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为温中散寒,祛风消肿、治风湿痹痛、关节炎、胃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疗疮痈毒。
产于广西桂平、玉林、上思、武鸣、邕宁、龙州、天等、靖西、龙胜、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四川、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等省份。
生长于村旁、山坡、山谷溪旁,也有栽培。
灌木,高2~7米。小枝无毛或被稀疏星状毛。单叶互生,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两侧边缘上近叶柄处各有1个无柄的腺体,边有疏细齿,两面近无毛。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雄花常在上部。蒴果长圆状,长约2厘米,有星状毛和长柔毛;种子3粒,长卵形。花期4~6月,果期7~9月。
种子含巴豆油34%~57%,蛋白质约18%。巴豆油中含巴豆油酸,巴豆酸,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巴豆油酸、巴豆酸等组成的甘油酯[1-3],巴豆醇及16种巴豆醇双酯化合柳[4-6],即巴豆醇-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巴豆醇-12-癸酸酯-13-乙酸酯,巴豆醇-12-月桂酸酯-13-乙酸酯,巴豆醇-12-棕榈酸酯-13-乙酸酯,巴豆醇-12-α-甲基丁酸酯-13-月桂酸酯,巴豆醇-12-a-甲基丁酸酯-13-癸酸醋,巴豆醇-12-乙酸酯-13-月桂酸酯,巴豆醇-12-乙酸酯-13-癸酸酯,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癸酸酯,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辛烯酸酯,巴豆醇-12-α-甲基丁酸酯-13-辛烯酸酯,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月桂酸酯,巴豆醇-12-巴豆酸酯-13-丁酸酯,巴豆醇-12-丁酸酯-13-月桂酸酯,巴豆醇-12-苯甲酸酯-13-苯甲酸酯,巴豆醇-4-甲氧基-12-十四烷酸酯-13-乙酸酯[4-6]和4-去氧-4α-巴豆醇的三酯化合物等。种仁还含一种毒性球蛋白称巴豆毒素[7],从中分离得到巴豆毒素Ⅰ、Ⅱ,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KD和15KD,等电点分别为8.0和6.7[8],另含辅致癌剂C-3,巴豆甙,巴豆生物碱异鸟嘌呤[9,10],β-谷甾醇[11],氨基酸及酶等。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378。
[2]刈米(辶幸)夫:《植物成分的化学》(日),1960:19。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第二册),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59。
[4]Hecker E.Pharmacognosy & Phytochemistry(Ed.Wagner),1971:147.
[5]Hecker E,et al.Prog Chem Org Natural Prod,1974,31:377.
[6]Kupchan S M,et al.Science,1976,191:571.
[7]Arroyo E R,et al.J Med Chem,1965,8(5):672.
[8]陈明晃等:《生物化学杂志》,1993,9(1):104。
[9]楼之岑:《生药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07。
[10]Joseph R,et al.J Am Chem Soc,1939,61:350.
[11]Mukheriee,et al.Indian J Appl Chem,1969,32(3):211.
改革方案的设计需要价值工程●中南工学院颜长跃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处在变革的时代。各种改革方案一个接一个,令人应接不暇。各个领域改革的设计者们忙于设计各种改革方案。如何更好地分析这些方案的功能作用和设计成本、实施成本,以及寿命周期内预期的社会收益等状况,以...
建筑风格主要类别 一 .建筑风格主要类别 1.按国家(民族)和地区分 中国风格、日本、新加坡风格、英国风格、法国风格、美国风格、等。 常用一个地区概括,如:欧陆风格、欧美风格、地中海式风格、澳洲风 格、非洲风格、拉丁美洲风格等 2.按建筑物的类型分 住宅建筑风格、别墅建筑风格、写字楼建筑风格、商业建筑风格、宗教 建筑风格、其他公共(如学校、博物馆、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风格等 3.按照历史发展流派分 (1)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 800年至公元 300年 (2)古罗马建筑风格,约公元前 300年至公元 365年,罗马建筑风格 正是欧洲建筑艺术的重要渊源 (3)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公元 400年至 1400年,封建领主经济占统 治地位,城堡式建筑盛行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公元 1420至 1550年,建筑从经验走向科学 化,不断冲破学院式、城堡式的封闭 以上四类可称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5
模块式避雷器的优点:
1、便宜,单个模块约几百元;
2、小巧,体积与小型空气开关相当;
3,安装方便,使用标准导轨安装;
箱式避雷器的优点:
1、防火比模块式的好,特别是用于无人值守的基站这一点特别重要;
2、部分性能高于模块式,特别是串联式,其限制电压较低,防浪涌电压的效果好得多。
雷竹与早竹的主要区别如下:①早竹的竹秆节间较均匀;雷竹节间的近节下部稍缩小,中部膨大变粗;用手捏住竹秆节间从上至下摸之,即可感觉。②早竹的新竹秆节间被白粉,有的部分节有紫褐色;雷竹的新秆仅节下一圈有白粉环。③早竹的小枝上叶片一般2-3片,少数5-6片,叶片较大且平展;雷竹多数5-6片,少数9-10片,叶片狭小,且稍卷曲。
1.风湿骨痛:卞可风(八角枫)根6克,刺手风(珠芽艾麻)9克,红梅腩咪(牛耳朵)30克,配猪肉炖服。
2.半身不遂:卞可风(八角枫)根5克,配鸡肉蒸服。
3.鹤膝风:卞可风(八角枫)根15克,从亮(马尾松)节15克,鸭灶咪(牛膝)对克,米双酒500毫升浸泡,每次服15毫升。
4.精神分裂症:卞可风(八角枫)根研末,每次1.5~2.4克,开水冲服,每天3次。
5.风湿性关节炎:卞可风(八角枫)根10克,三角风(常春藤)30克,扛让咪(白英)全株30克,水煎,每天一剂,3次分服。
6.胃痛:卞可风(八角枫)根9克,木翁紧(大叶臭椒)10克,刹烈消(舒戛千里光)根15克,抹斗咪(旱莲草)15克,扁化(金耳环)6克,水煎服。
化学成分
从八角枫干燥的根、茎、枝条中分得喜树次碱和消旋毒黎碱[1]。其叶中含有β~谷自醒[2]。参考文献:
[1]侯林林;《中草药》,1981,12(8):352。
[2]Mammdhar K,et al.C A,1985,103:119976h.
详情请见文字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