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
为了分析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失效机理,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接缝处设传力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的接触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轮载或者温度变化作用下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存在明显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顶部和底部存在压应力集中现象,在传力杆两端存在拉应力集中现象,致使界面处容易产生初始裂缝并被挤碎,传力杆松动量增大,传递荷载能力降低,甚至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损坏。
基于ANSYS的传力杆与混凝土界面接触应力分析
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传力杆与路面面板混凝土的界面接触应力,结果表明传力杆周边混凝土存在应力集中现象,进而引起该部分混凝土的过早破坏。但应力集中区域消散很快,其范围沿传力杆半径方向距离传力杆外边界3cm,沿传力杆纵向距离传力杆中心10cm。
接触应力计算
接触体弹性模量(mpa)e1210000p e2210000 接触体泊松比v10.3 v20.3 接触椭圆长半轴aa0.306967 接触椭圆短半轴bb0.306967 物体1表面在接触点上处的主 曲率半径。r1和r1'所在的平 面相互垂直。 r111.1251/r10.089888 r1'11.1251/r1'0.089888 物体2表面在接触点上处的主 曲率半径。r2和r2'所在的平 面相互垂直。 r211.1251/r20.089888 r2'11.1251/r2'0.089888 两接触体主曲率平面间的夹角ψ0 1/r1+1/r1'+1/r2+1/r2'0.359551 cosw0 0 1(2)11()11( 1111 1cos2 22 2 11 2211 rrrrr rrrr 3 2211 2 2 2 1 2 1 11
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界面剪应力分析
在桥面铺装、隧道加铺以及旧水泥混凝土加铺工程中,沥青混凝土与水泥混凝土界面之间黏结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分析了水泥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界面之间的剪应力随荷载状况、加铺层厚度变化的影响;并选用3种界面黏结材料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得到了其界面之间剪应力的一些变化规律。
考虑层间接触的刚性路面传力杆设置的力学分析
为优化刚性路面的传力杆设置,建立了winkler地基上考虑层间接触状况的双层结构模型,计算了传力杆几何尺寸、空间位置、与混凝土结合状况及布设方式对接缝传荷能力、传力杆内力和板底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传力杆直径、长度不能有效提高提高传荷能力;弯沉传荷系数随传力杆竖直偏角的增大线性减小,随传力杆支撑模量的增大呈指数增大,随松动量的增大呈二次曲线下降;传力杆数量相同时,布设在轮迹带上与沿横缝均匀布设的传荷能力近似相同,达到一定数量后传荷能力不再因布设位置、层数明显变化。此外,一般的,弯沉传荷系数越大,传力杆内力越大,同时面层底部的最大应力越小。
油气井井漏井壁与波纹管接触应力分析
基于钻井过程中的波纹管堵漏技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与井壁接触情况下的堵漏波纹管膨胀过程进行了研究。模拟了井眼中波纹管的膨胀变形,得到了波纹管施工加压膨胀和井壁接触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分布云图、波纹管的位移、应力变化规律,以及波纹管膨胀后和井壁的接触状况。波纹管加压膨胀变形过程中,其应力、应变对应于管体几何形状呈对称分布,管体各处的等效应力和应变不同。波纹管并非在全周长上与井壁发生接触,部分弧段没有接触压力。膨胀内压增加时,接触区域扩大,接触压力有明显升高。井壁只在波纹管与其最先接触点,以及随后接触的波峰顶点处会出现较高的mises应力。该方法为油气井钻井过程中出现的井漏波纹管堵漏施工时膨胀内压的确定提供了依据。
钻井泵泵阀与阀座间的接触应力分析
在分析钻井泵泵阀与阀座间的接触应力时,在泵阀与阀座接触面上引入了接触单元并建立了接触模型,计算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将接触单元划分为网格,定性地分析了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阀座的变形首先从接触锥面的下半部分开始,逐渐向两侧扩展,较大的综合应力出现在阀座的右上角及阀座通孔上部的三分之一处;阀座接触锥面的两端接触应力较大,最大点出现在锥面下端,在中间部位呈线性分布
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螺纹接触应力分析
选取3种典型直径(φ16,φ25,φ32)的钢筋,每种钢筋选取3种螺距,开展了钢筋直螺纹连接组件接触有限元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直螺纹连接接头组件的变形、螺牙尖角应力及接触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设计连接接头长度下,采用不同的螺距时,连接接头组件的静力受力性能均满足钢筋连接的强度及变形要求,但考虑到受力的均匀性、钢筋几何尺寸特点、加工难易程度及可行性,建议φ16,φ25,φ32钢筋机械连接采用的螺距分别为2.0,2.5,3.0mm;拉伸荷载作用下,螺牙接触对均在一侧密贴,另一侧分离,螺牙接触面分离量在首尾螺牙处最大;除首尾螺牙的尖角应力较大外,其余螺牙的应力迅速降低并较为均匀,即螺牙数目越多(螺距越小),螺牙承受荷载的均匀程度越好,但加工越困难;连接组件的螺牙尖角应力与钢筋直径、螺距大小有关;螺牙接触对的接触点最大应力在螺牙的尖角处,而向螺纹中径则迅速衰减并稳定,即螺纹连接组件的牙体荷载传递区域主要在中径附近。
电磁轨道发射状态下导轨侧面的局部接触应力分析
电磁轨道发射时,导轨和电枢都有强电流通过,从而在导轨间形成强磁场并在电枢上作用有强大的推动力.由于流经两侧导轨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了相互作用的斥力,电枢在强电流作用下产生了焦耳热使得电枢膨胀.考虑到导轨对电枢膨胀位移的限制,则电枢对导轨的侧面形成压力.通过通入的直流电流的密度来计算两导轨间相互作用的斥力的集度,由此可将导轨简化成受有一段分布载荷和一个刚印作用下梁的力学模型,并应用共形映射将其变换到下半平面上,利用柯西积分可求得电枢与导轨接触面附近的局部应力场,其计算成果可为导轨的强度设计提供依据.
