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土地资源基本信息

中文名 土地资源 外文名 Land resources
释    义 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性    质 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内    容 质和量 学    科 土木工程

它有如下几个特征:

1.土地资源是自然的产物;

2.土地资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

3.土地资源的区位存在差异性;

4.土地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

5.土地资源的利用具有可持续性;

6.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具有稀缺性;

7.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具有困难性。

8. 树的棵数明显减少。

除此之外,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还有:

中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中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中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 中国国土地面积144亿亩。其中,耕地约20亿亩,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9%,林地18.7亿亩,占12.98%,草地43亿亩,占29.9%,城市、工矿、交通用地12亿亩,占8.3%,内陆水域4.3亿亩,占2.9%,宜农宜林荒地约19.3亿亩,占13.4%。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顷,中国人均仅0.1公顷,人均草地世界平均为0.76公顷,中国为0.35公顷。发达国家1公顷耕地负担1.8人,发展中国家负担4人,中国则需负担8人,其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尽管中国已解决了世界 1/5人口的温饱问题,但也应注意到,中国非农业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将逐年减少,土地的人口压力将愈来愈大。

2.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显著 中国地跨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其中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合计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71.7%,温度条件比较优越。从东到西又可分为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32.2%)、半湿润地区(占土地面积17.8%)、半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19.2%)、干旱地区(占土地面积30.8%)。又由于地形条件复杂,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类地形交错分布,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区域差异明显,为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难以开发利用和质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较大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利用的。在全国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质裸岩占4.8%,冰川与永久积雪占0.5%,加上居民点、道路占用的8.3%,全国不能供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6.9 %。

此外,还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在现有耕地中,涝洼地占4.0%,盐碱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红壤低产地占12%,次生潜育性水稻土为6.7%,各类低产地合计5.4亿亩。从草场资源看,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的荒漠、半荒漠草场有9亿亩,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场约有20亿亩,草质差、产草量低,约需60-70亩,甚至100亩草地才能养1只羊,利用价值低。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每公顷只有79m3,为世界平均110m3的71.8%。

中国针对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出台了以下相关法律《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

土地资源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土地 60×40品种:其他琉璃瓦饰;规格:60×4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壹瓦

13% 壹瓦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软件 品种:人力资源软件;架构:B/S架构;参数:B/S架构:考勤+人事+工资+合同+社保+流程+员工自助+系统管理 绩效+培训+招聘+综合报表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汉王

13% 杭州磐运贸易有限公司
数据资源服务软件 本省级;项目一;数据服务平台;服务构建;基于数据治理平台治理之后的数据 构建数据资源服务新一代公安信息网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L.JOY

13% 南京埃尔乔亿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资源制箱 控制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莱克

13% 唐山欧莱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资源制箱 控制箱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莱克

13% 唐山欧莱克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资源信息服务软件 提供水资源业务管理功能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成都万江港利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视频资源管理系统 基本功能:1、采用B/S构架;2、大容量并发直播/点播.3、支持校平台与上级平台进行对接.4、平台支持多码流直播/点播.5、支持后台自动转码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奥威亚奥威亚流媒体管理软件

13% 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混凝土地 系列:金刚砂耐磨系列;品种:耐磨地坪;适用范围:金刚砂耐磨施工的 一道供需;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烁坛

m2 13% 贵州拓贝斯地坪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创新资源 画面高清进口背胶宽:5m 高:1.8m 宽:1.5m 高:1.9m|12个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17
创新资源 发光字5厘进口亚克力/|17个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17
创新资源 展板9厘,6厘安迪板/|28个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17
创新资源 水晶字8、5厘进口亚克力喷漆宽:0.06m 高:0.06m|19个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17
计算资源 1、双路标准机器式服务器; 2、配置≥2颗英特尔至强系列第三代可扩展处理器;单颗处理器核数≥16核,基本频率≥2.9GHz 3、配置≥512GB RDImm DDR4 内存,最大支持≥32根内存扩展|4台 3 查看价格 广州五洋计算机信息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1-18
教学资源 中学各学科资源,题库,提供5年使用服务|11 1 查看价格 广东天智实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7-23
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内容包括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等资源,资源应涵盖习题、课件、教案、多媒体、3D教学资源等.学校用户可根据云平台中提供的公共资源进行有选择的下载相应资源;(2)提供主流教材版本的|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飞度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遂宁市 2018-06-26
资源平台 中庆教育云资源管理应用软件 V2.1基于B/S架构,支持在Windows、Linux、Android等多种平台下的IE、谷歌、火狐等多种浏览器下进行浏览访问. 无插件点播:课件点播采用|1套 1 查看价格 成都新海力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8-05-2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呈现出超越于自然属性的不同特征。

