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分析方法 标准
GB/T 3884.1——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GB/T 3884.2——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金和银量的测定
GB/T 3884.3——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硫量的测定
GB/T 3884.4——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氧化镁量的测定
GB/T 3884.5——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氟量的测定
GB/T 3884.6——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锌、镉和镍量的测定
GB/T 3884.7——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铅量的测定
GB/T 3884.8——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锌量的测定
GB/T 3884.9——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砷和铋量的测定
GB/T 3884.10——2000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锑量的测定
GB/T 3884.11——2005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汞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5121.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铜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 磷含量的测定
GB/T 5121.3——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 铅含量的测定
GB/T 5121.4——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 碳、硫含量的测定
GB/T 5121.5——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 镍含量的测定
GB/T 5121.6——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 铋含量的测定
GB/T 5121.7——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 砷含量的测定
GB/T 5121.8——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 氧含量的测定
GB/T 5121.9——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 铁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0——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 锡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 锌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2——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 锑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3——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3部分 铝含量的测定
GB/T 512t.14——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 锰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5——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 钴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6——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 铬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7——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 铍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8——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8部分 镁含量的测定
GB/T 5121.19——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 银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0——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 锆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 钛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2——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2部分 镉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3——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 硅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4——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4部分 硒、碲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5——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5部分 硼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6——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 汞含量的测定
GB/T 5121.27——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7部分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 14260——1993 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
GB/T 14263——1993 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
YS/T 53.1——1992 铜、铅、锌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火试金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及硫代米蚩酮分光光度法 测定金量
YS/T 53.2——1992 铜、铅、锌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流动注射-8531纤维微型柱分离富集一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金量
YS/T 53.3——1992 铜、铅、锌原矿和尾矿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银量
YS/T 88——1995 铜、铅电解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火试金重量法 测定金量和银量
YS/T 96——1996 散装浮选铜精矿、铅精矿中金、银分析取制样方法
YS/T 418——1999 有色金属精矿产品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YS/T 464——2003 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
YS/T 470.1——2004 铜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测定铍、钴、镍、钛、铁、铝、硅、铅、镁量
YS/T 470.2——2004 铜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氟化钠滴定法 测定铍量
YS/T 470.3——2004 铜铍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钼蓝分光光度法 测定磷量
YS/T 477——2005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硼含量的测定姜黄素直接光度法
YS/T 482——2005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光电发射光谱法
YS/T 483——2005 铜及铜合金分析方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YS/T 586——2006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
GB/T 3310——1999 铜合金棒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5248——2008 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涡流探伤方法
GB/T 10n9——2008 黄铜耐脱锌腐蚀性能的测定
GB/T 10567.1——1997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硝酸亚汞试验法
GB/T 10567.2——2007 铜及铜合金加工材残余应力检验方法 氨薰试验法
YS/T 335——1994 电真空器件用无氧铜含氧量金相检验法
YS/T 336——1994 铜、镍及其合金管材和棒材断口检验方法
YS/T 347——2004 铜及铜合金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YS/T 448——2002 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宏观组织检验方法
YS/T 449——2002 铜及铜合金铸造和加工制品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YS/T 466——2003 铜板带箔材耐热性能试验方法 硬度法
YS/T 471——2004 铜及铜合金韦氏硬度试验方法
YS/T 478——2005 铜及铜合金导电率涡流检测方法
YS/T 585——2006 铜及铜合金板材超声波探伤方法
YS/T 668——2008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
《铜及铜合金标准汇编:方法卷2008》是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国防工业、科技发展及人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技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世界上众多国家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都竞相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增加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
建国60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国内外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在高位波动,规模以上企业尤其是资源型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有色金属进出口额平稳增长。
为了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达到产品结构调整、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的目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色金属标准化工作坚持密切配合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了大量新标准来满足市场需求,填补空白。同时对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长标龄标准进行了修订,提高了标准整体水平,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有色金属工业标准化工作,提高有色金属产品质量,并满足广大有色金属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行业对有色金属标准的迫切需要,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中国标准出版社组织编辑出版了这套《有色金属工业标准汇编》。
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第1章 土方工程1.1 土的分类与工程性质1.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土方调配1.3 基坑土方开挖准备与降排水1.4 基坑边坡与坑壁支护1.5 土方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复习思考题第2...
GB/T 1527-2006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拉制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订货单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圆形、矩(方)形铜及铜合...
可以用高频机搭配铜或银焊丝焊接,你的联系方式多少?
《铜及铜合金标准汇编2008:产品卷》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电线电缆标准汇编:通用试验方法卷》共收集相关国家标准24项,涉及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两大部分。
插图:
3.1 包装方式
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可选用以下包装方式:箱、桶、袋、夹板、托架、托盘、缠绕、捆扎等。
3.2 包装通则
3.2.1 产品的包装应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贮存期间不致松散、变形损坏和受潮腐蚀。
3.2.2 各类产品的包装方法应按其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执行。当相应标准中无明确规定时,可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
3.2.3 同一包装单元的产品应是同一牌号、规格和状态的产品。特殊情况下,当不同合金牌号、规格和状态的产品需装入同一单元时,应分别捆、包,并分别标识明确,以保证产品不混淆、不损坏。
3.2.4 每包装单元产品的重量和尺寸应符合有关承运部门的规定。
3.2.5用箱包装时,产品应用防潮、防锈材料(如塑料薄膜、防潮纸、气相防锈纸或复合材料等)包严。必要时,应放置硅胶干燥剂。
3.2.6 用箱或夹板包装时,同层内的产品不得搭接,箱或夹板应用钢带打紧或用铁丝拧紧。
3.2.7 使用各种材料捆扎包装时,应捆扎牢固。
3.2.8 需方有特殊包装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包装方法,并在合同中注明。
3.3 包装箱(包括夹板、托架、托盘等,以下同)
3.3.1 包装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防因其破坏而使产品受到损坏。
3.3.2 包装箱可用木材、金属材料或其他材料制成。
3.3.3 各种包装箱应规范、平整、清洁、干燥。
3.3.4 包装箱的尺寸应能满足产品尺寸的要求,保证产品在箱内无窜动或挤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