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简称煤科总院)成立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是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是煤炭行业唯一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和煤炭行业技术创新基地。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导了历次煤炭工业技术革命,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核心研究机构;研究院坚持资源配置市场化原则,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建设以科学家为主导、以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追求卓越、开放合作、集成高效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实现煤炭安全智能绿色开发、清洁高效低碳利用为己任,以建成聚集顶尖人才、攀登科技高峰、激扬第一动力的世界能源科技研究中心为发展目标,努力打造成为集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新兴产业技术研发、未来技术预研、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支撑为一体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研机构,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引领。 
截至2020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33个;拥有大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7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基本信息

中文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外文名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简    称 煤科总院·CCRI 创办时间 1957年
所属企业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现任领导 张彦禄(党委书记、院长)
专职院士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个 科研工作站5个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沟路5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拥有2个硕士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二级学术学科授权点、2个博士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二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此外还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5个科研工作站。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硕士点:机械设计及理论、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博士点:矿产普查与勘探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沈阳研究院、西安研究院 、重庆分院、抚顺分院、太原研究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教学建设

  • 教学情况

截至2020年10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共招收研究生1316人,博士研究生253人,硕士研究生1063人,在校生规模达到211人;在册研究生指导教师169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42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27人,其中85%为正高职称及专业学科带头人 ;有在校生211人,其中博士75人,硕士136人。

  • 奖励补助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生就读期间,每月2000元奖学金;第一学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上课,单位承担学费、住宿费;申请知识产权、发表期刊论文产生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享有餐补、差旅补、医疗补、生日补、年终科研补助,单位提供研究生公寓、办公室、电脑、日常办公用品,统一购买平安保险;总院每年度评选优秀在校生、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孙越崎优秀学生奖、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煤炭 2000-7000卡/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龙岩简桂超有限公司
煤炭 批量/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龙岩简桂超有限公司
优质煤炭 发热量5000-5600(kca/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广东盈达石化贸易有限公司
煤炭 批量/无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龙岩简桂超有限公司
二级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山西华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一级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葫芦岛市连山区华宇碳素厂
一级机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山西华诺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二级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葫芦岛市连山区华宇碳素厂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广州市2022年7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广州市2022年6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广东2021年10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广州市2021年9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广东2021年9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广东2021年8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广州市2021年4月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广东2021年4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煤炭 煤炭|1t 3 查看价格 河南鸿树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5-12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18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7363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06-29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20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1518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09-29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10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双炒双温灶|6363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09-08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20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双炒双温灶|6135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05-17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15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双炒双温灶|6871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05-08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10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2511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11-27
双炒单温煤炭 材质:不锈钢 1800×1000×800mm 耗气量:5m³/小时,炉头规格内径:350mm,外径450mm双炒双温灶|8396台 1 查看价格 宁夏金辉腾酒店用品有限公司 宁夏  银川市 2015-08-11

1957年5月18日,煤科总院正式建院,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是煤炭行业唯一的一家大型综合性科研开发的专业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从事煤炭工业生产建设中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及有关基础理论研究。

1999年7月,煤科总院转制为企业,隶属于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

2003年3月,作为15家科研转制院所之一,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2008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对煤科总院和中煤国际设计总院实施重组成立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科总院成为集团公司的全资子企业。

2008年4月,煤科总院作为集团公司二级子企业运行,按照集团公司“两院一公司”的运行架构,煤科总院保留了除天地科技以外的业务和管理模式。

2010年9月,集团公司实施扁平化管理,将原煤科总院管理的京外单位作为由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二级子企业,煤科总院以续存原在京单位业务的形式运行。

2013年3月,煤科总院品牌由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煤科总院原存续母体重新成立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作为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二级子企业。

2019年3月,集团公司作出了依托煤科总院建设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的部署。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共取得科技成果650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1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奖236项,占煤炭行业获奖的60%,获得各种专利2443项,承担了煤炭行业73%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70%的重点科技项目。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9年

矿井人员与车辆精确定位关键技术与系统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6年

智能煤矿建设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

超大直径深立井建井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

煤矿重大水患探测与快速抢险关键技术及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

高性能大型振动筛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

宁东特大型整装煤田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年

0.6m~1.3m复杂薄煤层自动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防治煤自燃的高效阻化方法与关键技术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12年

