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基本信息

书    名 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 作    者 刘晓华等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2237616

第1章 绪论

1.1 交通场站建筑现状及发展

1.1.1 机场航站楼

1.1.2 高铁客站

1.1.3 地铁车站

1.2 交通场站建筑功能及能耗状况

1.2.1 建筑特点与人员使用需求

1.2.2 建筑能耗总体状况

1.2.3 建筑能耗构成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机场航站楼

1.3.2 铁路客站

1.3.3 地铁车站

1.4 本书主要内容与框架

第2章 机场航站楼和铁路客站热湿环境营造需求与系统构成

2.1 建筑运行能耗现状

2.1.1 机场航站楼

2.1.2 铁路客站

2.2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需求

2.2.1 航站楼室内热环境特点

2.2.2 高铁车站室内热环境特点

2.2.3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参数需求

2.3 空调系统负荷构成及设计计算

2.3.1 室内热环境与系统设计负荷

2.3.2 设计负荷影响因素

2.4 常用系统形式与结构

2.4.1 从全空间到半空间的空调控制

2.4.2 机场航站楼

2.4.3 铁路客站

2.5 航站楼和铁路客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研究需求

第3章 机场航站楼和铁路客站空调系统性能实测结果分析

3.1 枢纽机场航站楼测试结果

3.1.1 夏季室内环境状况

3.1.2 能源站与空调系统性能

3.1.3 冬季室内环境状态与供热性能

3.1.4 小结

3.2 支线机场航站楼测试结果

3.2.1 夏季室内环境状况

3.2.2 能源站与空调系统性能

3.2.3 小结

3.3 中型高铁客站测试结果

3.3.1 夏季室内环境状况

3.3.2 能源站与空调系统性能

3.3.3 小结

3.4 空调系统运行现状总结与问题反馈

3.4.1 冬季室内热环境控制效果欠佳

3.4.2 新风与CO2浓度问题

3.4.3 空调箱末端能效水平较低

3.4.4 末端需求与能源站容量

3.4.5 制冷站实际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第4章 航站楼等交通场站建筑内的人员活动特征与分布规律

