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援助中国的 “156项” 一、 新中国建立前夕确立从苏联引进资金和技术的方针 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经济如何发展,毛泽东于 1944 年在同美军观察组成员谢韦 思的多次谈话中,曾经设想中美两国经济合作。他认为: 在中国, 工业化只能通过自由企业 和在外国资本帮助之下才能做到;中国可以为美国提供 “投资场所 ”和重工业产品的 “出口市 场”,并以工业原料和农产品作为美国投资和贸易的 “补偿”。[1] 但是战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 使得中国共产党于 1949 年确立了向苏联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相应形成了从苏联引进资金 和技术的经济建设方针。 这一方针的实施是从新中国建立前夕, 1949 年 1 月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来华与中共 领导人会谈协商开始的。 1949 年 1月 30 日,米高扬同来华帮助修复东北地区铁路桥梁的苏 联铁道部长科瓦廖夫应中共中央邀请, 一同来到当时中共中央所在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