大倾角煤层综采综放工作面成套装备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金川镍矿高应力特大型矿床连续开采综合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大同矿区复杂开采条件煤炭火灾防治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千万吨矿井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露天煤矿高台阶抛掷爆破与吊斗铲倒堆工艺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

煤矿井下随钻测控千米定向钻进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中国中高煤阶煤层气地质理论、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大型及复杂水下隧道结构分析理论与设计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煤矿井下地质力学原位快速测试及围岩控制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华北型煤田隐伏含水陷落柱预探评价与快速治理理论及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

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

矿井移动与应急通信技术与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

煤矿冲击地压预测与防治成套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年产600万吨大采高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深井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区域性瓦斯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淮矿区复杂地层条件下深大井筒特殊法凿井关键技术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600m特厚表土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9年

自动化放顶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年

煤层气规模开发与安全高效采煤一体化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

龙固主井(双井筒)近600m钻井法凿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煤矿巷道高效安全支护成套技术创新体系及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高瓦斯易燃煤层高产高效综放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

EBJ-120TP型掘进机的研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

复杂特困条件下高瓦斯煤层群瓦斯抽放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

深部开采动力灾害预测及其危害性评价与防治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

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坑道钻机及近水平孔定向钻进技术的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坚硬厚煤层综放开采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人工冻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与应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参考资料来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学术期刊

《煤炭学报》(月刊)创刊于1964年,为Ei Compendex核心收录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承办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煤炭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被Ei Compendex、Scopus、IEA Coal Abstract CD-Roo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PЖ、科学技术文摘速报、Coal Highlights等中国国内外20多种文摘检索系统收录。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国际煤炭科学技术学报(英文)》、季刊)创刊于2014年,为Ei Compendex核心收录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煤炭学会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承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煤炭科学技术方面的综合性英文科技期刊,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世界著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 Nature)合作出版。

《煤炭科学技术》(月刊)创刊于1973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煤炭科技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双月刊)更名自《煤矿开采》,创刊于1991年,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承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发行的采矿工程方面的专业性学术刊物。

《洁净煤技术》(双月刊)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科技期刊。1995年创刊,2007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煤炭经济研究》(月刊)创刊于1981年,为中国科技核心收录期刊,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煤炭行业期刊界经济管理类国家级学术期刊。

《煤质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煤质技术研究方面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被《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检索系统收录。

《建井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管,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主办,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建井研究分院、天地科技建井研究院、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承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文献检索系统收录。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常见问题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院长

张彦禄

副院长

董德彪、耿海将

参考资料来源

2100433B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形象标识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统一使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形象标识。标志由两个英文字母“C”和阿拉伯数字“1”组成。第一个英文字母“C”为英文单词“CHINA”的首字母,代表企业的属地和企业的地位;第二个英文字母“C”为英文单词“COAL”的首字母,代表企业的行业属性。组合含义是中国煤炭行业的中央企业。两个英文字母“C”的变形寓意巨人的双臂,代表世界一流的人才队伍,世界一流的管理水平。阿拉伯数字“1”代表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集成工程服务商和装备供应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企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精神文化

使命:引领煤炭科技,推动行业进步,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绿色未来。

愿景:建成集聚顶尖人才、攀登科技高峰、激扬第一动力的世界能源科技研究中心。

战略:创新驱动战略、聚焦主业战略。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人员编制

截至2020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拥有大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包含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7人,特聘兼职院士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50人,持有各类注册职业资格证书人员1700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专职)、王国法(专职)、洪伯潜(专职)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研部门

截至2020年9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133个,其中,已建成国家级科研平台57个,省(市)级科研平台37个,拥有国家级、行业级质量检测中心、研究中心;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各,2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4个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6个行业级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及国家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办公室等机构;拥有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以及各省、直辖市、行业协会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7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7个,国家矿山安全计量站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矿采掘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矿综采输送设备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下属科研平台:应急科学研究院、智能矿山研究院、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防治研究院、矿山大数据研究院、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院、澳大利亚矿业研发中心、上海研究院、抚顺研究院、西安研究院、重庆研究院、太原研究院、唐山研究院、常州研究院、杭州研究院、沈阳露天采矿技术研究院分院、武汉管道技术研究分院、重庆建筑技术研究分院、储装技术研究分院、北京研究分院、开采研究分院、建井研究分院、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分院

截至2020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拥有工程总承包及工程设计、勘察、监理等十余项甲级资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文献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煤矿粉尘防治新技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煤矿粉尘防治新技术