(一)土地资源的生产性

土地资源具有生产力,即可以生产出人类某种需要的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 这是土地资源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区别于土壤资源的重要标志,因为后者的害 本质是具有肥力,而不是生产力。土地生产力按其性质可分为自然生产力和劳老 动生产力。前者是自然形成的,即土地具有生长植物的基本特性是它原先就具麦 备了的,而后者是施加人工影响而产生的。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即能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或者说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提供多少,也主要取决于上述两方面的生产力。土地一旦失去生产力,也就不成其为资源。

(二)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论

稀缺性是指可供使用的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土地资源的稀缺源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因为,一方面相对人类希求土地资源的欲望来说,资源是稀缺的;另一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人类总是绝对地面临着资源稀缺的问题。这种稀缺不仅表现为不同用途的土地资源数量的稀缺,而且也表现为不裳 同地区土地资源的相对稀缺。土地资源在总体上属再生性资源,本质上是土地馨 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产出与消费之间的匹配和谐问题,它表现为相对稀缺性。稀缺性是土地资源的又一本质属性。

(三)土地资源的可选择性

可选择性是指在土地资源的多种用途中,人类可以选择能使效益最大化的用途,以达到地尽其用。土地资源评价中的匹配,就是指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地的多宜性被相互选择的过程。一般来说,土地资源趋向于选择那些收益最高的用途。每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有效需求发生变化,土地用途也随之转移。除非这种转移为制度所不容许,或者有相反的目标,或个人反应迟钝。城镇的出现是土地资源可选择性的生动例子。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很久以前还曾是一片荒野。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土地资源具有可选择性的典型例子,一些长期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可转而开垦成果园。土地资源的可选择性表明土地资源可优化配置。人类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探究、查明、诊断、监测、仲裁土地资源的最佳用途,以保证当代及后代的生产与生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四)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的相互关系

土地资源是从地球环境中不断分离出来的支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和能量。其中“资”表示土地对人类“有用”、“有价值”,“源”指土地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土地作为一种资源,是土地的物质和能量对人类社会需求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因而是永恒的,第一位的,是土地的本质属性。土地资源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的生产性是它的自然属性,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它的经济属性。

(五)土地资源与土地资本的相互关系

土地资源转化为土地资本的标志。一是地租、二是利润。因为,地租和利润是土地所有权和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体现了土地的租赁关系,表现为土地所有权的收益;利润体现了投资关系,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益。

土地资源和土地资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土地资源有的属于私人所有,而一般是属于国家所有,因为按其资本性的要求是实现国家土地所有制;还因为领土、领空、领海权是被国际公约所公认的国家主权的表现。土地资本一般表现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者的资本。资产阶级国家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以后,确立资本对农业的统治, 将封建土地所有制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它体现了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的经济关系。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是最发达的商品生产,商品形式 , 的普遍化,一切商品、一切生产要素、一切财富要素,都表现为商品、货币、资本等价值形态,人们自然也把土地资源视为土地资本。

土地资源指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 ,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如大面积沼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视为农业土地资源。但在已具备治理和开发技术条件的今天,即为农业土地资源。由此,有的学者认为土地资源包括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两个方面。

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

土地资源常见问题

  • 土地资源包括哪些

    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

  •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土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农业的根本生产资料,是矿物质的储存所,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场所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等的栖息所。总之,土地是陆地上一切可更新资源都赖以存在或繁衍的场所,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

  • 土地资源管理 职称

    你去职改办问的没错,他们是评职的权威部门。严格说,你的专业也不属于经济师,而是国土资源管理师、或 人力资源管理师或 行政管理师之类。即评:资源管理师类的职称。硕士学位,一上岗,就属于初级职称,所以,要...

