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超小净距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方法模拟优化分析
以地铁停车区间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差分专业软件FLAC对九步双侧壁导坑法、六步双侧壁导坑法和CRD法研究围岩及中岩墙位移、应力以及地表沉降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六步双侧壁导坑方法能够达到施工控制要求,可以对原设计进行优化。
城市超小净距暗挖隧道施工动态数值模拟分析
采用crd工法及相关辅助工法对在冲积层中,洞间距仅为1m,围岩软弱的城市浅埋双洞隧道进行暗挖施工,用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这一复杂开挖施工过程.该方法主要运用有限差分程序,利用应力释放法及三维实体模型对隧道的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分析,总结了隧道拱顶、地表、地层沉降规律,研究了开挖施工中地层的塑性破坏区变化情况和中间岩柱的受力特点等,并将模拟数据与相关实测数据进行比较,认为此法合理、可行,可为以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优化研究
以河源洞小净距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模拟研究比较不同施工方法下的塑性区、位移、应力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侧壁导坑法施工中对围岩开挖次数较多,围岩受到的扰动较大,塑性区范围比台阶法大;在相同的开挖次数下,crd(中隔墙)法施工产生的塑性区范围又大于侧壁导坑法.对于围岩条件较差的情况,控制位移是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一项重要工作,侧壁导坑法施工对于控制位移的增量有明显优越性,所以在软弱地层可以优先考虑采用.
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论述了大跨度隧道的基本施工方法和辅助施工方法,结合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工程中后岗隧道和陈家桥隧道的施工,对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作了初步探讨。
超小净距地铁隧道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
结合南京地铁ⅱ号线苜蓿园站—小卫街站超小净距地铁隧道施工中,由于左右线隧道之间距离较近,对在后行洞开挖爆破荷载作用下先行洞衬砌振动响应进行相关监测,并分析地震波在不同位置的分布规律,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烟台山大跨度小间距隧道施工方法的选用分析
为了选取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安全,以市琅岐环岛路西北段烟台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开展了隧道合理施工方法选用分析。通过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ⅳ级围岩采用中隔壁法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的拱顶沉降、水平收敛、地表沉降等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ⅴ级围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ⅳ级围岩采用中隔壁法,隧道周边收敛、拱顶沉降和地表下沉均未超过限定值,说明选用的开挖方法合理。
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方案FLAC优化分析
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奥森区间隧道工程为依托,将上下台阶法与预留核心土法作为拟采用的2种隧道开挖施工方案,运用flac软件对2种隧道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flac模拟结果,确定预留核心土法作为浅埋暗挖的施工方案。运用flac模拟的结果预测地表变形规律。建议了超前小导管注浆和格栅钢架的联合施工方法为奥森区间隧道地表沉降变形的控制措施。工程实践表明,flac模拟建议的施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flac计算预测的地表变形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大跨度小净距群洞隧道施工方案优化研究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隧道工程为国内第一座小净距大跨度群洞隧道,对其进行施工方案优化分析有重大理论与实际意义。作者选择了三种不同施工顺序工况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对比各工况屈服度云图、最危险阶段受影响最大的隧道衬砌上的弯矩和竖直位移的增量值,以此为准则,得出最合理的施工顺序,并在这基础上计算了隧道不同间距对群洞隧道的影响。从施工顺序和合理间距两方面进行数值分析,从而使得实际隧道施工方案得到优化。
大跨径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初探
结合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最大开挖宽度为16.692m。双洞间净距最小5.8m的ⅴ级围岩隧道施工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特别对其开挖施工方法做了些初步探索,结合在工地与监理、设计和业主共同协商及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做一简介,供今后施工中作为参考。
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施工工法
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施工工法 (tgjgp-03·04-38)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前言 中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宁波招宝山公路隧道为超小净距(3.4~4.2m)并行隧道,采 用两相邻隧道同工序相隔一定距离平行施工;中岩墙采用水平全长注浆锚杆预加固;上半 断面采用光爆技术控制对地面建筑的震动,下半断面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尽量不破坏中夹岩 墙围岩;开挖后立即进行喷锚,格栅支护、二次衬砌,二次衬砌采用先仰拱后墙拱二次模 筑混凝土技术,取得了成功。本工法是在1995~1998年宁波招宝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形成 的。 二、工法特点 1.采用新奥法和控制爆破技术,以合理的开挖顺序及开挖方法、初期支护紧跟、对 中夹岩墙加固处理,确保了隧道围岩和施工结构稳定,施工安全可靠。 2.采用监控量测信息技术指导施工,使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3.采用中央岩墙法施工,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4.可有效地控制地面沉
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施工工法 (2)
超小净距并行隧道施工工法 (tgjgp-03·04-38)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前言 中铁一局三公司承建的宁波招宝山公路隧道为超小净距(3.4~4.2m)并行隧道,采 用两相邻隧道同工序相隔一定距离平行施工;中岩墙采用水平全长注浆锚杆预加固;上半 断面采用光爆技术控制对地面建筑的震动,下半断面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尽量不破坏中夹岩 墙围岩;开挖后立即进行喷锚,格栅支护、二次衬砌,二次衬砌采用先仰拱后墙拱二次模 筑混凝土技术,取得了成功。本工法是在1995~1998年宁波招宝山隧道施工过程中形成 的。 二、工法特点 1.采用新奥法和控制爆破技术,以合理的开挖顺序及开挖方法、初期支护紧跟、对 中夹岩墙加固处理,确保了隧道围岩和施工结构稳定,施工安全可靠。 2.采用监控量测信息技术指导施工,使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3.采用中央岩墙法施工,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4.可有效地控制地面沉
软岩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2016年2月下【施工技术】住宅与房地产 163 软岩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苏学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6)02-0163-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公路隧道建设工程急剧增多,隧道工程设计水平和施工方法也 不断完善,大跨度隧道不断涌现。大跨度软岩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 关键词:软岩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方法 跨度软岩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 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 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双侧壁导坑法和 中隔墙法存在较大的不足之处,因此, 采用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 成功地解决了软岩、断层、流泥涌水等 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工期。 1技术特点 首先,软岩大
