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适    用 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
不包括 从事放射性矿产、海洋 接不包括 矿产开发的企业

1.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

2.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

3.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

对表土、底土和适于植物生长的地层物质均应进行保护性堆存和利用,可优先用作废弃地复垦时的土壤重构用土。

4.矿山基建应尽量少占用农田和耕地,矿山基建临时性占地应及时恢复。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矿山复绿工程生态 430*10000MM/005 丙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葆绿

m 13% 德州葆绿护坡材料有限公司
矿山碎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威远县铺子湾镇云华沙石经营部
矿山碎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 13% 资中县云涛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防回流污染止回阀 DN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奇众

13% 上海奇众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防回流污染止回阀 DF41X-16 DN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阀

13% 中山市广阀机电阀门销售部
环境保护监督牌 0.5×3.0m材质:不锈钢架+背板;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艺凡

13% 西安市高新区艺凡广告装饰部
污染源公示牌PVC 品种:PVC广告牌;规格型号(m):0.6×0.8;结构材料:PV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希尔瑞

13% 西安希尔瑞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矿山设备稳压器 SB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鸿宝

13% 武汉市江汉区红宝电器经销部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2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9年4季度信息价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电流250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9年3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生态环境 1.进口亚克力雕刻叠层,底层亚克力丝印+透光(特殊工艺)|1.6629m² 1 查看价格 广东冠庆广告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市 2018-11-29
环境保护 材质铝塑板裱背胶,规格1.2×0.8m|1块 3 查看价格 广州三三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7-15
环境保护5厘PU柱识包边1米×0.9米 环境保护5厘PU柱识包边1米×0.9米|0.9方 3 查看价格 广州三三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2019-03-21
红(白)蚁防治 红(白)蚁防治|60000 3 查看价格 广西南宁市申立白蚁防治有限公司 广西   2022-06-08
政策通知模块 1.名称 :政策通知模块2.功能:通过政策解读模块用户可以及时了解最新优惠政策|1套 1 查看价格 全国  
通用技术环境搭建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248m² 2 查看价格 温州贝尔教仪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独幢别墅白蚁防治 独幢别墅白蚁防治|4500m² 1 查看价格 肇庆市肇华白蚁害虫防治有限公司 广东  肇庆市 2017-06-16
政策发布管理莫 1.名称 :政策发布管理2.功能:政策管理部门在获得政策后,首先对政策进行录入,筛选后进行发布.主要功能有:政策录入、政策审核、政策发布.|1套 1 查看价格 全国  

(一)鼓励采用的采矿技术

1.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推广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对于水力开采的矿山,宜推广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

3.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提倡废石不出井,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

4.推广减轻地表沉陷的开采技术,如条带开采、分层间隙开采等技术。

5.对于有色、稀土等矿山,宜研究推广溶浸采矿工艺技术,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

6.加大煤炭地下气化与开采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广煤层气开发技术,提高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水平。

7.在不能对基础设施、道路、河流、湖泊、林木等进行拆迁或异地补偿的情况下,在矿山开采中应保留安全矿柱,确保地面塌陷在允许范围内。

(二)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

1.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

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

2.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

3.宜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

4.研究推广酸性矿坑废水、高矿化度矿坑废水和含氟、锰等特殊污染物矿坑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

5.积极推广煤矿瓦斯抽放回收利用技术,将其用于发电、制造炭黑、民用燃料、制造化工产品等。

6.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三)固体废物贮存和综合利用

1.对采矿活动所产生的固体废物,应使用专用场所堆放,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应根据采矿固体废物的性质、贮存场所的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完善的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淋溶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宜采用水覆盖法、湿地法、碱性物料回填等方法,预防和降低废石场的酸性废水污染;

(3)煤矸石堆存时,宜采取分层压实,粘土覆盖,快速建立植被等措施,防止矸石山氧化自燃。

2.大力推广采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1)推广表外矿和废石中有价元素和矿物的回收技术,如采用生物浸出-溶剂萃取-电积技术回收废石中的铜等;

(2)推广利用采矿固体废物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生产铺路材料、制砖等;

(3)推广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如利用煤矸石发电、生产水泥和肥料、制砖等。

(一)目的和依据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避免和减少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适用范围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不包括从事放射性矿产、海洋矿产开发的企业。

本技术政策适用于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矿山基建、采矿、选矿和废弃地复垦等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三)指导方针和技术原则

1.矿产资源的开发应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

2.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具体包括:

(1)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

(2)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

(3)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矿山废物按照先提取有价金属、组分或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

(四)实现目标

1.2010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新、扩、改建选煤和黑色冶金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90%以上;新、扩、改建有色金属系统选矿的水重复利用率应达到75%以上;

(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力求达到65%以上;

(3)已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放系统的大中型煤矿,其瓦斯利用率应达到当年抽放量的85%以上;