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中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类型利用,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3)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复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经过几千年的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现今的各种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牧地、水域、城镇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其他用地(渠道、工矿、盐场等)以及冰川和永久积雪、石山、高寒荒漠、戈壁沙漠等。按《世界资源,1983》一的可比资料,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土规模较大的国家相比,农业用地比重偏小。

(4)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看,中国东南部与西北部差异显著,其界线大致北起大兴安岭,向西经河套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宁夏盐池同心地区,再延伸到景泰、永登、湟水谷地,转向青藏高原东南缘。东南部是全国耕地、林地、淡水湖泊、外流水系等的集中分布区,耕地约占全国的90%,土地垦殖指数较高,西北部以牧业用地为主,80%的草地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垦殖指数低。

水土资源组合的不平衡也很明显,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浙、闽、台地区的水量占全国总水量的81%,而这些地区的耕地仅占全国耕地的35.9%。黄河、淮河及其它北方诸河流域水量占全国水量的14.4%,而这些半湿润、半干旱区需用灌溉的耕地却占全国耕地的58.3%。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水量的4.6%。

土壤的水蚀和风蚀现象严重。需要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为165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为191万平方千米。中国每年表土流失量在50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已治理了水土流失面积53万平方千米。

1.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测结果,在现有耕地中,质量好的一等耕地约占全国总耕地的41.6%;对农业利用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34.5%;对农业利用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20.3%,不宜农用而需退耕者3.3%。据统计资料推算,如果以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亩产150千克为一个台阶计算,那么15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占21.0%,高于300千克的高产田占22.5%,150—300千克的中产田则占56.5%。

2.全国农用后备土地资源约5亿亩,按其质量评价,其中一等荒地仅占3.1%,二等荒地占49%,三等荒地占47.9%,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红黄壤山丘、高寒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等。且大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开垦所需投资较大,要经大力改造后才能使用。

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35°N以北地区,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东北山区的山间谷地及山前丘陵,内蒙古东部,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伊犁河流域等,这些地区的荒地面积约占全国荒地面积的80%。宜农荒地既可以开垦用于农耕,也适于发展牧业与林业,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以免引起农、林、牧争地的矛盾。宜农荒地中约有40%为天然草地,主要适于开垦种植饲草饲料,将天然草地转变为人工牧草地。另外,约有16—20%的宜农荒地分布在南方各省山丘地区,主要适宜发展木本油料和茶、桔等作物。

3.中国西部牧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但草原牧区土地生产力低,平均每亩草场仅产肉0.15千克。如以牧草加上农作物秸杆,农副产品的剩余部分作为饲料量计算,则西部的饲料量仅占全国的11%,产肉量占4.9%。西部牧区草场不仅生产力低,而且普遍过牧超载,导致草原退化与土地沙化。因此,草原牧区当前不宜大幅度增加载畜量,而应休养生息,严格地控制牲畜数量。

饲草资源开发潜力,一是加强草原管理,使4亿亩退化草场恢复到原有生产水平,估计每亩可增产干牧草30千克;二是改良草场,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场,通过开辟水源,消除毒草,建立科学的放牧管理制度,规定合理的载畜量;三是开发缺水草场。据调查,全国牧区约有3—4.5亿亩缺水草场,平均利用率仅有30—40%,经过开发水源,可扩大利用率;四是合理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南方山地草场牧草生长期长,产量高,利用不到20%,具有很大潜力。

