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空间·治理

《社区·空间·治理》是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俭,朱伟珏

社区·空间·治理基本信息

ISBN 9787560860947 作    者 周俭、朱伟珏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2月1日
页    数 236 定    价 60.00
装    帧 平装

内容简介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因此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合作成立了“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新方法,研究新问题,并为城市治理和城乡规划的决策提供一个新的参考维度。 首届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于2015年4月10日至11日在同济大学举行。论坛由同济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上海城市规划学会承办,世界社会学学会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委员会(ISA-RC21)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协办。论坛以“社区·空间·治理”...(展开全部) 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因此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同济大学社会学系合作成立了“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心致力于城乡规划与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以空间为视角,以上海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动新方法,研究新问题,并为城市治理和城乡规划的决策提供一个新的参考维度。 首届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学术论坛于2015年4月10日至11日在同济大学举行。论坛由同济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共同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社会学系·城市与社会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和上海城市规划学会承办,世界社会学学会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委员会(ISA-RC21)和《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协办。论坛以“社区·空间·治理”为主题,聚集了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的规划、社会学界,致力于城市与社会发展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旨在聚焦中外城市社区在发展演变、转型重构、制度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与问题,为城市空间、基层治理、社会问题的改善提出综合视角的学术支持。 《社区·空间·治理: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主要议题包括:①全球城市与城市社区;②社区治理与社区参与;③社区资本与社区认同;④社区规划与社会空间;⑤社区遗产与集体记忆。论坛积极推进了城市研究方面的跨学科对话及交叉学科合作,是国内首次在城乡规划学和社会学之间的跨学科交流。2100433B

社区·空间·治理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社区健身器材 114主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社区公共健身器材 114主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社区宣传告示栏 品种:宣传栏;材质:不锈钢;规格(mm):1960×2250×1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力天

13% 重庆力天广告有限公司
壁纸-空间 4×××规格(宽×长):1m×50cm;花色:双色印花;品种:复合纸质壁纸;版本:1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雅琪诺

13% 浙江雅琪诺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沈阳办事处
简约空间MJ-2010 门框最大尺寸 860(mm)外开启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大连市沙河口区龙诚防盗门经销部
缓释治理风机 产品规格:L211×W91.5×H80 mm;内部填充:缓释治理植物液;功率(kW):0.003;品种:缓释治理风机;安装方式:垂直摆放或壁挂;控制方式:自动;适用面积:31㎡ (含)-40㎡ (含);颜色:白色;风量(m3/h):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埃科奥德

13% 北京艾科奥德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商业空间NTG壁纸 品种:无纺布壁纸;材质:无纺布;规格(mm):10000×53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柔然

13% 银川市金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商业空间NIA壁纸 品种:无纺布壁纸;材质:无纺布;规格(mm):10000×53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柔然

13% 银川市金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暂无数据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社区共享空间 不锈钢字白色漆面,字体30cm高|10套 2 查看价格 广东恒创标识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6-21
社区宣传栏 社区宣传栏|20个 1 查看价格 天津升辉华贸不锈钢制品销售有限公司 天津  天津市 2012-07-30
智慧治理平台(数据接入及治理) 数据接入及治理【现状调研、系统业务需求、功能需求分析、数据需求分析、整体架构设计、应用模块设计、公交GPS数据(通过市交通局接入公交GPS数据并进行治理,支撑公交信息发布服务)、公交线网数据(通过市|1项 3 查看价格 广东三雄极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03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1000m²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奥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中山市 2012-05-17
社区家庭医生软件 社区家庭医生软件|1套 2 查看价格 华序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2-24
空间 空间租赁,400TB|1台 1 查看价格 上海商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9-03
社区 1支持发帖、提问.2.发布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共同维护社区内容;3.可以对帖子评价、点赞4.帖子、问题内容加入敏感词过滤系统,针对非法内容实时拦截提醒5.内容管理:可对发布的内容进行管理,包括编辑、删除、隐藏|11 1 查看价格 广东天智实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7-23
社区矫正自助矫正终端 1、设备内置软件功能要求:根据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业务需求定制开发终端内置软件,社区矫正对|1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赛瑞电子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1-04

