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三纯、闻浩南 编著

丛书名:现代膜技术与应用丛书

出版日期:2015年2月

书号:978-7-122-22435-4

开本:B5 710×1000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37页

现代膜设备与膜组件组装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UF膜组件 804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粤锋

13% 江门市蓬江区粤锋饮水设备有限公司
UF膜组件 804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江门市蓬江区粤锋饮水设备有限公司
NF膜组件 404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粤锋

13% 江门市蓬江区粤锋饮水设备有限公司
NF膜组件 404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江门市蓬江区粤锋饮水设备有限公司
超滤膜组件 品种:超滤及装置;本体材质:PAN;产地:天津;规格型号:UF-8060B;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天磁

13% 天津博泰润腾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超滤膜组件 HQM-8040说明:抗污染,活接接口,UPVC外壳,用于水净化,污水深度处理,cmF工艺等领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杭州泓泉膜技术有限公司
超滤膜组件 HQM-8040说明:抗污染,活接接口,UPVC外壳,用于水净化,污水深度处理,cmF工艺等领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杭州浙大泓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超滤膜组件 HQM-T404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杭州泓泉膜技术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种草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9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6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可降解,厚度0.01~0.015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可降解,厚度0.01~0.015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0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7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4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3年全年信息价
种草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12年全年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MBR膜组件 MBR膜组件|22组 1 查看价格 四川名膜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9-21
MBR膜组件 MBR膜组件面积:200㎡|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超禹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8-16
膜组件 中空纤维PVDF,孔径0.04μm,配套导轨、安装配件、起吊架、支撑钢梁等 预留16个膜组件安装位置|92套 2 查看价格 广东岑安机电有限公司 全国   2019-11-06
MBR膜组件 面积:3110㎡|1套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0-11-27
MBR膜组件 材质:改性PVDF、孔径: 0.03μm,每帘元件有效面|300m² 1 查看价格 潍坊泰合润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4-06
MBR膜组件 中控纤维,PVDF|667m²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远智实业有限公司    2017-03-24
MBR膜组件 通量15L/m%%172h,内衬PVDF,孔径0.1um|210m² 3 查看价格 潍坊鑫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7-15
MBR膜组件 Q=220m3/d,材质为PVDF中空纤维,单个箱高度不高于2.4m|1套 1 查看价格 深圳市恒大兴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08-04

现代膜设备与膜组件组装常见问题

  • MBR平板膜组件

    各家情况都不一样的,型号不同,价格更不同 如果想知道具体的话,还是打电话去各个厂家咨询一下啊

  • 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介绍

  • 膜组件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膜按照分离精度大体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膜按照形式可分为:管式、中空纤维、板式、盘式、卷式等 每种膜会对应几种形式的膜组件,纳滤和反渗透目前主要为卷式, 形式最多的,也估计是您要问的是超微...

现代膜设备与膜组件组装文献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优点及膜组件设计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优点及膜组件设计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 3页

评分: 4.8

对比传统活性污泥法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工艺原理,简要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优点。对工艺中的设计依据、构型、膜组件和有机负荷、固体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等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为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设计提供了借鉴。

立即下载
MBR膜组件用于处理机械加工废水 MBR膜组件用于处理机械加工废水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 3页

评分: 4.8

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 MBR膜组件用于处理机械加工废水 2020.07.23 流体过滤与分离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 MBR膜组件用于处理机械加工废水 机械加工废水具有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难以处理等特 点。通常由一些乳化液、清洗机排水、地面清洗排水等高 COD 浓废水和低 COD浓废水混合组成。对这一类废水应该先采用破 乳、隔油、气浮、混凝加药等工序对其中的油类和较大的悬浮 物预处理除去,再进入生化系统。 相应的这一类废水的生化系统可以设计为平板膜 MBR进行 处理,充分利用 MBR的优势提高反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进 而提高处理能力,增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提高出水水质 与系统处理的稳定性。 经预处理的废水依次流经好氧、厌氧等反应池中,再流入 MBR膜池,充分利用 MBR膜系统对活性污泥的截留作用,将高 浓度的活性污泥部分回流至前面的生化系统中,提高污泥浓 度,强化污泥效果。

立即下载

膜组件在食品反渗透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为了保障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正常运行,我们就食品反渗透设备膜与膜组件进行标准分析。

