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中羌族建筑的震害现象及抗震技术分析 摘要 羌族建筑在汶川大地震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对 羌族建筑的震害现象进行了分析,并从羌族碉楼的结构形式、使用 材料、施工质量等方面分析羌族碉楼优越的抗震性能,诠释羌族人 民古老的建筑智慧。 关键词 羌族建筑;震害现象;抗震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3-0065-02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聚居地主要分布在四 川省岷江上游的茂县、 汶川县、黑水县、松潘县以及北川县等地区, 聚居人口达到十几万之多。经过几千年人文历史的洗礼,形成了独 特的建筑文化。汶川大地震后,羌族聚居区的羌族村寨建筑受到了 一定程度的破坏。作为羌族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 载体,羌族碉楼和碉房等建筑独具特色。茂县、汶川县、松潘县等 羌族聚居地的碉楼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程度除区域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