社区·空间·治理常见问题

社区·空间·治理文献

国土规划与空间治理 国土规划与空间治理

格式:pdf

大小:3.4MB

页数: 24页

评分: 4.4

国土规划与空间治理

立即下载
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分析

格式:pdf

大小:3.4MB

页数: 2页

评分: 4.6

我国老龄化日益家加剧,养老已经逐渐成为关注的一项热点问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加,现代人们对养老社区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分析,提高养老社区建筑的性能,为老人提供一个舒适生活环境.

立即下载

从基层社区的角度来看,社区治理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种。

1.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

社区所需经费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拨款,但由于政府财力有限,注入社区的经费往往不足开支,超支的部分要依靠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社区单位的支持来解决。社区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渠道,减少不安定因素。而要发展社区经济,就离不开社区管理机构的领导、支持、协调和服务,离不开社区治理所创造的良好社区环境,离不开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否则社区经济的发展将寸步难行。

2.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

社区治理有利于调动政府、民间组织和社区民众对社区文化的参与,从而推动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社区治理在繁荣社区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

社区环境需要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民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为多个主体参与其中奠定了基础。

4.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安状况的改善

社区治理有助于消除不稳定的因素,预防违法犯罪现象。

譬如,社区管理机构可以通过社区内部组织来动员群众成立治安联防户,实行群防群治,努力做到街道里弄、农贸市场都有治安巡逻队员和联防队员,各居民委员会都有义务巡逻队,各居民楼都有义务安全员,驻街各单位都有保安人员和安全联络员,从而有效地开展治安防范工作。

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

从上述社区治理的界定来看,社区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含义。

1.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化

尽管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依然会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政府。在政府之外,还有其他治理主体,例如企业、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甚至于个人,它们通过同政府机构,以及彼此之间建立起多种多样的协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协商与合作,来共同决定和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使得过去政府的社区管理趋向于社区治理。

2.社区治理的目标过程化

社区治理除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之外,过程目标更是其所注重的因素。社区治理要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完成特定的、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此外,社区治理还要培育社区治理的基本要素,包括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培育改善社区组织体系,建立正式、非正式的社区制度规范,建构社区不同行为主体互动机制等。这些社区治理的过程目标只有在社区治理的长期过程中才能逐渐培育起来。

3.社区治理的内容扩大化

社区治理的内容涉及社区成员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事关社区成员的切身利益。它包括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社会保障与社区福利等。要做到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社区内外资源,构建社区治理机制,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达成社区事务的良好治理。

4.社区治理是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

社区治理区别于政府行政管理,其权力运行方式并不总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并不是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执行政策等来达到管理目标,它通过协商合作、协同互动、协作共建等来建立对共同目标的认同,进而依靠人民内心的接纳和认同来采取共同行动,联合起来对社区公共事务进行良好的治理。多维度、上下互动的过程使得社区治理源于人们的同意和认可,而不是外界的强制和压力。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构建和谐社区,协调和均衡社区的各种利益关系。那么,和谐社区该如何构建,关键还是一个治理结构问题。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社会、社区与企业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因此,和谐社会社区治理结构的构成要素至少应该包含政府、社会、企业三个基本要素。

1、和谐社会社区治理结构中的政府

中国是一个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走的是赶超型的发展道路,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动员与整合能力对中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当政府再也无法通过其控制的“单位”对社会进行超强动员和整合以后,政府应及时转移阵地,强化其在社区的动员与整合能力。

在现代民主社会,过去的命令-服从的动员与整合方式显然是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的。在和谐社会中,政府应当不断提升其治理社会的能力。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是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因此,在和谐社会中,政府必须及时更新社区治理理念、革新社区治理体制和创新社区治理方式。