膜产品按膜分离过程分类为微滤(MF)膜、超滤(UF)膜、纳滤(NF)膜、反渗透(RO)膜及离子交换膜等;按膜组件型式分类可分为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纤维膜(柱式、帘式)及管式膜、碟管式膜等。

通用标准

通用标准包括《膜分离技术术语》(GB/T20103—2006)和《膜组件及装置型号命名》(GB/T20502—2006)。其中GB/T20103—2006标准界定了膜分离领域包括电渗析、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气体分离膜及离子交换膜的常用术语,对膜分离技术领域的221条术语进行了定义,适用于膜与膜材料、膜组件、液体分离、气体分离及其他膜分离过程。GB/T20502—2006标准规定了膜组件及装置型号的命名规则,适用于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气体分离膜、电渗析及电去离子装置。

反渗透(RO)膜标准

反渗透膜标准有4项:《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测试方法》(HY/T049—1999)、《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HY/T054.1—2001)、《中空纤维反渗透技术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测试方法》(HY/T054.2—2001)和《卷式反渗透膜组件测试方法》(HY/T107—2008)。

HY/T049—1999标准规定了中空纤维反渗透膜除盐率和水通量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适用于进水为自来水、苦咸水及海水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测试。在测试前要进行试样制备,将膜丝用环氧树脂粘结于尼龙管或橡皮塞上,然后将固化的膜样装入测试管中在测试装置上进行测试,但对样品的制备及测试管的要求没有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或说明。水通量的测定用量筒和秒表测量,不要求恒温,测得的数据查表换算成25℃时的数值。

HY/T107—2008标准规定了卷式反渗透膜元件脱盐率、回收率、产水量、水通量、密封泄漏点及气密性6个参数的测试方法。脱盐率可按氯化钠浓度法或电导率法计算。

目前,中空纤维反渗透膜已很少见,工程中应用的几乎全为卷式反渗透膜,但是缺乏对卷式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技术要求做出规定的标准,质检机构只能根据厂家的标称值进行质量检验,评判尺度不统一。由时代沃顿公司承担起草的海洋行业标准《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发布实施后将解决这一问题。

纳滤(NF)膜标准

纳滤膜标准有1项,即《纳滤膜及其元件》(HY/T113—2008)。该标准规定了纳滤膜及其元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检测、检验规则等。技术要求规定了在标准条件下纳滤膜对于一价离子及二价离子的水通量和脱除率,脱盐率可按重量法或电导率法测量。一价离子以500mg/L的NaCl为测试液,脱除率应不小于30%;二价离子以2000mg/L的MgSO4为测试液,脱除率应不小于90%。

超滤(UF)膜标准

超滤膜标准有3项:《中空纤维超滤膜测试方法》(HY/T050—1999)、《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HY/T062—2002)和《超滤膜及其组件》(HY/T112—2008)。

HY/T050—1999规定了纯水透过率、截留分子质量及截留率的测定方法。所用标准物质聚乙二醇测试液浓度定为5000mg/L,操作上不易实现,应该给出一个允许误差范围;所用标准物质牛血清蛋白测试液浓度为1000~3000mg/L,范围太宽,不科学。关于纯水透过率的测试条件,对测试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测试液温度及回收率,标准中未做出规定,缺乏严格性。

HY/T062—2002规定了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等。其中试验方法均要求按HY/T050—1999的规定操作,但这两项标准有不对应的地方,例如在HY/T050—1999中找不到“外观检测”和“渗漏检测”的规定;另外所用术语也存在不统一,例如HY/T062—2002中“纯水通量”指标在HY/T050—1999中以“纯水透过率”表述。

HY/T112—2008规定了对超滤膜的技术要求,专门规定了用于海水预处理的超滤膜组件的技术要求。纯水通量及截留性能试验方法要求按HY/T050—1999的规定执行。另外,规定了完整性检测、渗漏检验及耐压性能试验的方法,但后两者按厂家标称的最大工作压力测试,无统一确定的测试压力规定。耐压性能试验要求在标称的最大跨膜压差下运行12~24h,测试周期过长。

微滤(MF)膜标准

微滤膜标准有6项:《微孔滤膜孔性能测定方法》(HY/T039—1995)、《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051—1999)、《微孔滤膜》(HY/T053—2001)、《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HY/T061—2017)、《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HY/T065—2002)及《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HY/T110—2008)。

