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_2气凝胶-无纺布或毡纳米复合材料的吸苯性能
具有纳米多孔网络结构的S iO2气凝胶与透气性优良的无纺布或毡进行复合,可得到具有高吸附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其饱和吸苯率达到并超过了传统的吸附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饱和吸苯率与单位面积所复合的S iO2气凝胶量和其本身的饱和吸苯率成正比关系,复合工艺对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很小,符合一定的理论推导公式。
SiO_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凹凸棒石表面原位生成纳米sio2,制备sio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粉体。利用ftir,tg-dtg,tem,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它为补强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填充,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纳米at/mvq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凹凸棒石表面存在无晶型的sio2粒子的同时,凹凸棒石分散体之间也存在sio2的聚集体,粒径大约在6~8nm,复合材料应用在硅橡胶中具有补强效果。
无机镍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纳米领域研究的热点。镍纳米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纳米材料,在磁学、电化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将它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复合,一方面使其固有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利用其他组成和镍基材料的协同作用,可得到具有新特性的异质材料,因此研究镍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由于纳米材料的结构不同,其复合位置和复合方式均存在不同,本文按照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分别从核壳型、负载型、多节段纳米线3种类型对镍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在介绍这些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综述各种方法、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为类似复合材料的合成提供借鉴。
SiO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硅橡胶中的应用
以硅酸钠为硅源,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凹凸棒石表面原位生成纳米sio2,制备sio2/凹凸棒石纳米复合粉体。利用ftir,tg-dtg,tem,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方法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以它为补强剂,采用机械共混法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进行填充,制备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纳米at/mvq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凹凸棒石表面存在无晶型的sio2粒子的同时,凹凸棒石分散体之间也存在sio2的聚集体,粒径大约在6-8nm,复合材料应用在硅橡胶中具有补强效果.
纳米复合材料的探索及应用
纳米复合材料的探索及应用 摘要:纳米颗粒在塑料中的应用潜力很大,因为只要添 加很少量纳米填料就可起到添加大量的其它助剂更好的作 用。最近的数百篇有关纳米材料的论文表明,在改善塑料的 机械性能、阻隔性能、阻燃性能和导电性能方面,纳米材料 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纳米粘土;碳纳米管;纳米石 墨片;阻隔性;阻燃性 [中图分类号]tq323.6[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还处于成长期,据预测,在未来几 十年内,它们将被证明是改变塑料工业面貌的最强有力的事 物。只要通过熔融共混或原位聚合在聚合物中添加2%~ 5%的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热-机械性能、阻隔性能和阻 燃性能将会得到戏剧性的提高。在提高耐热性、尺寸稳定性、 导电性方面,它们也能超越普通填料和纤维填料。 纳米尺度的增强塑料在汽车和包装业已经市场化,尽管 利润不是太高
纳米复合材料涂层不断发展
迈阿密abakan公司完成了它的pcomp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增长和扩大战略的第一和第二阶段,这包括增加安装了粉末微囊化装备使产量翻倍,增加更多纳米颗粒生产装备和烧结炉使产量扩大到每年18t。第三、四阶段计划产量扩大到每年60t,然后180t。
混合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及其应用
专利申请号:201710228113.0公布号:107012361a申请日:2017.04.10公开日:2017.08.08申请人: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沉积锌用稀土合金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运用领域。所述的电沉积锌用稀土合金阳极各组分按质量分数计为:稀土0.001%~0.050%,银0.2%~0.5%,余量为铅。制备方法为:将
抗菌PV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zno/ag纳米抗菌剂改性处理,将改性后的抗菌剂与聚氯乙烯(pvc)均匀混合后混炼压片,制得抗菌pvc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zno/ag纳米抗菌剂的分散工艺,并对抗菌pvc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ag纳米抗菌剂沉降率由94.0%减小到0.4%,亲油性和稳定性提高;抗菌pvc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99%以上,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现状与发展
碳纳米管从物理和化学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从汽车防护零件到修饰电机,从氢气的储存到微波吸收等等,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碳纳米管的发现是材料学,工程制备的一个优秀成果。本文从碳纳米管的发现,到对它的简介,特性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对它未来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稻壳SiO_2/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及弯曲性能
将稻壳用酸处理后在600℃焚烧得到纯度为99.3%,比表面积为212m2/g的sio2,用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sio2的平均粒径为60nm。将改性后的稻壳sio2与环氧树脂(ep)复合,考察稻壳sio2含量为1%、3%、5%、10%时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吸水率和弯曲性能,并探讨偶联剂kh550的用量、材料的孔隙率对吸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sio2/ep纳米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先随sio2含量增加而增加,当sio2质量含量为10%时开始下降。温度和材料中孔隙含量增加使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增加,而kh550用量增加能降低吸水率。此外不同组成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优于纯ep树脂,相同sio含量的复合材料,弯曲性能提高幅度依赖于偶联剂的用量。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第五章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第五章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PVC/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表面改性,并以改性埃洛石纳米管(m-hnts)填充硬质聚氯乙烯(pvc)制备聚氯乙烯/改性埃洛石纳米管(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明埃洛石纳米管表面负载了硅烷偶联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hnts在pvc中分散均匀,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呈现较大的塑性变形,表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实验表明,m-hnts对pvc同时起到了增韧和增强的作用,特别是使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与添加未改性hnts的材料相比,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模量;m-hnts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提高和加工性能的改善也有一定的效果.
PC/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力学性能
将二硫代酯化合物作为raft(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反应)试剂,采用raft活性聚合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丙烯酸丁酯和马来酸酐的共聚物,并制备了pc/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利用ft-ir、tem表征接枝后的碳纳米管,考察了碳纳米管用量对pc/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了pc/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上了一层聚合物,pc/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
SiO_2气凝胶核/聚苯乙烯壳复合阻燃保温板实验研究
实验过程采用热压浸渍加入发泡剂方法制备发泡型sio2气凝胶核/聚苯乙烯壳复合珠粒,当加入14份发泡剂珠粒在90℃、压力0.9mpa条件下反应9h制备得到发泡剂含量为7%左右的可发性复合珠粒。同时对其发泡成型的原理、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及参数控制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蒸汽压力为0.4mpa的条件下经40s制备得到发泡倍率为20左右、密度为0.025g/cm3的预发复合珠粒,再经过模塑蒸汽发泡,蒸汽压力0.35mpa、通气时间180s,最终制备出保温性能优异(导热系数可达0.026w/(m·k))、力学性能良好的sio2气凝胶核/聚苯乙烯壳复合保温板。
硅酸铝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力学与隔热性能研究
sio_2气凝胶由于其独特的纳米多孔结构而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但其力学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在很多工业领域内的应用。以硅酸铝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及常压干燥法制备出完整的块状硅酸铝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并分别用电子万能试验机、sem、热导率测试仪、bet等检测方法表征了该复合隔热材料的性能。结果显示,纤维的加入提供了一种新的能量消耗机制,硅酸铝纤维/sio_2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纯气凝胶材料。该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383.5m2/g和8.4nm,孔隙率高达87%,是典型的介孔材料,热导率低至0.02w/(m·k)~0.04w/(m·k),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2
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2
改性黏土对PET纳米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的影响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化工安全评价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