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模

土地利用(经营)规模,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土地利用(经营)规模,是指经济活动中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如企业、城市等)所占用的土地面积的大小,是反映土地生产要素集中程度的一个指标。

在农业中,土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土地利用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这是因为:首先,农业生产规模总是表现为一种土地规模,即只有在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地空间上,农业(种植业)生产才能进行。其次,土地利用规模是其他生产要素规模的基础,即只有在一定的土地利用规模上才能进行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劳动力和资金投入规模的大小最终取决于土地利用规模的受容力。因此,土地利用规模在农业中通常成为农业经营规模的标志。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日本、法国、苏联、德国等)都把土地利用规模作为农业经营规模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100433B

土地利用规模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南方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SLVS单机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重庆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
雨水回收利用块系统 800×800×2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科顺

m3 13% 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厂商期刊
土地 60×40品种:其他琉璃瓦饰;规格:60×4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壹瓦

13% 壹瓦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规模内置网架保温板 规格:40mmB1级;品种:大规模内置网架保温板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沪秦

13% 陕西沪秦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中大规模矩阵系统 WJ-SX650/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松下

13% 焦点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经销
利用块雨水收集系统 品种: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规格:400×460×400;说明:表面径流水渗透水的回收再利用;系列:车库(种植)虹吸排水收集系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沪望

13% 陕西畅兴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内置网架保温板 规格:40mmB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沪秦

13% 陕西沪秦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规模视频矩阵 NCC-D16176VD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安泰君威

13% 深圳市安泰君威实业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南方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SLVS单机版|7323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湖南  长沙市 2015-05-28
南方土地利用信息系统 SLVS单机版|9696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柳州分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15-06-01
地利进口海基布 HY4100|500m² 1 查看价格 广州博皓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1-09-06
地利灰(亮面) 六面防护处理,湿贴:20mm厚 干挂:25mm厚|1m² 3 查看价格 深圳高时石材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6-12
地利灰(柔光面) 1500×2600×18mm厚|1m² 3 查看价格 深圳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22-08-16
一体化泵站(近期处理规模为5000m3/d,远期处理规模为12000m3/d) 一体化泵站(近期处理规模为5000m3/d,远期处理规模为12000m3/d)|1座 1 查看价格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  阳江市 2019-10-10
核能的利用 1200×800×1150|1项 3 查看价格 安徽盛鸿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9-21
余热利用板换 Q=4000kW 一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19/13℃,二次侧设计供回水温度16/11℃ 参考尺寸:2400×1000×2400(H)阻力损失≤7m 传热系数:4000-5000W/(m2.K);承压:1.6MPa|2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力和海得换热设备公司 全国   2022-09-21

土地利用规模常见问题

  • 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是一种动态过程。土地覆盖是指自然营造物和人工建筑物所覆盖的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包括地表植被、土壤、湖泊、沼泽湿地及各种建筑物(如道路等),具有特定的...

  • 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

    土地分利用的未利用的,利用的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即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可以再分为林地、园地、耕地等;建设用地可以分为商业用地、居民用地等。

  • 裸地的土地利用分类

    在土地利用分类中,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1010-2007》,裸地归类为未利用地,是指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或表层为岩石、石砾,其覆盖面积≥70%的土地。

土地利用规模文献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土地利用分类标准

格式:pdf

大小:285KB

页数: 12页

评分: 4.7

附件九: 《全国土地分类》(试行) 一级类 二级 类 三级类 含 义 编 号 三 大 类 名 称 编 号 名 称 编 号 名称 1 农 用 地 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1 1 耕 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 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 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0 米, 北方宽< 2.0 米的沟、渠、路和田埂。 1 1 1 灌溉水 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 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 1 1 2 望天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 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1 1 3 水浇地 指水田、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

格式:pdf

大小:285KB

页数: 4页

评分: 4.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 (GB/T 21010-2007) 一级 二级类 含义 0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 ,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 (含轮歇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 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 2.0 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 坎 (埂 );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 变用途的耕地。 01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 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 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 种植旱生农作 物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 ,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没有灌 溉设施 ,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 指种植

立即下载

流域土地利用模型分类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方法一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涵义及研究内容出发构建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成因、过程,预测未来发展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也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模型可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

(1)系统诊断模型

系统诊断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的主要手段,可分为两种类型的模型:

①基于经验的概念化逻辑诊断模型,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概念诊断模型。

概念化诊断模型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定性分析模型,它是建立定量分析模型的基础。概念性机理模型方面,一类是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如一般概念性屠能-李嘉图模型(GTR)就是建立在地租理论基础上的。GTR模型对传统的Thunen模型进行了扩展在模型中运用了两种解释变量:一种变量反映了土地利用的区位差异,称为屠能成分,另一种变量反映立地质量(通常是土地的自然条件),称为李嘉图变量。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ⅡASA)建立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则是以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原理为基础的。模型从基本竞争模型出发,将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格局看作是每个土地经营者个体决策的结果。决策者基于土地自然条件为其提供的几种用途选择(由土地的多宜性决定)和体制因素(法律,政策,文化,习俗)对用途的限制,根据各种用途的投入产出函数,挑选获利最大的用途。土地利用的变化可能源自各种用途的可能性发生变化,也可能源于各种用途比较效益的变化。前者可能由于土地政策的放松或收紧,技术进步改变了各种用途的生产函数,或者土地经营者所面对的资源约束(劳动力,资本)发生了变化,后者往往源自各种投入和产出的价格波动。

