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6.08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布置的理解和探讨

格式:pdf

大小:228KB

页数: 2页

5 对框架 -核心筒结构平面布置的理解和探讨 程懋堃 张燕平 沈 莉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45 ) 最近《建筑结构 .技术通讯》上,有一些讨论对框架 -核 心筒结构平面布置的看法,对此作者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看 法,在此提出与原文作者及读者共同商榷。 1.原文中指出, 为减小框架 -核心筒结构的剪力滞后现 象,提高结构中间柱子的轴力, 建议尽可能在外框架与核心 筒间加设大梁, 以增加抗侧刚度, 使外柱内力也较均匀, 这 种思路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是很难实现的。 目 前一般建筑功能为办公楼的框架-核心筒结构, 内筒与外框 架的距离通常在 8m 以上,由于设备管线会布置在核心筒周 围的上空,做大梁会严重影响建筑对净高的要求。 所以在外 框架与核心筒间加设楼面大梁的方法不太实用。 2.关于《高规》第 9.1.6 条规定,核心筒或内筒的外墙 与外框架柱间的中距, 抗震设

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布置的一点看法[张维斌]

格式:pdf

大小:524KB

页数: 2页

专家论坛 建筑结构 ?技术通讯 2006 年 11月 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布置的一点看法 张维斌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北京 100089 ) 框架 -核心筒结构周边柱子的柱距较大,一般为 8~12m,和沿周边布置的梁构成了外框架,中间则为 由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构成的核心筒,两者在 楼板的协同下共同工作。因为有实腹筒,我国规范将 其归为“筒体结构”,但其抵抗水平荷载的受力特点更 接近于框架 -剪力墙结构。 计算分析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和核 心筒分别承担各自所属面积上的荷载。 在水平荷载作 用下,由于周边框架柱数量少、柱距大,框架部分 分担的剪力和倾覆力矩都很少, 剪力约占 20%甚至更 少;倾覆力矩约占 30%甚至更少,所以核心筒是结构 的主要抗侧力构件。这与筒中筒结构中抵抗剪力以 实腹筒为主,抵抗倾覆力矩则以外框筒为主不同。 当内筒外框间采用不设梁的平板时

精华知识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

最新知识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
点击加载更多>>
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