格式:pdf

大小:93KB

页数: 18页

评分: 4.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煤矿粉尘防治新技术

立即下载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实验室名称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Safety(Shenyang Branch of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学科领域

矿山工程技术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依托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主管部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单位负责人

王建国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建设地点

辽宁省抚顺市经济开发区高新科技园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发展历史

沈阳研究院安全基础研究实验室始建于60年代,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瓦斯、火灾防治、矿山救护与应急救援及边坡稳定性研究为主的实验室,作为国内最权威的煤矿安全科研机构的技术核心和技术支撑,在国内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沈阳研究院依托实验室的支撑共取得科研成果630余项,获国家级奖18项、省部级奖166项、国家专利15项,制订、修订全国标准、行业标准300余项。

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精神,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部于2006年底全面启动了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工作。2007年2月,科技部批准了“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建设申请。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机构设置

重点实验室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实行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和课题组组长三级管理模式。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队伍建设

实验室固定人员定编91人,其中研究人员42人,技术人员45人,管理人员6人(管理人员兼职研究人员的2人);每个研究方向配置固定人员情况:瓦斯灾害防治41人,煤矿火灾防治16人,矿山应急救援12人,露天煤矿地质灾害防治18人。在91个定编人员中按职称分类,具有高级职称的37人,占40.7%;中级职称的20人,占21.9%;初级职称的34人,占37.4%。按学历分类,博士或博士生导师9人,占10.0 %;硕士29人,占31.9%;学士及以下53人,占58.2%。绝大多数为中青年技术骨干,能够确保各专业的科研、试验及试验装备维护等工作。

实验室流动人员将根据研究方向及需要,设立开放基金引入流动研究人员开展课题研究,并加强国际国内合作,通过合作研究形式加强人员流动,开展研究工作。每年在实验室的流动人员不少于15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建设目标

以“开放、流动、联合、竞争”为宗旨,以灾害发生机理理论研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预测预报及防治技术和设备实验研究一体化综合研究为导向,尊重人才及其创造性,提倡开拓、创新、求实与奉献的精神,支持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容纳不同的学术观点,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逐步形成两个体系,实现四个功能。

两个体系:完整的煤矿安全基础研究体系, 新产品开发及检测检验体系。

四个功能:①对全社会开放,共享实验资源,为国家科技攻关、基础理论研究及其它重点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验手段;②面向全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辐射功能;③为国内及国际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技术提供交流的平台功能;④在瓦斯防治、防灭火、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救援研究方面,培养出一批技术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和技术人员队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国家检测中心

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并正式授权的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国家安全生产抚顺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授权)、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防爆安全产品实验室(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国家矿用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抚顺)(国家国家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煤炭工业抚顺煤矿专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均设在本中心,也是本行业唯一授权的IECEx认证体系的Ex检验实验室(ExTL)和CTA信息验证机构。煤炭工业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爆分会、提升运输分会、救护装备及仪表分会、爆破技术及火工器材分会等秘书处也设在本中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机构设置

中心设置四个职能部门、六个检验室和一个标准物质室。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顺华能源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和新中国第一所煤矿安全科研院所——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按新机制、新模式重组创办的独立学院。

学院自2001年设立以来,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学院紧紧依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石油化工学科方面的优势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在煤矿安全科研方面的优势以及抚顺石油化工、煤炭生产产业基地的环境优势,以工科为主,工、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学院设能源化工系、能源装备系、控制工程系、工商管理系、能源工程与安全系,共有28个专业,开展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招生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拟在涉煤8个专业全国范围实施对口单招政策。

学院以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坚持为石油、石化和煤炭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校址位于雷锋精神发祥地、满清故里——辽宁抚顺,校园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毗邻,隔路相望,其整体建筑风格典雅庄重,现代气息与古朴意境融会贯通。学院占地370余亩,总建筑面积10余万m,如今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2100余人;共有专兼职教师207名,其中,博士学历15人,硕士学历88人,本科学历104人,具有高级职称者128人。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图书30余万册。

学院自成立以来得到了辽宁省政府、辽宁省教育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特别是抚顺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所股份制的能源大学的目标要求。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创办独立学院的模式辽宁唯一、国内少有,作为辽宁唯一一所以能源学科为主导方向的大学,学院积极发挥合作双方在人才、科研、行业和产学研方面的优势,坚持独立办学,不断凝练特色,坚持“建设教学型学院、配置双师型师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始终致力于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始终将学院的发展归于崇高的公益事业。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体师生秉承“传承寓新、实践知本”的校训和“勤奋专注、博爱致远”的学风,努力把顺华能源学院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兼具自身特点、规范和谐的一流独立学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机关管理体系