②基于经验的统计诊断模型,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统计诊断模型。

由于土地资源是一个自然.人文综合体,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不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受社会、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仅仅通过直接测量无法充分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此需要将在一系列时空尺度下的观测结果同经验模型相联系,用一组观察变量(如地貌、气候、土壤、地表质地、地势等自然因素),结合一组辅助性变量(如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这样既能提供一个综合的方法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同时也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统计诊断模型的建立为地理相关性预测及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依据。如中国农科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开发的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CH),在不同的规模尺度,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土地利用的变化情景;经验性诊断模型往往能将模拟结果直观地反映在地图上,为未来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但该类模型缺乏相应的理论背景,更多地依赖以往的数据来推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而且在数据选取时常常受数据可得性的制约和模型开发者主观意志的影响。

(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包括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包括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及土地利用类型组合方式的变化,同时也包括未来土地资源需求量的变化。因此,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包括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资源生态背景质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此外还包括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建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模型是研究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及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主要手段。

土地利用变化,由于影响到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如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等,影响到地球生物化学圈层的结构、功能以及地球系统能量与物质循环等方面,与全球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态环境演变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可持续性等密切相关。至今为止,有不少类似的研究着力于通过建立模型来探讨土地利用的变化,但真正将土地利用变化与其空间分布相结合,探讨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规律的动态模型并不多见。中国农业科学院资源区划所与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合作,建立的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模型(CLUS-CH),属于一种动态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拟模型,可以说是在LUCC研究领域的一项有益探索。

(3)土地利用变化综合评价模型

由于各类模型所具有的功能不同,因此,将多种模型的优点结合起来构建综合模型用于研究LUcC的驱动机制并进行动态模拟是一个重要方向。这方面,近年来出现的CLUE-S模型是一个较好的代表,它具备同时预测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数量和空间位置变化的能力。

建立模型,还应落实到空间上,即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目前,这样的模型还处在探索之中。像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其它问题一样,最大的挑战来自于问题的复杂性。土地利用及土地覆被变化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驱动因子间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使这种变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显然,驱动因子一土地利用一土地覆被系统的变化机制不是单一的模型所能刻画的。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综合研究。

流域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自然因素,由于自然因素导致土地的属性发生变化,迫使人们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可认为是被动性的变化,而且变化速度相对比较缓慢;(2)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观念和政府政策的转变导致人们对土地产出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可认为是主动性的变化;(3)科技进步,使得人们从科学的角度合理规划使用土地,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可称之为技术性变化,可称之为技术性变化。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测内容

1.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信息

包括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类型、位置和数量等信息,特别是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变化以及闲置土地等。我国已经建立对全国重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和耕地变化情况的监测体系,分析全国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和全国年度土地利用平衡面积估计,有重点地核查地方上报的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的真实程度。

2.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情况

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宏伟目标,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为保证这些土地管理措施的正确实施及经费的合理利用,必须准确地掌握区域以及全国耕地变化的情况。

3.农业用地内部结构调整情况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反映土地利用用途的变化,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可为土地利用用途关管制及农用地的管理服务。

4.基本农田保护区状况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国家为保证粮食安全而划定的一定数量的优质耕地,规定长期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包括征地占用管理、地力补偿、占一补一等。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测分析

在监测报告中,一般要对监测内容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有。

1.地类变更分析

主要对土地总面积变化的分析,耕地、园地等各类土地面积变动的分析。具体的指标为,各地类在变更中,变更涉及的增减面积,实际增减面积(及减去同地类之间变化的面积),净增减面积,变化量占同地类总面积的比重等。

2.权属变更分析

该分析也具体落实到地类的变化,但其前提是权属性质的变化。包括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变化,土地纠纷调解情况。

3.耕地变化动态分析

耕地动态变化分析不仅要较详细地反映耕地减少的原因和耕地增加的来源,而且要分析减少原因的合理性和增加耕地的力度。这些分析不能单独从数量上作比较分析,应根据地区特点做出分析,为以后土地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4.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反映土地资源在人类利用行为干预下,土地利用发展趋势。依据地域差异规律,选择好当地土地资源利用方向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研究的重要问题。结构变化分析的重要指标是各类用地结构中所占的比重。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动态监测分析的新发展

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气候动态监测为开端,大批的地学。生物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的学者投入对全球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工作中。随着研究的进展,作为引起全球变化的两大基本人类因素之一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在全球变化中所发挥的作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对其研究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已经采用了多种模拟方法。许多土地利用模拟模型选用统计方法来分析空间数据,如在CLUE模型和GEOMOD使用统计方法来分析栅格空间数据,这些方法是把研究区细分为许多栅格单元,用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变量来描述,通过回归分析选取一系列变量来定量地描述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这些变量就是所谓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学科:土地科学及管理

词目:土地利用系统

英文:land use system

释文:从系统论观点来看,土地利用就是即所谓土地利用系统。在一块小的单一的土地单元上一般可能是从事一种用途,即单一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较单一的土地利用系统。但在一个区域,土地组合的类型较多,利用的方式也较多,甚至同一块土地类型的范围内,或同一块土地类型上的不同部位也会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形成复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所以在一个一定的区域内,往往出现由功能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的多种土地利用系统,进而集合而成为复杂的土地利用大系统(major land use system)。 2100433B

土地利用规模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