(4)煤矸石的利用率达到55%以上,尾矿的利用率达到10%以上;

(5)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20%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75%以上。

2.2015年应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1)选煤厂、冶金选矿厂和有色金属选矿厂的选矿水循环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3%;

(2)大中型煤矿矿井水重复利用率、大中型煤矿瓦斯利用率、煤矸石的利用率、尾矿的利用率在2010年基础上分别提高5%;

(3)历史遗留矿山开采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45%以上,新建矿山应做到边开采、边复垦,破坏土地复垦率达到85%以上。

(五)考核指标体系

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和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的考核指标体系,将下述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

(1)采矿回采率、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指标;

(2)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煤矿瓦斯抽放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等废物资源化利用指标;

(3)土地复垦率、矿山次生地质灾害治理率等生态环境修复指标。

(六)清洁生产

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优先选用采、选矿清洁生产工艺,杜绝落后工艺与设备向新开发矿区和落后地区转移。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常见问题

  • 生态浮岛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经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浮田型生态浮岛在水体污染净化、生境改善和生态修复中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1)植物根系和人工栽体及其附着的生物膜对水质的净化作用。(2)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浮岛上植物可...

  • 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

  • 保护生态环境标语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环境是一个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如果我们破坏了环境,这等于破坏了我们生存的条件。 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劣,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水资源。据有关资料报道:排水系统的铺设...

(一)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

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钒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6.禁止新建煤层含硫量大于3%的煤矿。

(二)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1.限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开采活动必须符合当地的环境功能区规划,并按规定进行控制性开采,开采活动不得影响本功能区内的主导生态功能。

2.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三)矿产资源开发规划

1.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

2.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应制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规划,并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内容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土保持、废弃地复垦等。

3.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规划阶段,应对矿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调查,建立矿区的水文、地质、土壤和动植物等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基础状况数据库。

同时,应对矿床开采可能产生的区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价。

4.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阶段还应注重对矿山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矿产资源开发设计

1.应优先选择废物产生量少、水重复利用率高,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小的采、选矿生产工艺与技术。

2.应考虑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倡煤-电、煤-化工、煤-焦、煤-建材、铁矿石-铁精矿-球团矿等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建设。

3.矿井水、选矿水和矿山其它外排水应统筹规划、分类管理、综合利用。

4.选矿厂设计时,应考虑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并同时考虑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5.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时,宜考虑采用封闭运输通道运输矿物和固体废物。

(一)鼓励采用的选矿技术

1.开发推广高效无(低)毒的浮选新药剂产品。

2.在干旱缺水地区,宜推广干选工艺或节水型选矿工艺,如煤炭干选、大块干选抛尾等工艺技术。

3.推广高效脱硫降灰技术,有效去除和降低煤炭中的硫分和灰分。

4.采用先进的洗选技术和设备,推广洁净煤技术,逐步降低直接销售、使用原煤的比率。

5.积极研究推广共、伴生矿产资源中有价元素的分离回收技术,为共、伴生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创造条件。

(二)选矿废水、废气的处理

1.选矿废水(含尾矿库溢流水)应循环利用,力求实现闭路循环。未循环利用的部分应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2.研究推广含氰、含重金属选矿废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

3.宜采用尘源密闭、局部抽风、安装除尘装置等措施,防治破碎、筛分等选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三)尾矿的贮存和综合利用

1.应建造专用的尾矿库,并采取措施防止尾矿库的二次环境污染及诱发次生地质灾害。

(1)采用防渗、集排水措施,防止尾矿库溢流水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2)尾矿库坝面、坝坡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滑坡和水土流失。

2.推广选矿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

(1)尾矿再选和共伴生矿物及有价元素的回收技术;

(2)利用尾矿加工生产建筑材料及制品技术,如作水泥添加剂、尾矿制砖等;

(3)推广利用尾矿、废石作充填料,充填采空区或塌陷地的工艺技术;

(4)利用选煤煤泥开发生物有机肥料技术。

1.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

2.矿山废弃地复垦应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

对于存在污染的矿山废弃地,不宜复垦作为农牧业生产用地;对于可开发为农牧业用地的矿山废弃地,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

3.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

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

4.鼓励推广采用覆岩离层注浆,利用尾矿、废石充填采空区等技术,减轻采空区上覆岩层塌陷。

5.采用生物工程进行废弃地复垦时,宜对土壤重构、地形、景观进行优化设计,对物种选择、配置及种植方式进行优化。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文献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应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 3页

评分: 4.5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在人类长期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中,超强度、大规模、不合理的开采活动造成了复杂而又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在这一系列人为的破坏活动下逐渐失衡。当前,人们不仅要关注如何充分利用矿山资源造福人类,更要大力开发污染防治技术,保护矿山生态环境。

