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介质岩土材料剪切带孔隙特征研究(1)——孔隙度局部化
多孔介质岩土材料剪切带孔隙特征研究(1)——孔隙度局部化——基于梯度塑性理论,分析了剪切局部化引起的剪切带内部孔隙度的不均匀性。以剪切带内部的微小单元体为研究对象,假设剪胀引起的局部塑性剪切应变与局部塑性体积应变成比例,比例系数为扩容角,得到...
多孔介质岩土材料剪切带孔隙特征研究(2)——最大孔隙比分析
多孔介质岩土材料剪切带孔隙特征研究(2)——最大孔隙比分析——在流动剪切应力为残余剪切强度时,对剪切带内部的局部孔隙比和平均孔隙比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于应变软化阶段剪胀的岩土材料,基于梯度塑性理论验证了在剪切带内部存在最大孔隙比的客观事实,最大...
多孔混凝土的孔隙模型研究
将多孔混凝土中包裹水泥浆体的粗骨料堆积形态视为球形颗粒堆积,借鉴koenders提出的带状模型,建立多孔混凝土孔隙率与粗骨料浆体包裹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试验确定公式中的参数并验证其模型和计算的合理性。试验结果表明:依据该公式能有效计算出不同粗骨料浆体包裹层厚度下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当浆体包裹层厚度变化于439~973μm时,多孔混凝土的孔隙率范围值为21.8%~33.8%。
_密度孔隙率习题建筑材料
_密度孔隙率习题建筑材料
石板中子孔隙度井蒙特卡洛模拟
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设计了仪器,对不同孔隙度的石板中子孔隙度井进行了模拟,确定了石板中子孔隙度井与天然岩块井的差异,提出了石板中子孔隙度井定值方法。
低孔隙度疏松铝的高压声速与冲击熔化
对含微孔洞疏松度m=1.04的疏松铝进行了冲击加载-卸载实验,利用disar(distanceinterferometersystemforanyreflector)测得了53至99gpa五个冲击压力下疏松铝/lif界面粒子速度波剖面,获得了各压力下的纵波声速和其中三个压力点的体波声速,确定出疏松铝的冲击熔化压力约为81gpa,确定出高压下冲击熔化前的泊松比约为0.372.通过分析,微孔洞明显降低了冲击熔化压力,引起的非谐振效应明显,状态方程计算中考虑非谐效应,非谐因子l约为30.
多孔隙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
多孔隙沥青混凝土试验研究
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孔隙率试验研究
以植生型多孔混凝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孔隙率的试验。研究目标孔隙率、粗集料粒径、水灰比对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孔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生型多孔混凝土连通孔隙率随全孔隙率之间存在良好的二次函数关系;影响植生型多孔混凝土实测孔隙率的因素中,目标孔隙率为主要影响因素,水灰比和骨料粒径为次要因素;目标孔隙率与实测孔隙率吻合较好,植生型多孔混凝土以目标孔隙率为控制参数的配比方法切实可行。
煤岩体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机理研究
煤岩体孔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机理研究——介绍t-tl隙裂隙双重介质逾渗概率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煤岩体的逾渗概率与渗透系数的关系,分析了裂隙、孔隙及二者共同作用对煤岩体逾渗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岩体这类孔隙裂隙双重介质的逾渗概率与其渗透系...
土的初始剪切模量与孔隙比及标准贯入值相关关系
土的初始剪切模量与孔隙比及标准贯入值相关关系——根据现场原位勘测试验及常规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不同土类建立土的初始剪切模量c0(或剪切波在土中传播速度)与土的孔隙比e的回归表达式,以及g0与土层标准贯入值和土层深度的回归表达式。用所得回归表达式可以...
