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模信号是指放大器两个输入端接入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信号。输入的信号为电压信号的就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放大电路对差模输入电压的放大倍数称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用Ad表示,即
Ad= △Uo/△UId
而放大电路对共模输入电压的放大倍数称为共模电压放大倍数,用Ac表示,即
Ac= △Uo/△UIe
通常希望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愈大愈好,而共模电压放大倍数愈小愈好。
参考《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主编
因为供电电压是有限的!你放大器输出的电压不可能比供电电压还要大吧?比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1000,供电电压是10V,输入电压为5mV时输出电压为5V,这没问题,但是输入电压为10mV呢?这时输出电压不...
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中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Rc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大、输copy入电阻不受影响、输出电阻越大。Ri越大,电压放大倍数越小、输入电阻越小、输出电阻不受影响。Rc有一个大小范围,太大复会饱和失真,太小电流放大倍数不够,因为共射极单...
用单片机加DA0832转换 LM358做电压的倍数放大 来 控制电压0-10V变化
可以用,但用单电源358低不到0伏,(几十毫伏),如要得到0伏,要用双电源
论文主要讨论了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以及三极管静态值对其放大倍数的影响。首先说明了三极管的类型及工作模式,继而讨论了三极管外置电阻的改变会对三极管静态值的影响,指出在平时使用三极管时应调整到合适的静态值以使其工作有额定的放大倍数。
目前蓄电池电压测量方法数不胜数,但没有具体的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5种差模测量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总结,帮助人们在选择不同类型的蓄电池进行测量时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提高效率与准确率。
电流放大倍数
在三极管中,漂移到集电区的电子数或其变化量与在基区复合的电子数或其变化量之比,即ICE与IBE之比,称作电流放大倍数。
它是一常数。用β表示。β=ICE/IBE=(IC-ICBO)/(IBE-ICBO)≈IC/IB
直流电流放大倍数与交流电流放大倍数非常接近,一般作近似处理。
直流电流放大倍数即集电极电流除以基极电流的倍数叫做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
在基极补充一个很小的IB,就可以在集电极上得到一个较大的IC,这就是所谓电流放大作用,IC与IB是维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
β=IC/IB
式中:β--称为直流放大倍数
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IC与基极电流的变化量△IB之比为:
β= △IC/△IB
式中β--称为交流电流放大倍数,由于低频时β1和β的数值相差不大,所以为了方便起见,通常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
基极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也分别称为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相比有相当的增大,此现象称为放大。
这里,IC与IB的比称为直流电流放大倍数hFE,如下式所示:
晶体三极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的数值通常大多在50~1000左右的范围内。
强电系统中:
共模电压:相与地之间的电位差。
差模电压:相与相之间的电位差。
应用于弱电(信号)线路之间亦是如此:
信号线与屏蔽层或地线之间的电位差为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