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高强生态型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
多孔高强生态型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本文采用石英石作为集料,通过改变成型压力、减水剂和矿物细掺料的掺量研究多孔高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制条件。并从集料、水泥石和界面过渡区强度等方面初步探讨了透水性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过研究,可配得28天抗压...
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试验,从而配置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以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为主要考核指标,分别研究了水灰比、骨灰比、砂率、再生骨料粒径等因素及其不同的水平对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并对各考核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细分,结果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透水系数和孔隙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灰比;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骨灰比。水灰比的变化与透水系数和孔隙率之间呈现相同的规律,都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骨灰比的变化与抗压强度之间呈现线性下降的趋势。当水灰比介于0.37~0.43之间,骨灰比介于4.0~4.5之间时,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较好,混凝土的强度较高,透水性较好。
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
利用再生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对其强度和透水系数随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变化的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这种新型环保型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参数。采用功效系数法,得出在振动成型条件下,满足最优强度和透水系数的配合比是:骨灰比3.5,砂率0.15,水灰比0.34。
谈建筑垃圾再生混合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
针对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及城市地表硬化后透水性差的问题,提出用建筑垃圾再生混合骨料配制透水性混凝土的方案,并从强度和透水性两个方面对配制的透水性混凝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透水性混凝土及其应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透水性混凝土逐渐被应用于建筑和道路工程建设中,关于透水性混凝土的开发和应有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笔者介绍了透水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和施工工艺,并简要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有。一、透水性混凝土的工作机理
利用水泥制备高强透水性混凝土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添加适宜外加剂、采用特殊生产工艺和成型方法,研制出抗压强度高达c50的透水性混凝土,满足车行路面要求,其总孔隙率、连通孔隙率、渗透系数亦满足规范《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要求。
无砂高强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研究
无砂高强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研究
无砂高强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研究
文章根据我国无砂透水性混凝土开发和应用的现状,对无砂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与水灰比、骨料粒径的关系,提出了强度高达c50,透水系数为2.89mm/s的透水性混凝体最优配比方案。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功能
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透水机理,对粗骨料级配、骨灰比、水灰比、细集料用量、搅拌工艺及铺装工艺等因素对透水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透水性混凝土在净化水质、减轻城市热导效应、消除噪声污染和改善光环境方面的作用,为高质量透水性混凝土地砖的研发和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透水性生态混凝土透水性能的研究
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透水性能是它的主要使用功能。直接引入日本的技术和相关规范,采用固定水位法对该混凝土在不同水灰比和目标孔隙率时的透水系数进行了较为精确的测量和计算,并找出了影响透水性能的主要因素。对透水性生态混凝土强度的研究,说明不论从强度方面,还是从透水方面,都可以将该混凝土应用于轻型交通道路的路面,以实现它的透水、透气等功能。
透水性混凝土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透水性混凝土,透水性混凝土的应用背景及意义,透水混凝土的种类以及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透水性混凝土地面性能研究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每年却有大量的雨水没有利用,白白地浪费掉了.新型透水混凝土地面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雨水得到了利用,补充了地下水资源,通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得出各种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达到实用性、推广性的目的.
透水性生态混凝土透水性能的研究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高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
文章根据目前国内外对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现状,运用正交试验原理对高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试验研究,研究了骨灰比、水灰比和骨料级配等因素对其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选出了最佳混凝土配合比,为透水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依据。
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透水性多孔生态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透水性路面与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
本文简要论述了现浇透水性混凝土路面和透水性路面砖铺装路面的技术特点、设计和施工要点,以及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砖的生产技术要点。
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方法
透水性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方法
透水性混凝土现场配比方案及施工工艺
一、工程概况二河闸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城东北约7km处,为分淮入沂、淮河入海水道渠首控制性工程,于1957年11月开工兴建,1958年8月建成完工。工程为大(1)型水闸,共35孔,总宽402m。闸墩顶高程19.5m,工作桥面高程28.25m。公路桥净宽7.0m,桥面高程19.5m。分淮入沂设计流量为3000m3/s,校核流量为9000m3/s,引沂济淮设计流量为300m3/s,校核流量为1000m3/s;淮水北调设计流量750m3/s,供给淮安、盐城、连云港、宿迁四市1030万亩农田灌溉和工业、生活用水。为创建国家级水利管理单位,经苏财农〔2013〕110文号批准该维修项目,江苏省苏北水利建设工程处负责二河闸便桥桥面透水性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
高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温度场计算分析
针对高透水混凝土路面温度场分布特性,建立了高透水混凝土路面一维热传导模型,确定了计算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较为合理,为高透水混凝土路面温度计算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青藏高原地区再生透水性混凝土的研究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找出影响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各性能指标的主次因素,得出最佳配合比,并进行了表面植生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顺序为粒径→水灰比→骨灰→砂率,对孔隙率和透水系数的影响顺序为粒径→骨灰比→水灰比→砂率;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为粒径9.5~19mm,水灰比0.3~0.4,骨灰比3.5~4.5,砂率15%。表面植生效果良好,满足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工程应用。
正交分析透水性生态混凝土的影响因素
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性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透水性。文章从透水生态混凝土自身结构特点出发,通过正交分析研究不同水胶比、集浆比、胶结材料及集料性能对透水性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等性能的影响,为制备性能优良的透水混凝土提供依据。
透水性混凝土抗压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首先分别从透水性、抗压性、耐冻性三个方面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主要性能,紧接着详细分析了影响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及水灰比。最后给出了在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后能优化透水混凝土强度的最佳选择。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试验研究
根据室内试验,研究了骨灰比、砂率和水灰比的变化对混凝土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得出能使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能达到最佳平衡点的合理配合比为:骨灰比3.5,砂率15%,水灰比0.34。研究结果提高了人们对再生骨料和透水性混凝土的认识,推动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发展及应用
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透水性混凝土路面的研究进展,分析透水性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关于透水性混凝土试块振捣时间的探讨
透水性混凝土既要有一定的强度,又要有良好的透水性,成型方法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本试验采用振动成型的方法,比较了不同水灰比、不同目标孔隙率下,不同振捣时间对透水性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及孔隙率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振捣时间长短对透水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孔隙率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一个合理的振捣时间.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建工程预算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