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于广西(龙州、凭祥)、云南(麻栗坡)。模式标本采自广西(龙州)。
生长于海拔1475米的岩洞石壁上、林下阴处石上。
龙州秋海棠形态特征
矮小草本,柔弱。根状茎匍伏,节密,似念珠状,节处生出多数细长纤维状之根,并被褐色膜质鳞片。叶均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极不相等,轮廓斜宽卵形或斜长圆形,长5-7厘米,宽4.5-7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深心形,窄侧圆形,宽2.5-3.5厘米,宽侧呈宽圆耳状,宽4-4.5厘米,边有细密浅三角形之齿,齿尖带芒,芒长0.8-1.5毫米,上面褐绿色,密被基部球形的锉状毛,下面色淡,幼时密被褐色卷曲长硬毛,以后减少仅沿脉被卷曲长硬毛,掌状5-7条脉,窄侧2条,宽侧4条,下面更明显;叶柄长5-11(-16)厘米,密被褐色长硬毛;托叶膜质,卵形或三角卵形,早落。花葶高8-11厘米,有棱,被长卷曲毛;花粉红色,常2-4朵呈二歧状,花梗长8-10毫米,近无毛;苞片早落;雄花:花被片4,外轮2枚宽卵形或近圆形,长约8-10毫米,宽7-9毫米,先端圆,基部微心形,有明显直脉,内轮2枚,倒卵状长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钝;雄蕊多数,花丝长1-1.2毫米,基部合生,花药倒卵形,长约0.8毫米,顶端近截形,中间微凹;雌花:花被片3,外轮2枚,宽卵形,内面1枚较小;子房广椭圆形,无毛,1室,具3侧膜胎座,每胎座具2裂片,花柱3。蒴果下垂,果梗长约10-11厘米;轮廓长圆形,长6.5-9毫米,直径5-7毫米,无毛,具3翅,1翅较大,半圆形,宽约5毫米,另2翅较小,宽约1.5毫米;种子多数,长圆形,淡褐色,光滑。花期9-11月,果期11月开始。
本种外形极似丝形秋海棠B. filiformis Irmsch.除胎座不同外,前者雌雄花被片外面、子房和翅均无毛;翅短而呈半圆形,花序短,花数较少。而后者雌雄花被片外面、子房和翅均被长毛,翅较长,花序亦长,超过叶柄长度5-6倍,花数较多
喜光的肉质草本植物。放在教室里,就会因为缺光而生长不良。要适当的晒太阳,浇水不能太勤,盆底要容易透水,盆土要比较干一点好,
扦插法。可四季进行,但以春、秋两季为最好。因为夏季高温多湿,插穗容易腐烂,成活率低。插穗宜选择基部生长健壮枝的顶端嫩枝,长约8-10厘米。扦插时,将大部叶片摘去,插于清洁的沙盆中,保持湿润,并注意遮荫...
常于温室进行,四季均可,以5~6月为宜。选择健壮的顶端嫩枝做插穗,长约10厘米,插于沙质土壤内,保持湿润,并遮荫,约30天生根,生根后移入盆中,转入正常培养。
研究了大量元素浓度、琼脂浓度、光照对丽佳秋海棠试管苗玻璃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条件对丽佳秋海棠试管苗玻璃化影响的程度不同,适当减少大量元素的用量、提高琼脂浓度和光照强度,可有效地降低玻璃化苗的数量,且对丽佳秋海棠试管苗增殖、生长、生根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灯果秋海棠近种区别
该种外形极似龙州秋海棠(B. morsei Irmsch.)唯后者叶片下面和叶柄均密被长毛。又该种外形极似丝形秋海棠(B. filiformis Irmsch.)但该种植株全部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