4.1 人员对供热空调系统的影响

4.1.1 交通场站建筑中人员对供热空调系统的基本影响

4.1.2 设计与实际运行之间的差异

4.2 典型区域人员密度调研

4.2.1 调研方法

4.2.2 典型区域人员密度

4.3 人员停留时间的调研分析

4.3.1 调研方法

4.3.2 人员停留时间的调研结果

4.3.3 不同区域的人员停留时间对比

4.4 航站楼总人数的调研分析

4.4.1 总人数的调研方法与调研结果

4.4.2 室内总人数的预测分析

4.4.3 实际总人数与设计总人数的对比

4.5 航站楼人员活动特征的模拟分析

4.5.1 基于实际调研结果的分析模型

4.5.2 典型区域人员密度特征-调研、模拟与设计对比

4.5.3 总人数的变化

4.6 中小型交通场站建筑内的人员活动特点

4.6.1 不同规模交通场站建筑对客流的影响

4.6.2 某铁路客站的调研结果

4.7 基于人员需求的系统构建及调控思考

4.7.1 实际人员变化的影响

4.7.2 系统设计及运行指导

第5章 高大空间交通建筑渗透风规律与影响分析

5.1 新风需求与刻画指标

5.1.1 建筑中的新风需求

5.1.2 采用CO2浓度作为指标

5.2 不同类型建筑中的渗透风影响

5.2.1 渗透风影响的研究现状

5.2.2 冬季渗透风对空调能耗影响

5.3 典型航站楼渗透风全年变化规律

5.3.1 夏季测试结果

5.3.2 冬季测试结果

5.3.3 全年渗透风分析

5.4 空调末端方式对渗透风的影响

5.4.1 计算分析模型

5.4.2 模型检验及计算结果

5.4.3 不同末端方式对渗透风的影响

5.5 渗透风影响因素分析

5.5.1 全年变化规律分析

5.5.2 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讨论

5.6 航站楼等交通建筑新风运行方案

第6章 大型地上交通场站热湿环境营造系统高效解决方案

6.1 降低负荷需求

6.1.1 建筑本体设计优化

6.1.2 降低空调季节无组织渗风导致的负荷

6.1.3 从降低负荷角度对空调末端方式的优选

6.2 系统设计与构建理念

6.2.1 以改善末端方式为系统构建基础

6.2.2 对系统方案及关键环节的需求

6.3 空调末端方式性能改进

6.3.1 改善冬季室内环境的末端方式

6.3.2 降低空调箱末端风机输送能耗

6.4 提升能源站的性能

6.4.1 适宜的冷热源配置

6.4.2 适宜的供水温度

6.4.3 适宜的空调输配水系统

第7章 地铁车站热湿环境营造需求与系统构成

7.1 地铁车站能耗现状及分析

7.1.1 车站类型与主要功能区域

7.1.2 国内地铁车站能耗数据

7.1.3 地铁车站用能特点分析

7.1.4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7.2 地铁车站热湿环境营造需求

7.2.1 车站特点与营造需求

7.2.2 车站新风需求与来源

7.2.3 车站大小系统与环控需求

7.3 空调系统负荷构成及设计计算

7.3.1 车站公共区(大系统)

7.3.2 车站辅助用房(小系统)

7.3.3 典型车站设计负荷

7.4 常用系统形式与结构

7.4.1 常见系统形式

7.4.2 运行模式

7.5 地铁车站热湿环境营造系统研究需求

第8章 地铁车站热湿环境营造系统运行现状

8.1 典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形式

8.2 车站大系统运行现状

8.2.1 夏季室内环境测试结果

8.2.2 出入口渗透风与车站实际新风需求

8.2.3 基于实际渗透风的环控运行模式及在夏季效果分析

8.2.4 新的环控运行模式在冬季的效果分析

8.3 车站小系统运行现状

8.3.1 房间热环境参数

8.3.2 设计、运行优化方向

8.4 车站冷源及系统整体性能

8.4.1 车站冷源

8.4.2 空调系统整体性能

8.4.3 多座车站冷源性能

8.5 实际运行与设计之间的差异

第9章 地下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解决方案

9.1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需求

9.2 环控系统高效方案

9.2.1 发展方向与指导原则

9.2.2 环控系统设备需求

9.3 地铁车站冷源方式(大系统解决方案)

9.3.1 工作原理与特点

9.3.2 与传统系统性能对比

9.4 新设备、新运行模式的应用(大系统通风模式)

9.4.1 车站通风新模式

9.4.2 实际运行性能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中的共性问题及研究展望

10.1.1 人员活动规律

10.1.2 热环境需求

10.1.3 新风与渗透风

10.1.4 末端方式

10.1.5 冷热源及系统设备

10.1.6 系统设计方法

10.2 能耗指标指导下的运维

附录A国外部分机场航站楼案例分析

附录B交通场站建筑中渗透风测试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2100433B

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交通路况LED屏 交通路况LED屏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海通

13%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交通信号机 GXHT-JTXHJ-202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海通

13%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交通信号线 RVV-2×1.0 国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富羽

km 13% 广州富羽电缆实业有限公司南宁办事处
场站立柱 10m×1.8m,0.6m厚 路口设置 冷轧板烤漆,logo灯箱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四川忠义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交通信号机 XHJ-CW-GA-JRT300-GXNN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杰瑞电子

13%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建筑沙盘模型 材质:高密度防火板、亚克力、ABS板、真石漆等颜色:仿真色(定制)比例:1:100-1:5000制作主要工艺:三维雕刻技术、机械精密雕刻技术、手工制作技术、静电植绒技术物理特点:还原建筑外观风格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定制

13% 重庆秒点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用岩棉毡 3000-5000×600×900mm 厚度:40-75mm 密度:60-100kg/m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樱花

13% 上海麦芮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路口智慧交通信号控制机 路口智慧交通信号控制机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信达

13% 江苏海通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11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2年2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22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11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22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2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22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1年1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22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0年4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50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0年3季度信息价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110kV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东2020年2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场站标牌 详附件|1个 1 查看价格 成都浩龙广告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20-07-21
建筑模型 1:110定制建筑模型3500×3500建筑用模型专用ABS跟进口亚克力制作,建筑与路网发光,环境淡雅写实制作.|1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市尚雅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09
整体氛围营造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100m² 2 查看价格 温州贝尔教仪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室内环境 品牌:GNG;型号:定制开发对建筑不同空间进行环境品质监测|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熹尚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19-10-08
整体氛围营造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100m² 2 查看价格 温州贝尔教仪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整体氛围营造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100m² 2 查看价格 北京紫光基业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5-24
室内环境 品牌:GNG;型号:定制开发对建筑不同空间进行环境品质监测|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熹尚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南充市 2019-09-30
综合交通 视频 综合交通|120秒 3 查看价格 深圳泰尔智能视控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0-07-06