基于接触应力反分析的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研究
利用现场监控量测的数据及时分析和评价支护结构的内力是隧道动态设计和施工的关键问题,对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初期支护中喷射混凝土自身特点,将喷层结构视为弹性地基曲梁,并运用弹性地基曲梁理论,通过喷射混凝土与围岩接触应力推求喷层结构内力的解析解,从而得到喷层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方便后续制定施工安全措施。经台阶法开挖的隧道工程实例分析表明,从喷层与围岩接触应力出发来求解喷层结构内力解析式是隧道内力分析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为隧道结构的安全评估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偏心单牙轮钻头轴承接触应力分析
根据偏心单牙轮钻头的几何结构和受载特点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偏心单牙轮钻头轴承的接触应力。针对偏心单牙轮钻头的不同偏心距和轴承间隙,重点分析了大径向轴承轴颈底部的接触应力及在相同偏心距和不同间隙条件下止推面上的接触应力。结果表明,止推面、滚道、轴颈根部是牙掌轴颈应力最大的3个危险区域;轴颈底部的接触应力随偏心距增大而增大,且在正常公差范围内的间隙变化对接触应力的影响不明显;止推面上端的接触应力比下端大,制造时应加强止推面上端的强度和硬度。
飞机襟缝翼钛合金喷涂碳化钨滑轨的接触应力分析
针对飞机襟、缝翼滑轨的钛合金滑轨、碳化钨涂层与钢滚轮的线接触问题,建立了静、动态有限元模型,采用abaous软件进行hertz弹性接触状态下的应力分析。计算了不同涂层厚度、接触载荷、摩擦系数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双阀座止动式旋塞阀设计及接触应力分析
针对目前常用的旋塞阀容易发生转动失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双阀座止动式旋塞阀。该旋塞阀在发生井喷关闭后,可有效减小旋塞阀球形阀芯和阀座之间的接触应力,减少球形阀芯的变形,从而使旋塞阀开启转动力矩变小,并能保证其密封的可靠性,有效解决了旋塞阀容易发生转动失效的问题;另外还通过建立球形阀芯和阀座接触的力学模型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对旋塞阀工作时球形阀芯和阀座的接触应力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
碳纤维复合材料补强混凝土界面温度应力分析
碳纤维片材的热膨胀系数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很大,因而,在环境温差作用下,补强碳纤维片材和混凝土界面处将产生界面温度应力.正确地分析界面温度应力,揭示界面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补强结构设计和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碳纤维片材补强混凝土梁的界面温度应力定量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定量分析理论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温度应力分布及大小与补强复合材料的刚度和作用温差有较大关系,与基底混凝土的刚度关系不大.