材料孔隙结构对骨长入的影响
材料的孔隙结构对骨长入有关键性的影响。高孔隙率和大孔径有利于骨长入,但有损于力学性能。因此,在保证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探索最佳的孔隙结构是很有必要的。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设计特定的孔隙结构,为骨组织工程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条件。就材料孔隙结构对骨长入的影响,从离体细胞学研究以及材料孔隙率、孔径大小等方面进行综述。
变孔隙滤池简介
变孔隙滤池简介 变孔隙滤池计算校核: 本工程设置3座变孔隙滤池,每座滤池额定处理能力q=250m3/h,最大处理能 力qmax可达433m3/h。变孔隙滤池过滤区间尺寸为5.5m×3.75m,具体计算校核如 下: 1)滤速校核 过滤面积为: a=5.5×3.75=20.625m2 则额定滤速为: v=q/a=250/20.625=12.12m/h; 最大滤速为: vmax=qmax/a=433/20.625=21m/h; 经复核,滤速范围在12.12~21之间,满足设计要求。 2)反洗水泵选型校核 变孔隙重力式砂滤池的水反冲洗强度为15.8l/s.m2 q水=15.8×20.625×3.6=1173.15m3/h; 为简化系统、节约投资,滤池反洗水泵采用免基础固定型的自控自吸泵,根 据厂家样本资料,反洗水泵流量选用1220m3/h,两台,一用一备。 3)罗茨风机
饱和黄土液化的孔隙微结构特征
饱和黄土液化的孔隙微结构特征——通过对黄土中各类孔隙含量的定量测试及数理分析,介绍了黄土孔隙微结构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方法,并从孔隙微结构的角度研究了饱和黄土液化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孔隙微结构特征与黄土液化势的定量关系,从孔隙微结构角度对...
煤体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为了掌握离柳矿区煤体孔隙结构对含气性的影响,基于压汞和液氮吸附试验对区内煤体孔隙结构的全孔径分布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孔隙结构表征参数与煤体吸附常数、渗透率进行线性拟合,结合理论分析阐明了孔隙结构对煤体含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孔、过渡孔对煤体孔隙体积贡献率分别约为43%、44%,中孔、大孔的贡献率相对较低;微孔对孔隙比表面积贡献率高达71%,其次为过渡孔约27%,大孔仅占0.02%。微孔比表面积与瓦斯极限吸附量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且在煤体比表面积构成中占主导地位,控制着煤体的吸附气含量。中孔、大孔在孔隙体积方面贡献率仅为13%,对煤体游离气含量影响较弱,却与煤体渗透率存在一定正相关性,可作为游离气的渗流通道和存储空间。
机械加工对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孔隙的影响
建立了烧结金属多孔材料连通孔隙形成的模型,通过控制机械压制压力获得了一定孔隙率的金属多孔材料。为了拓展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了放电线切割、水切割和磨削加工对材料表面孔隙结构及材料透气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显微镜分析了材料加工后表面上孔隙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放电线切割、水切割和磨削对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加工之后,材料被加工的表面孔隙被部分堵塞,材料的透气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材料内部的孔隙仍有较好的连通性。
机械加工对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孔隙的影响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是一种性能较为优良的新型工业材料,其是以金属粉末为基本原材料,经过一列的工艺而制成的带有很多小孔的金属材料。但是在实际的工业生产应用中,需要对烧结金属多孔材料进行切割或磨削等机械加工处理,而这样加工中产生的碎屑就会堵塞金属材料中的孔洞,使其透气性和孔隙连通性受到影响。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一问题,本文以放电线切割、水切割和磨削加工为例,来谈谈机械加工对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孔隙的具体影响。
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
1 1.土壤含水量(含水率)测定 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 操作步聚: (1)取小铝盒若干,洗净后烘干,用天平称出每—铝盒重量(逐一标量记录) (2)在标准地内挖土壤剖面,分20cm一层。在分层的土壤剖面上用铝盒自下而上刮一层 土(约半盒、注意避开根系和石砾等杂物),马上称重(得出湿土重十铝盒重) (3)倒入酒精8-12ml,振荡铝盒使与土壤混合均匀(如土壤很湿要用小刀拌匀成泥浆),点 燃酒精,在火焰将熄灭时,用小刀轻拔土壤,使其充分燃烧,烧完后再加入3~4ml进行第二 次燃烧(如土壤粘重、含水量较大,再加入2~3ml酒精进行第三次燃烧)。 冷却后,马上称出重量(得干土重十盒重)。每层重复三次。 (4)土壤含水量及现有贮水量计算 ①土壤含水量(重量)=% 重(干土重+盒重)-盒 干土重+盒重)(湿土重+盒重)-( 100 =水分重/干土
