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5.05.10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复习提纲

格式:pdf

大小:75KB

页数: 8页

一、名词解释 1.正火:把零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 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 热处理工艺。 2.退火:将钢加热、保温后,随炉冷却后,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回火: 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 A1 线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冷却到室温 的热处理工艺。 4.淬火:将钢加热到 AC1或 AC3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以大于临界冷却速 度进行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5.淬硬性: 钢淬火后的硬化能力。 6.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7.贝氏体: 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的产物。 8.马氏体: C原子溶入 -Fe 形成的饱和间隙固溶体。 9.贝氏体转变: 奥氏体中温转变得到贝氏体的过程。 10.马氏体转变: 将奥氏体快速冷却到 Ms点以下得到马氏体组织的过程。 11.脱溶: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 (沉淀相 )、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

金属热处理原理与工艺复习提纲

格式:pdf

大小:75KB

页数: 8页

一、名词解释 1.正火:把零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 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 热处理工艺。 2.退火:将钢加热、保温后,随炉冷却后,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3.回火: 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 A1 线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冷却到室温 的热处理工艺。 4.淬火:将钢加热到 AC1或 AC3以上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以大于临界冷却速 度进行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5.淬硬性: 钢淬火后的硬化能力。 6.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7.贝氏体: 过冷奥氏体中温转变的产物。 8.马氏体: C原子溶入 -Fe 形成的饱和间隙固溶体。 9.贝氏体转变: 奥氏体中温转变得到贝氏体的过程。 10.马氏体转变: 将奥氏体快速冷却到 Ms点以下得到马氏体组织的过程。 11.脱溶: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 (沉淀相 )、形成溶质原子聚集区

精华知识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最新知识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
点击加载更多>>
热处理原理与工艺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