半刚性基层上的沥青路面的面层,可以大大减少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反射裂缝,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碎石混合料动力变形特性研究
针对沥青碎石混合料的强度特点,采用有侧限、能反映材料3向受力状态的动载压入法评价其高温抵抗永久变形能力,将永久变形分为压密、变形累积和剪切流动3个阶段。在分析了不同类型沥青碎石混合料动力变形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空隙率与永久变形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在于成型工艺与材料相互作用下形成合理组成结构,并分析了不同材料组成对空隙率及永久变形的影响,为重载作用下骨架-空隙型沥青碎石混合料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机拌沥青碎石混合料质量的控制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影响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机械化施工质量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从人员、材料、机械、实验、自然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了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环节,并针对性的给出了解决方法。
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影响因素分析
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和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采用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作为裂缝缓解层的方法。基于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缓解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为基础,对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缓解层沥青路面的温度应力进行分析,探讨了其结构层参数对其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开级配lsam缓解层模量、厚度、空隙率对其自身温度应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是开级配lsam缓解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
沥青碎石混合料(ATB30)的级配试验与分析
采用泰波公式的不同幂指数n值和均匀设计法对沥青碎石混合料(atb30)的级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了不同粒径粗集料含量与间隙率指标的关系,提出了选择嵌挤型混合料集料级配的相关结论。
沥青碎石混合料基层在济莱高速路上的应用与探讨
在良好的设计、生产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沥青碎石混合料基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且能明显减缓路面裂纹,提高路面结构强度,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本文根据2006年济青辅线济莱高速公路的试验与施工情况,简要叙述沥青碎石混合料基层的试验、施工技术要求。
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对比
为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及相关试验指标,分别采用旋转压实法、振动压实法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成型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对试件各项马歇尔指标与采用不同振动时间成型的试件体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压实功相同原理,提出了基于旋转压实成型法和振动压实成型法设计的4个指标范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指标范围基本相同,仅沥青饱和度下限有5%差别;同时强调,在施工碾压时需保证足够的压实时间,才能使沥青碎石混合料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骨架—空隙型沥青碎石混合料空隙与强度关系的研究
骨架—空隙型沥青碎石作为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的过渡层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而且有利于结构层排水,但关键技术是兼顾空隙与强度的矛盾关系,因此从材料方面探讨一定强度下容许空隙率的极大值,并给出骨架—空隙型沥青碎石混和料推荐的技术标准。
沥青碎石混合料基层在济莱高速路上的应用
文章根据2006年济青辅线济莱高速公路的试验与施工情况,简要叙述沥青碎石混合料基层的试验、施工技术要求.
沥青碎石混合料永久变形与空隙结构关系研究
一般认为沥青碎石混合料较大空隙与较小永久变形间是相互矛盾的,但不同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不同压实功下的空隙率与永久变形的对比研究表明,两类不同空隙结构的混合料对应的永久变形有明显差异.进一步试验数据表明兼顾较大空隙率、较高回弹模量和较小永久变形的功能要求是可能的,关键在于空隙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其关键技术不仅在作为必要条件的材料设计,而且在作为充分条件的成型工艺的配合,因此重要的在于材料-结构-工艺一体化设计.
ATB25沥青碎石混合料级配设计与优化试验
以g216线五彩湾~大黄山高速公路重载交通路段为试验段,采用室内、室外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探讨分析沥青碎石混合料(atb25)的级配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以期为atb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密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5337.5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特粗式 atb-4010090-10075-9265-8549-7143-6337-5730-5020-4015-3210-258-185-143-102-6 atb-3010090-10070-9053-7244-6639-6031-5120-4015-3210-258-185-143-102-6 粗粒式atb-2510090-10060-8048-6842-6232-5220-4015-3210-258-185-143-102-6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 中粒式am-2010090-10060-8550-7540-6515-405-222-161-120-100-80-5 am-1610090-10060-8545-6818-406-253-181-140-100-80-5 细粒式am-1310090-10050-8020-458-284-202-160-100-80-6 am-1010090-10035-6510-355-222-160-120-90-6
沥青碎石混合料永久变形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综述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各种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强度主要来源于内摩阻力的嵌挤骨架类沥青碎石混合料,本文采用具有侧限、能反映材料3向受力状态的动载压入法进行研究。该方法可直接测出不同荷载下的永久变形,反映出不同压实工艺、级配对材料永久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具有灵敏性和有效性,但受力图式受刚性侧限的限制,宜通过数据处理和选用或改善侧限方法改进之。
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
121398121012131314 8912131412 -5-8-9101213-89-1213 1012141189 8678954897 568453 0.20.10.20.30.20.10.10.30.10.2 -0.20.30.10.20.30.10.30.20.10.3 -0.10.20.30.20.30.10.20.30.20.1 -0.30.2 7-87 福建省金霞生态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20 验收部分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恒亿·欧洲城-03地块3#副楼市政景观工程 水泥石粉垫层分部(子分部)工程停车位 赖良斌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1 水泥、石粉材 料质量
大粒径碎石沥青混合料基层的施工实践
本文介绍了在河南省大广高速公路大粒径沥青碎石试验路的施工实践,通过室内试验选定最优级配作为试验路的设计级配;介绍了防止lsm离析和保证压实的有效措施;并通过弯沉、回弹模量和钻芯试验的检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lsm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沥青碎石玛蹄脂混合料最大沥青用量研究
通过集料的表面积因子计算出sma混合料的平均沥青膜厚度,以混合料可容许的最大平均沥青膜厚为限制值,确定对于不同级配sma可采用的最大沥青用量,为防止sma面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泛油提供了参考标准
沥青碎石纤维混合料技术的运用与研究
通过对国道106线浏阳段大修路段沥青碎石纤维混合料试验路面的组成材料、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的介绍,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湖南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改善和提高湖南省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路面结构实用新技术。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