(完整word版)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
1 1.土壤含水量(含水率)测定 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 操作步聚: (1)取小铝盒若干,洗净后烘干,用天平称出每—铝盒重量(逐一标量记录) (2)在标准地内挖土壤剖面,分20cm一层。在分层的土壤剖面上用铝盒自下而上刮一层 土(约半盒、注意避开根系和石砾等杂物),马上称重(得出湿土重十铝盒重) (3)倒入酒精8-12ml,振荡铝盒使与土壤混合均匀(如土壤很湿要用小刀拌匀成泥浆),点 燃酒精,在火焰将熄灭时,用小刀轻拔土壤,使其充分燃烧,烧完后再加入3~4ml进行第二 次燃烧(如土壤粘重、含水量较大,再加入2~3ml酒精进行第三次燃烧)。 冷却后,马上称出重量(得干土重十盒重)。每层重复三次。 (4)土壤含水量及现有贮水量计算 ①土壤含水量(重量)=% 重(干土重+盒重)-盒 干土重+盒重)(湿土重+盒重)-( 100 =水分重/干土
压汞测孔评价磷渣-水泥浆体材料孔隙分形特征的试验
用混沌分形理论结合压汞测孔技术,直接测试评价了磷渣-水泥浆体材料孔隙的显微结构特征,计算出了对应的分形维数,并对普通水泥浆体与掺磷渣的水泥浆体孔隙的分形特征进行了比较;同时探讨了孔体积分维数与孔隙率、孔表面积、孔分布及磷渣掺量的关系.研究表明,磷渣-水泥浆体的孔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孔体积分形维数在2.4~2.8之间;掺磷渣的水泥浆体不仅具有粗孔细化的效果,而且孔隙的分形特征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磷渣掺量大于30%时,其分维数、孔隙率与小于20nm的微孔数有明显的突变性.
基于孔隙率的多孔轻集料植被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根据陶粒形态、成分较均一,呈球体或椭球体的特点,推导出多孔轻集料植被混凝土理论计算公式,并提出一种新的多孔轻集料植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即以孔隙率为主要设计参数,通过公式计算出包裹轻集料的水泥浆厚度和质量,调整水泥浆的水灰比,配置具有一定强度且不流淌的多孔轻集料植被混凝土。
夹层石灰岩-白云岩储层中的孔隙度-渗透率关系
来源于五种不同背景、年代和埋藏深度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浅海台地的空隙度和渗透率数据可以用来识别具有夹层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储层的整体相似性和差异性。每个系列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和白云岩,夹有少量比例的白云岩化的成分。在其中的三个深埋藏台地中,主要的特征是石灰岩比伴生的白云岩具有极低的平均孔隙度,以及对于给定孔隙度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储层的平均渗透率差别很小。相反,浅埋藏的台地中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平均孔隙度差别很小,并且对于给定孔隙度的白云岩储层比石灰岩储层具有较高的平均孔隙度。
水泥-膨润土泥浆固结体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采用压汞试验来研究水泥-膨润土固结体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助于从影响因素和机理上认识固结体的强度和渗透系数等宏观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结体的总孔隙体积、最可几孔径、各级孔隙分布以及临界孔径等孔结构特征与膨润土和水泥的用量密切相关。其中固结体的较大孔隙应主要由水泥水化产物构成,膨润土水化后会形成固结体的微小孔隙,并充填一部分大孔隙。
通过孔隙率调查预测建筑石料的风化情况
风化过程通常发生在石头的孔隙系统中,孔隙空间对风化作用的控制是非常大的,孔隙可以用诸如孔隙体积、孔隙大小、孔隙形状、孔隙分布和孔隙表面积加以描述。砂岩是一种很普通的建筑材料,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古代文明建筑甚至现代建筑都是由砂岩建造的。对危及到这些建筑物的风化作用,需要采取紧急的防护措施。因此急需要有关砂岩风化行为的知识。
基于飞机设计的复合材料结构孔隙研究
本文概述了复合材料结构孔隙率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孔隙率与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的内在规律,阐述了孔隙率的检测方法并提出了孔隙率的控制措施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利水电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