软岩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不断向山区延伸,公路隧道建设工程急剧增多,隧道工程设计水平和施工方法也不断完善,大跨度隧道不断涌现。大跨度软岩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
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分析
利用平面数值有限元模拟方法,分析隧道不同的开挖施工方法对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影响,分别从衬砌结构内力大小和隧洞洞周变形等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施工方法的差异,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数值模拟
以南京地铁1号线许府巷站—南京站区间隧道为背景,采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3d,对盾构在富水饱和粉细砂、粉砂夹细砂地层中掘进施工进行数值模拟,考虑了隧道开挖、地下水位、土仓压力、同步注浆等因素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地表沉降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紧邻建筑物暗挖地铁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研究
北京地铁10号线双井站—劲松站区间左线在k23+370附近下穿永3楼,下穿长度12m左右,然后从16层居民楼侧下方穿过(楼房与结构外皮最近水平距离仅2.935m)。采用原设计方案施工,监测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将超过允许值。采用优化后的设计参数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并对以后类似环境条件下工程积累经验。
软弱围岩浅埋暗挖大跨度地铁隧道施工技术
结合广州地铁二号线公纪区间三线大跨度隧道(开挖跨度21.6m)施工,阐述城市地铁大跨度隧 道施工方法及施工要点,对双侧壁导坑施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大跨度隧道施工 及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大断面超小横净距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大量的人涌入到城市当中,导致人口的密度增大,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对缓解城市的压力,确保交通的畅通具有重要作用。地下交通中的隧道开挖工作与公路隧道的开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有较高的施工风险。本文将某地铁项目施工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断面超小横净距双线地铁隧道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浅谈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1 浅谈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摘要:根据分离式独立双洞的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鹤 上隧道开挖宽度16.92m,而两洞净距仅有5.8m,山西省灵 石县三双一级公路三湾口隧道中岩桩体为13.5米,开挖宽 度为12米以及大连地2号线一期工程开挖宽度为6.31米, 净距仅为7.3米的小净距隧道施工体会,将施工中方法加以 总结,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 在当前公路、铁路施工中,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的 限制致使小净距隧道不断出现,特别是城市地铁的大量开 工,使小净距隧道更是履见不鲜,所以施工中必须对其在理 论和实践中认真研究总结提高。 小净距隧道是两个独立单洞向内侧开挖线向的最小净距 (毛洞间距),小于设计规范要求的最小净距,详见表一: 围岩级别iiiiiiivvvi 最小净距1.0b1.5b2.0b2.5b3.5b4.0b 注
并行超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变形监测分析
结合并行超小净距公路隧道工程实践,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监测方案,主要对隧道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洞周收敛和围岩内部位移等监测项目进行了相关探讨;基于监测结果,分析了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和特点,为隧道支护合理时机和衬砌参数的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也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
大连地铁隧道施工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
通过对大连地铁隧道复杂围岩地段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现场测试,得到了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等支护构件的受力和围岩位移收敛状况,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并对测试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围岩地段,采用现场动态监控量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可为隧道衬砌设计和施工的安全可靠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可为类似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某超小净距隧道施工过程分析及研究
该文通过模拟某超小净距隧道在v级围岩条件下的施工过程,针对主洞拱顶处、中夹岩处围岩变形值及支护内力值对拉锚杆内力值随开挖过程的变化趋势,提出了小净距隧道初期支护、中夹岩的设计思路及施工中的监测重点。此外,利用承载拱理论推导出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及二次衬砌的受力模型。共成果可为今后类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超小净距双线地铁隧道暗挖法对中岩墙稳定性影响分析
以长沙地铁2号线溁湾镇停车线区间超小净距大断面暗挖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两平行圆形洞室的二维计算模型,对比分析小净距双线隧道不同暗挖方法对中岩墙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法,对超小净距大断面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意义。
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监测初探
1 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 工监测初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由于特殊地 质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连拱隧道。针对连拱隧道施工 的复杂工艺,衍生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小净距公路隧道。 该种公路隧道跨度大,扁平率低,开挖多采用分部法,针对 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的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 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整地介绍了一整套大跨度小净距公路 隧道施工监测方案。具有现实可实践操作意义。 关键词: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监测 0引言 近年来,现场量测与力学计算紧密配合,已形成了一 整套监控设计的原理与方法,这种通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所 2 进行的现场量测获得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系统工作状态的信 息,然后将信息反馈于施工决策和支护系统的设计过程称为 “施工监测”,和“信息化设计”,包含施工监视的含义在 内。这种方法因其适应地下工程的特点,能结合现场量测技 术
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监测初探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发展,由于特殊地质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出现了连拱隧道。针对连拱隧道施工的复杂工艺,衍生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小净距公路隧道。该种公路隧道跨度大,扁平率低,开挖多采用分部法,针对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的围岩稳定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整地介绍了一整套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监测方案。具有现实可实践操作意义。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木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