立即下载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 2页

评分: 4.3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实施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 调的战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次生地质灾害控制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建立矿 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制度, "三同时 "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 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 一、避免和减轻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行矿山开发 "六个禁止,三个限制 "的准入条件。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 重要风景区、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限定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严格 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批准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和不 可恢复利用的矿产资源开采的新建项目,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炼油、炼焦、 炼硫。限制新建、改建含硫大于 1.5

立即下载

环发[2001]199号

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经贸委(经委)、科委(科技厅):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指导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现批准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请遵照执行。

附件: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一、总则

(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指导环境管理与科学治污,引领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促进废电池利用,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适用于各种电池在生产、运输、销售、贮存、使用、维修、利用、再制造等过程中产生的混合废料、不合格产品、报废产品和过期产品的污染防治。重点控制的废电池包括废的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镉镍电池和含汞扣式电池。

(三)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主要包括废电池收集、运输、贮存、利用与处置过程的污染防治技术和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废电池的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四)废电池污染防治应遵循闭环与绿色回收、资源利用优先、合理安全处置的综合防治原则。

(五)逐步建立废铅蓄电池、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等的收集、运输、贮存、利用、处置过程的信息化监管体系,鼓励采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废电池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六)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为危险废物的废电池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二、收集

(一)在具备资源化利用条件的地区,鼓励分类收集废原电池。

(二)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废电池收集企业及利用企业等建设废电池收集体系。鼓励电池生产企业履行生产者延伸责任。

(三)鼓励废电池收集企业应用“物联网 ”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废电池收集体系,并通过信息公开等手段促进废电池的高效回收。

(四)废电池收集企业应设立具有显著标识的废电池分类收集设施。鼓励消费者将废电池送到相应的废电池收集网点装置中。

(五)收集过程中应保持废电池的结构和外形完整,严禁私自破损废电池,已破损的废电池应单独存放。

三、运输

(一)废电池应采取有效的包装措施,防止运输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泄漏造成污染。

(二)废锂离子电池运输前应采取预放电、独立包装等措施,防止因撞击或短路发生爆炸等引起的环境风险。

(三)禁止在运输过程中擅自倾倒和丢弃废电池。

四、贮存

(一)废电池应分类贮存,禁止露天堆放。破损的废电池应单独贮存。贮存场所应定期清理、清运。

(二)废铅蓄电池的贮存场所应防止电解液泄漏。废铅蓄电池的贮存应避免遭受雨淋水浸。

(三)废锂离子电池贮存前应进行安全性检测,避光贮存,应控制贮存场所的环境温度,避免因高温自燃等引起的环境风险。

五、利用

(一)禁止人工、露天拆解和破碎废电池。

(二)应根据废电池特性选择干法冶炼、湿法冶金等技术利用废电池。干法冶炼应在负压设施中进行,严格控制处理工序中的废气无组织排放。

(三)废锂离子电池利用前应进行放电处理,宜在低温条件下拆解以防止电解液挥发。鼓励采用酸碱溶解-沉淀、高效萃取、分步沉淀等技术回收有价金属。对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鼓励采用精馏、膜处理等技术处理并回用。

(四)废含汞电池利用时,鼓励采用分段控制的真空蒸馏等技术回收汞。

(五)废锌锰电池和废镉镍电池应在密闭装置中破碎。

(六)干法冶炼应采用吸附、布袋除尘等技术处理废气。

(七)湿法冶金提取有价金属产生的废水宜采用膜分离法、功能材料吸附法等处理技术。

(八)废铅蓄电池利用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应执行《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其他废电池干法利用企业的废气排放应参照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废水排放应当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和其他相应标准的要求。

(九)废铅蓄电池利用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由《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

六、处置

(一)应避免废电池进入生活垃圾焚烧装置或堆肥发酵装置。

(二) 对于已经收集的、目前还没有经济有效手段进行利用的废电池,宜分区分类填埋,以便于将来利用。

(三)在对废电池进行填埋处置前和处置过程中,不应将废电池进行拆解、碾压及其他破碎操作,保证废电池的外壳完整,减少并防止有害物质渗出。

七、鼓励研发的新技术

(一)废电池高附加值和全组分利用技术。

(二)智能化的废电池拆解、破碎、分选等技术。

(三)自动化、高效率和高安全性的废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模组分离、定向循环利用和逆向拆解技术。

(四)废锂离子电池隔膜、电极材料的利用技术和电解液的膜分离技术。

环境保护部公告

公告 2016年 第82号

关于发布《铅蓄电池再生及生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污染防治,保障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引导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环境保护部组织制定了《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修订了《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现予公布,供参照执行。以上文件内容可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关于发布〈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环发〔2003〕163号)废止。

附件:

1.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境保护部

2016年12月26日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2月26日印发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