拉杆与传力杆不同
一般情况横缝采用传力杆,是光圆钢筋,允许板块前后移动,但不允许上下移动,纵缝一般采用螺纹钢筋,他的作用就是把板 块连在一起,不允许上下、左右活动。一般横缝这样设置就是为了防止水泥的热胀冷缩,所以采用光圆的,可以前后活动,而 一般路基较窄,如果纵缝也采用光圆钢筋,那么板块可能就会分离,最终导致板块的破坏。 在道路工程里面,解决路面变形有两种方法,疏导和约束。疏导的方法主要是设路面接缝,约束的方法主要是板面配筋。路 面接缝有这样几种:纵缝和横缝。纵缝是平行于道路长度方向的缝,一般设在道路横向变坡点的纵向通缝,也称纵向缩缝,通 常设拉杆;横缝是垂直于道路长度方向的缝,分为缩缝和胀缝,胀缝又叫伸缝,缩缝是为满足道路收缩变形而设的,间距一般 仅为3~5米,为假缝,不设拉杆(与施工缝重合时设拉杆),用道路切割机切成,深度为路面厚度的1/3左右(路面收缩仅作 用于表面),胀缝是为满足道路砼温度膨胀
接缝施工(传力杆)
8.8接缝施工 8.8.1传力杆缝 (1)传力杆应采用光面钢筋制作,切断前要拉直除锈,打平端部毛茬,长度偏差不得超过 5mm。 (2)传力杆安装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 a)按设计位置与接缝侧壁保持垂直,与板面和道面中心线保持平行; b)长度(板横缝至传力杆端部)偏差,±10mm; c)间距偏差±5mm; d)边距(至板面、板侧壁)偏差±5mm。 (3)传力杆缩缝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混合料铺筑前,应将涂刷好沥青的传力杆绑扎在预制的支架上; b)待混凝土混合料摊铺并振实至厚度的一半时,在缩缝位置准确安放支架,在传力杆上面 继续摊铺混合料;不得直接在混凝土上手摆传力杆; c)用插入式振捣器在传力杆两侧精心振捣,严禁碰撞传力杆,振实后,随即剪断并拔出绑 扎传力杆的铁丝,提出支架; d)用平板振捣器拖振后,与邻接部位一并进行整平、做面。 (4)传力杆
传力杆和拉力杆
传力杆和拉力杆 【提问】传力杆、拉杆的作用和使用场合都有什么不同? 1、传力杆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横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 央布置的圆钢筋。其一端固定在一侧板内,另一端可以在邻侧板内滑 动,其作用是在两块路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 2、拉杆指的是沿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每隔一定距离在板厚中央 布置的异形钢筋。其作用是防止路面板错动和纵缝间隙扩大。传力杆 的作用是在两块路面板之间传递行车荷载和防止错台,增加相邻混凝 土块之间的应力传递的,是防止混凝土路面局部受力较大,造成混凝 土路面不均匀沉降,传递应力使相邻混凝土块共同受力。在外部荷重 情况下,荷重的位置不同,产生的应力也就不同。同样的荷重,在混 凝土板边缘所引起的应力要比中部为大。 拉杆的平缝形式的纵向施工缝: 带拉杆的假缝形式的纵向缩缝: 一般情况横缝采用传力杆,是光圆钢筋,允许板块前后移动,但不允
四点接触球转盘轴承许用接触应力试验
42crmo钢具有良好的淬硬性,被广泛用做转盘轴承套圈材料。首先对42crmo钢采取不同热处理工艺进行表面感应淬火,以获得不同的淬硬层深度;然后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压痕试验;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决定转盘轴承许用接触应力的因素除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外,还包括材料热处理后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以及轴承的结构参数等因素。
某弹性支座的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基于有限元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对某弹性支座在给定支座荷载和工作温度下进行静力分析。基于弹性支座的弹性名义应力,校核弹性支座各零件在工作工况下是否发生屈服,从而保证弹性支座在给定工况下能够满足功能需求。
纤维混凝土界面应力增强机理分析
纤维混凝土界面应力增强机理分析
接触面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特性影响研究
通过大型恒刚度直剪仪,研究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对粗糙度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的混凝土界面分别施加25,50,100,150kpa的法向应力,探寻界面粗糙度对黏性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应力和强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呈现折线形和双曲线形,应变软化现象较明显;界面法向应力越大,最大剪应力和破坏剪切位移越大;界面粗糙度等级越高,最大剪应力和破坏剪切位移越大,在法向应力为150kpa时,ⅳ级界面和ⅰ级界面曲线达到峰值时,最大剪应力分别为94.57,67.14kpa,最大剪应力的破坏剪切位移分别为15.80,10.42mm;ⅳ级界面摩擦角和黏聚力分别是ⅰ级界面的1.3,1.46倍,界面粗糙度等级越高,界面摩擦有效系数和黏聚力有效系数越大.
路面混凝土传力杆研制成功
路面混凝土传力杆研制成功
传力杆自身参数对水泥混凝土道面传荷能力的影响分析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考虑传力杆与与混凝土之间相互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传力杆的直径、长度、间距与弹性模量等因素对于接缝之间的传荷系数、板块之间的位移差、板底弯拉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接缝的传荷系数与板块之间的位移差及板底弯拉应力总体上呈相同的变化趋势.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研发建筑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