HY/T039—1995标准规定了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孔隙率等性能指标及其检测方法。该标准适用于测定平均孔径为0.1~20靘多孔膜的最大孔径(也可用泡点压力表示)、平均孔径、孔径分布及孔隙率,测试对象为膜片。测定装置采用HY/T038—1995规定的CTL-D型膜孔径测定仪,该装置为杭州水处理中心自制,不具有通用性。

HY/T051—1999标准规定了用泡点压力法测试中空纤维微孔滤膜最大孔径的方法及水通量(又称纯水透过率)测试方法。

HY/T053—2001标准规定了微孔滤膜的产品标记、要求、试验方法等。规定了膜的厚度范围、亲水性和疏水性微孔滤膜泡点压力及通量值。泡点压力测定按HY/T039—1999规定执行,通量是将湿润的直径为47mm的膜片装在过滤器上在0.09MPa的负压条件下测得,不要求恒温,根据实测水温时的通量值,用温度校正因子换算成25℃的通量。

HY/T061—2017标准规定了壳式和无壳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壳式和无壳式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科研、生产、使用和管理。

HY/T065—2002标准适用于气体净化用的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过滤精度分为0.01靘和0.3靘两种,性能要求中规定了空气通量、孔隙率和截留率指标值。过滤精度与截留率采用气溶胶和完整性试验方法测定,孔隙率用汞压仪测定。

HY/T110—2008标准规定了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产品的分类及型号、要求、试验方法等。分别规定了疏水性膜和亲水性膜的最大孔径、孔隙率、气体通量。对膜丝的平均直径和壁厚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最大孔径、纯水通量按HY/T051—1999规定执行,孔隙率按HY/T065—2002规定执行,标准还规定了膜丝平均直径、壁厚和气体流量的测量方法。

帘式膜标准

帘式膜标准有1项,即《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GB/T25279—2010)。该标准适用于中空纤维帘式微孔滤膜组件和中空纤维帘式超滤膜组件两类。规定了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对外观、外形尺寸、无渗漏性及产水量做出了具体要求。产水量的测试条件:自来水,25℃,-0.02MPa。

陶瓷微孔滤膜标准

陶瓷微孔滤膜标准有3项:《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HY/T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滤膜测试方法》(HY/T064—2002)及《陶瓷微孔滤膜组件》(HY/T104—2008)。

HY/T063—2002标准规定了管式陶瓷微孔滤膜元件的外观、尺寸公差、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隙率、纯水通量、弯曲强度及耐酸碱性能。性能测试方法按HY/T064—2002标准进行。

HY/T064—2002标准与HY/T063—2002配套。HY/T104—2008标准规定了陶瓷微孔滤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包括主要尺寸、使用条件等)、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

离子交换膜标准

离子交换膜标准有1项,即《电渗析技术异相离子交换膜》(HY/T034.2—1994),该标准规定了电渗析异相离子交换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指标包括外观、含水率、交换容量、面电阻及选择透过率。

更多有关食品反渗透设备更多信息请致电青岛万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具备完善的企业资质和良好的信誉,十余年来致力于水处理行业的发展,生产的设备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电子、化工领域,详情可以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qdwater.cn/

1、 把膜片拼装在一起形成一个膜组件,特别注意的是,膜片与膜片之间间距要足够大,有效距离要大于100mm(轴心距大于140mm),如果膜片本身膜丝密度大,那么有效间距要适当放宽,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冲洗气流顺畅到达顶部膜丝,也可以减少膜丝之间的板结和截留物,减少膜组件的清洗频率;

2、 膜片横向和竖向装都可以,具体取决于安装的空间;横向装时,膜丝保持微下垂,下垂幅度保持在10mm,也可以这样说,在保证膜丝不受拉力的前提下,尽量直,这样膜丝和膜丝之间就不会留有太多的杂物;

3、 不能把膜组件做的很大,因为太大的膜组件,其安装密度就会大,同样的搅拌空气量对它来讲却显不足,而且在膜片上积累很多包裹物的时候,就需要对膜片进行喷洗,用高压水枪或自来水,安装太密会让你很难冲到内层膜片,建议单个膜组件处理量不要超过1.5m3/hr;

《膜组件及装置型号命名(GB/T 20502-2006)》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现代膜设备与膜组件组装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