(1)更新治理理念

政府社区治理能力能否提升首先是一个理念问题,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要更新其治理理念。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切实从思想上认识到以下几点:一是政府权威的保持和合法性的获得不是靠暴力机器的统治,而是靠社区居民基于与政府的共识而产生的认同感;二是政治信息不应由政府垄断,每个社区居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三是政府各部门不能利用专业分工或者层级体制推诿或者逃避其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责任;四是在社区治理中领导的意志不能取代政策和法律,政策也不能大于法律;五是政府不应漠视社区居民的呼声,而应主动回应社区;六是评判政府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社区工作不应简单地采用功过论,而是应当采用有效论。

(2)革新治理体制

治理理念的更新可以说是政府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前提。不过,真正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还是得在治理理念的指导下,从具体的体制入手,进行治理体制的革新。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政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治理体制的改革:一是建立政府主导的多中心社区治理体制;二是建立政府与社区能有效进行信息沟通的平台;三是建立政府社区工作的责任机制;四是建立政府及时回应社区居民的呼声和要求的回应机制、五是建立规范政府社区行为的法律制度;六是建立科学的政府社区治理绩效评估体系。

(3)创新治理方式

为了使社区治理理念转变为社区治理实践,也为了使革新后的社区治理体制在提升政府社区治理能力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政府还有必要进行社区治理方式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要发展社区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在社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二是在政府在中引进企业化的治理方式,实行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生产的分离;三是政府在社区中由“划桨”的治理方式转变为“掌舵”的治理方式。

2、和谐社会社区治理结构中的社会

社会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一个主体性因素。社会既包括社区社会组织,也包括社区精英和社区普通居民。建设和谐社区,主要还是要增强社会的自我调适能力。社会自我调适能力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社会的利益格局;一个是社会的自组织形式。基于此,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为了增强社会的自我调适能力,我们可以建立多种利益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治理结构和培育公民社会。

(1)建立多种利益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治理结构

要构建和谐社区,关键是协调和均衡社区的各种利益关系,建立多种利益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治理结构。这就要求对现有的社区治理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当前社区治理结构的实际状况,探讨其中的规律性,从而使社区治理结构不断接近理想的和谐状态。具体而言:一是要在分析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解决有可能出现社会离散、社会疏远、社会失序、社会失控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社会服务能力,并通过逐步放权的方式培育其它社区社会组织,并使其充分发挥公益作用;三是积极引导社区精英参与社区治理;四是给予社区普通居民充分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通过上述途径构建的社区治理结构,其最终目标是使社区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社区中的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从而使社区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

(2)培育公民社会

政府与社会互动的状况也是社会和谐程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单位制的解体,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主要表现为政府与分散的居民互动,这种互动状况不仅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而且也容易产生政府与居民的矛盾。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并让政府与居民之间的关系有个缓冲环节,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有必要把城市居民组织起来。组织居民的最好方式就是培育公民社会。这就要求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一是要尊重法律,给企业和居民组建自己的组织的自由和权利;二要转移职能,将社会性事务切实交给社会组织;三是下放权力,让公民社会有发挥其作用的空间;四是转变观念,政府由与社会组织的对立转变为合作,放松对公民社会的管制。通过上述途径培育起来的公民社会,其目标就是要能够把单位制解体后分散的居民组织起来。由于城市公民社会是政府培育的结果,所以公民社会不可能成为西方国家的与社会形成对立的局面。这样,政府就可以通过公民社会的形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达到国家与社会的和谐。

3、和谐社会社区治理结构中的企业

建设和谐社区,同样离不开社区企业。然而,由于社区内的企业绝大多数并非为社区所有,它们只是一种驻社区的单位,一般采用封闭的管理模式与社区隔绝开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和谐社会的社区治理结构时,能让这些驻社区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治理,并与社区保持一种和谐互动关系。此外,很多社区有很多物业管理公司,它们也属于企业,在和谐社区治理结构的构建过程中,也要使它们能够与社区保持一种和谐互动关系。2100433B

社区·空间·治理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