综合办公室

党群工作部

工会

纪委

监察审计部

企业规划与管理部

企业资质与产品开发部

离退休管理部

人力资源部

后勤管理部

保卫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科研检测体系

情报信息中心

煤矿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沈阳研究院抚顺分院

瓦斯安全研究所

通风防灭火研究所

机电安全研究所

基础安全研究实验室

科研产品试制工厂

安全工程研究所

防灭火材料研究所

安全评价研究所

露天开采安全研究所

检测中心

大连矿山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经营管理体系

科技发展部

资产财务部

市场与经营部

营销中心

东北销售公司

华东销售公司

华北销售公司

西南销售公司

西北销售公司

山东销售公司

售后服务部

财务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生产体系

安全装备总公司

综合办公室

质量管理部

安全装备研究所

电子工程研究所

销售公司

采购部

装备车间

仪器仪表车间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科学研究所

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能源学院

顺华能源学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党委书记

罗海珠,男,汉族,1962年8月生,江西吉水人,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煤工程专业毕业,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煤工程专业学习。1983年至2001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通风所所长、科技项目部主任,2001年3月起任副院长,2004年4月兼任国家煤矿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辽宁省政协委员,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火灾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科协委员,抚顺市科协常委。

主持党委全面工作;主持分院日常行政工作;协助院长分管财务;分工负责战略发展、企业文化、科研及研究生教育工作;分管部门:分院综合办公室、党群工作部、科技发展部、物资供应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院长

王建国,男,汉族,1955年5月生,山东海阳人,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82年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测量系煤田地质专业本科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员,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1975年9月至1978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水利局工作。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地质测量系学习。1982年8月至1984年5月内蒙古平庄矿务局五家煤矿矿井地质助理工程师,1984年至1995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露天所副所长、所长,1995年3月起任副院长,1999年3月2007年12月任院长,2004年4月起兼任分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党委工作),2005年1月起兼任分院党委书记。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第九届、第十届辽宁省人大代表。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工负责人事、财务和审计;分管部门:资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温永言

男,汉族,1960年3月生,辽宁新宾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煤工程专业毕业,英国诺丁汉大学访问学者,高级工程师。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煤工程专业学习。1982年至2001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分院办公室副主任、科研处处长、(中日合资)华樱管件实业有限公司经理、装备公司经理,2001年3月起任副院长。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工会主席,抚顺市望花区人大代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专业委员会委员。

分工负责高等教育、检测与工会工作,兼任顺华能源学院院长,检测中心主任。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吴际湘

男,汉族,1963年生,山东章丘人,中共党员,东北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2年参加工作,1994年任抚顺分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2000年3月任沈阳煤炭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2003年6月任抚顺分院院长助理, 2004年4月任抚顺分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纪委书记。

沈阳市沈河区人大代表,中国国情研究会调研员。

分工负责行政、后勤、基本建设、集体公司、老干部;分管部门:纪检监察审计部、后勤管理部、离退休管理部、保卫部、企业总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李长录

,男,汉族,1961年3月生,山东新泰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1979年9月至1983年7月黑龙江矿业学院(现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3年7月至2004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机电所副所长、装备公司总工程师、研发中心副主任、机电所所长、测控公司经理,2004年4月起任副院长。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

分工负责产品开发与产品质量;分管部门:产品开发与质检部、情报中心、评价所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刘恩

,男,汉族,1963年4月生,辽宁新金人,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副院长。 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阜新矿业学院(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1987年7月至2003年4月辽宁省抚顺煤矿安全仪器总厂工作,曾任副厂长,2003年4月至2004年4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工作,任总经济师,2004年4月起任院长助理,2005年任副院长。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

分工负责产品生产与工程服务、安全生产;分管部门:生产管理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祖国林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安徽省枞阳人,199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煤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先后在露天开采安全研究所、装备公司、中日合资华樱管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安全生产抚顺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工作,历任抚顺分院露天开采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装备公司总经理、中日合资华樱管件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国家煤矿防爆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常务副主任。在“百千万人才工程”中被列为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5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优秀专家。2008年1月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副院长。

分工负责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分管部门:经营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