本书聚焦于机场航站楼、高铁客运站、地铁车站等特殊公共建筑的热湿环境营造过程,将为合理分析此类建筑中的热湿环境营造过程提供基本方法,也为构建高效的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系统提供技术支撑。本书可供机场航站楼、铁路客站及地铁车站等相关交通场站建筑的设计者、运行管理人员及相关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等参考。

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常见问题

  • 怎样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工作重点,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校从去秋狠抓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收效很好,我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

  • 公交场站

    这不属于工业管道。补充子目计算。

  • 上海汇宁花园环境怎么样?环境、交通方便吗

    上海汇宁花园环境优雅美丽,而且是比较绿化带的环境要求。对于目前的社会污染环境而言,是个最佳选择的休息地方。适合老人家还有孩子居住的地方,不远处还有健身设备,并且还具有大型的超市方便购物。出门也方便,公...

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文献

深圳某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工程监理大纲 深圳某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工程监理大纲

格式:docx

大小:146KB

页数: 未知

评分: 3

深圳某交通场站及配套设施工程监理大纲——5、重点做好工程变更及索赔的预防与处理   1)工程变更及索赔的预防工作,也即事前控制,要求做好工程的投资方面的风险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承建商索赔。主要是应明确在施工投资控制中最容易突破的部分...

立即下载
浅析交通场站建设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浅析交通场站建设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格式:pdf

大小:146KB

页数: 1页

评分: 4.7

深圳目前正大力进行交通场站的建设,每年建成的公交场站约200个,以缓解公交车夜间停车及日常维护保养场地的问题。笔者作为造价从业人员有幸参与了部分公交场站的建设。通过在交通场站建设工作中的实践,谈谈在政府财政性投资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体会。在施工阶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立即下载

本书以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的内部损失为认识视角,运用合理的热学分析参数,通过定量刻画室内末端热湿采集过程的损失、热量传输过程的损失、热湿转换过程等内部损失情况,并分析减少各环节损失的有效方法,以期寻求提高各处理环节性能的指导原则,为合理构建建筑热湿环境营造系统奠定基础,在保证建筑适宜的热湿环境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从建筑热湿环境营造系统的特点(第2 章)和热学参数的基本定义(第3章)出发,寻找到适宜的热学参数来定量刻画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的损失;以热学参数为指导工具,第4章~第7章将从理论分析角度认识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包括室内空间的热湿采集过程、稳态传热过程(换热器与换热网络)、动态传热过程(围护结构传热和蓄能)以及湿空气热湿传递过程等,介绍各环节的基本分析方法及相应的优化指导原则;在各环节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建筑环境营造过程的系统性能进行研究,给出相应的系统热学分析原则(第8章)。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目标与特点

第3章 热学参数

第4章 室内空间的热湿采集过程

第5章 稳态传热过程:换热器与换热网络

第6章 动态传热过程:围护结构与蓄能

第7章 湿空气热湿处理过程的特性分析

第8章 建筑热湿环境营造过程热学分析原则

附录A 湿空气的㶲分析

附录B 表冷器冷凝除湿过程

参考文献 2100433B

热湿环境是建筑环境中的最主要的内容,主要反映在空气环境的热湿特性上。研究表明:热环境的四要素(温度、湿度、辐射和气流)对人体的热平衡均有影响,而且各要素产生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互换和互相补偿。例如,机体经由辐射所获得的热量可以和因气温所获得的热量相当。在热环境中湿度增高所造成的影响可被风速增高所抵消。当空气温度低于21℃时,人不出汗,随着气温的增高,出汗量逐渐增多,湿度的影响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一般皮肤的正常的平均温度是32.5℃)。在这种情况下,空气的流动能增加机体通过对流和蒸发散热。当气温高于35℃时,情况比较复杂,空气的流动能加速蒸发散热,但同时却可使机体通过对流的方式受热增多,气温越高受热愈为明显。热辐射除了太阳的直接照射使机体直接受热外,人体与周围环境间还存在长波辐射换热。热辐射不受空气温度的影响且与风速无关。根据实验:当气温为10℃,周壁表面温度为50℃时,人在其中会感到过热;当室内温度50℃而壁面表面温度为0℃时会使人在室内感到过冷。高温高湿对机体的热平衡有不利影响,因为在高温时,机体主要依靠蒸发散热来维持热平衡,此时相对湿度的增高,将妨碍汗液的蒸发。就人的感觉而言,当温度高、湿度大尤其是风速小的时候人感到“闷热”;当温度高、湿度小时人感到“干热”风速对改善人们的热环境也有重要作用,气流可以促进人体散热,增进人体的舒适度;当气温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空气的流动只会使人体从外界环境吸收更多的热量,甚至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交通场站建筑热湿环境营造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