4.中国林业用地为37亿亩,其中森林面积为18.7亿亩。森林中中幼林占10亿亩左右。

据林业部资料,有21个林业局可采森林资源已基本枯竭,按现有生产水平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将有近70%的林业局可采森林将全部采完,而南方集体林区乱砍滥伐更为严重,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供给木材角度看,对林业建设与林地布局都有必要进行战略调整。即在继续搞好平原、城市绿化和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同时,把林业建设的战略重点尽快转向山区。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山区面积大,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角度,需要如此;而且由于山区多属江河上游,或是平原农区屏障,对于从总体上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庇护农田、草场,都至关重要。从全国土地资源特点分析,东北、西南两个老林区恢复资源需时较长,应抓紧筹建新的林区。要重视南方亚热带山丘的开发,那里山丘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0%,近 2/3为海拔1000以下的低山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沛,土壤比较肥沃,土地生产力高,林木生长快,适宜树种多,造林及封山育林均易奏效,发展林业条件优越。因此,应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力求在本世纪末成为国家最大的用材林、经济林基地,以避免到时可能出现森林资源青黄不接的问题。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一边是城市化需要大量土地,另一边是政府不断强调要保18亿亩耕地的红线,并制定出了严格的土地保护法。尖锐的供需矛盾促使我们重现关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在中国还有大量不适于生产粮食的荒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荒地的用途和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根据荒地的利用价值,我们将其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调查表明,我国共有各类可利用荒地2680万公顷,其中各个等级土地占比如下:

经过调查分析,这些荒地可以直接或经过简单的改良来种植能源作物和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如:能源林或花卉果树,开发这些土地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投资者,深入了解并把握相关知识必不可少。 2100433B

土地资源文献

土地资源学资料 (2) 土地资源学资料 (2)

格式:pdf

大小:14KB

页数: 6页

评分: 4.4

土地资源学资料 第一章 土地: P3 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物质、地形地貌、水文及 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 它 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具有的特性: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4)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5)土地性质随时间不短变化(动态变化的) ; 土地、土壤、国土的区别: 土壤:是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 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是应该注意的 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 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

立即下载
土地资源学资料 土地资源学资料

格式:pdf

大小:14KB

页数: 6页

评分: 4.5

土地资源学资料 第一章 土地: P3 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物质、地形地貌、水文及 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 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 它 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土地资源: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具有的特性: 1)土地是综合体; 2)土地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3)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4)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 5)土地性质随时间不短变化(动态变化的) ; 土地、土壤、国土的区别: 土壤:是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 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但是应该注意的 是,当土壤一旦被利用, 实际上已经以土地的形式发生作

立即下载

土地资源的分类系统是土地资源图研究的基本内容。一般采用土地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和土地限制型四级分类系统。

土地区即自然区,根据≥10℃积温、年降水量、干燥度和无霜期划分;在土地区内按适宜于土地利用方向划分出宜农地、宜林地、宜牧地等适宜类。

土地质量等是在适宜类内按适宜程度和生产潜力分出上、中、下3等。

土地限制型是在土地质量等内按照土地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强度划分。

土地资源单元是土地资源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土地资源的评价对象和制图单元,是土地限制型内性质更接近,生产能力和改造措施更一致的一组土地。

在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中,卫星象片和地形图、地貌图、土壤图、草原植被图、森林图等专门图及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利用,野外考察制图、路线调查和典型地段调查等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近几年来中国土地资源调查研究和制图以编制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为中心的大、中、小比例尺土地资源图的编制工作进展很快,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2100433B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地区间差异显著。中国东南部季风区土地生产力较高,已集中全国耕地与林地的92%左右,农业人口与农业总产值的95%左右,是中国重要的农区与林区,而且实际也为畜牧业比重大的地区。但区内自然灾害频繁;森林分布不均。在东南部季风区内,土地资源的性质和农业生产条件差别也很大。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的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青藏高原地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米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自然生产力低,而且不易利用。总之,中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组成诸因素大部分不协调,区域间差异大。

小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田、草原、林地与水利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100433B

土地资源科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组织了全国近50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开展了《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工作,并对与土地资源有关的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系统的研究。本文集共收集研究论文31篇,分别就土地资源调查编图的理论与方法,区域性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等内容进行了论述。

本文集可供从事农、林、牧业生产,农业区划,土地资源研究等学科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阅。

土地资源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