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土地志基本信息

书    名 杭州市土地志 作    者 《杭州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类    别 地方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2年12月 ISBN 7-101-03854-9
编纂人员 朱寅传、魏尔平、徐春喜、王勇、孙玉珍、鲍英杰

  • 封面

  • 杭州市土地志

  • 编纂机构及其人员名单

  • 图片

  • 杭州市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7-2010

  • 杭州市地势图

  • 杭州市土地利用理状图

  • 杭州市土地利用分区图

  • 杭州市凤影名胜分布图

  • 杭州市交通图

  • 杭州市土壤类型分布图

  • 杭州市区土地级别图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王国平在本局调研

  • 附图

  • 国土资源部李元副部长与朱寅传局长在杭召开的会议上亲切交谈

  • 王松林厅长、朱寅传局长等陪同鹿心社副部长在萧山考察农居用地

  • 原中国土地学会会长王光希在本局地籍处考察

  • 原国家土地局邹玉川局长在杭考察

  • 原仇保兴市长在本局考察

  • 测绘人员在勘测

  • 现行的土地证书

  • 萧山围垦现场(1)

  • 临安土地整理现场

  • 萧山围垦现场(2)

  • 萧山围垦现场(3)

  • 附图

  • 江干区蔬菜基地保护区

  • 基本农田保护区(西湖区)

  • 附图

  • 龙井茶地保护区

  • 附图

  • 杭州首幅土地出让签字仪式

  • 朱寅传局长、孙玉珍副局长在主持首次拍卖会

  • 土地整理

  • 附图

  • 市土地储备中心收购杭州车桥厂地

  • 机场路拆违现场

  • 近江村拆违现场

  • 庆春路改造后的新貌

  • 利用废弃地建成的杭州乐园

  • 杭州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现场交流会

  • 杭州市土地管理局中层干部聘任大会

  • 杭州市土地管理局( )务公开窗口办文新闻发布会

  • 杭州市第一期土地管理干部培训班

  • 杭州市第三期土地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

  • 土地档案管理省一级达标考评

  • 朱寅传局长在土地日纪念会上

  • 土地日“黑板报”展

  • 加拿大规划师协会在杭考察土地规划

  • 杭州市《土地志》评审会议

  • 序言(朱寅传)

  • 凡例

  • 目录

  • 概述

  • 大事记

  • 资 源 篇

  • 第一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境域变迁

  • 第二节 地质与地貌

  • 第三节 水文与气候

  • 第四节 土壤与植被

  • 第二章 土地资源

  • 第一节 土地总量

  • 第二节 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

  • 第三章 土地与人口

  • 第一节 历代土地面积

  • 第二节 历代人口

  • 第三节 人地关系

  • 利 用 篇

  • 第四章 农用土地

  • 第一节 耕地

  • 第二节 园地

  • 第三节林地·牧草地

  • 第五章建设用地

  • 第一节交通用地

  • 第二节 城镇用地

  • 第三节农居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 第六章 旅游名胜与自然保护区用地

  • 第一节 风景名胜区用地

  •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用地

  • 第七章 土地保护

  •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立

  • 第二节 城郊蔬菜基地保护

  • 第三节 保滩护岸

  • 第四节 龙井茶原产地保护

  • 制 度 篇

  • 第八章 建国前的土地制度

  • 第一节 古代的土地制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土地制度

  • 第九章 建国后的土地所有制

  • 第一节 土地改革时期

  • 第二节 互助合作时期

  • 第三节 人民公社时期

  • 第十章 建国后的土地使用制度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十一章 土地税(费)

  • 第一节 古代田赋

  • 第二节 民国田赋

  • 第三节 建国后土地税

  • 第四节 契税

  • 第五节 土地规费

  • 管 理 篇

  • 第十二章 规划管理

  • 第一节 总体规划编制

  • 第二节专项规划编制

  •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

  • 第十三章 地籍管理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地籍管理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地籍管理

  • 第十四章 用地管理

  • 第一节 审批权限

  • 第二节 审批程序

  • 第三节 征地补偿与安置

  • 第十五章 市场管理

  • 第一节 土地价格

  • 第二节 土地市场

  • 第十六章 资产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资产管理的政策法规

  • 第二节 清产核资

  • 第三节 改制企业土地资产处置

  • 第四节 土地资产评估

  • 第十七章 法制管理

  • 第一节 土地法规

  • 第二节 土地监察

  • 第三节 土地信访

  • 第四节 “三无”乡镇的创建

  • 综 合 篇

  • 第十八章 土地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土地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土地管理机构

  • 第三节 队伍建设

  • 第四节 社团活动

  • 第十九章 土地科技与档案

  • 第一节 土地科技

  • 第二节 管理信息化

  • 第三节 土地档案

  • 第二十章 土地宣传与培训

  • 第一节 宣传工作

  • 第二节 培训教育

  • 第二十一章 各区土地管理概况

  • 第一节 上城区

  • 第二节 下城区

  • 第三节 西湖区

  • 第四节 江干区

  • 第五节 拱墅区

  • 第六节 滨江区

  • 第二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第二节 获科技奖与荣誉名录

  • 【丛录】

  • 一、1987——1998年杭州市土地文件选录

  • 二、民国时期土地资料摘录

  • 三、古代、民国图录插页索引

  • 四、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的评审意见

  • 【编后记】

  • 版权页

杭州市土地志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杭州早樱 品种:樱花;地径d(cm):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三鑫

13% 安徽三鑫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 品种:樱花;地径d(cm):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三鑫

13% 安徽三鑫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 品种:樱花;地径d(cm):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三鑫

13% 安徽三鑫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单瓣、淡红) 冠幅W/P(cm):0-0;地径d(cm):0-0;胸径/米径Ф(cm):0-0;高度H(m):0.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万家红

13% 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单瓣、淡红) 品种:杭州早樱;胸径/米径Φ(cm):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万家红

13% 湖南万家红园林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单瓣、淡红) 品种:杭州早樱;胸径/米径Φ(cm):3;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万家红

13% 湖南万家红园林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单瓣、淡红) 冠幅W/P(cm):0-0;地径d(cm):0-0;胸径/米径Ф(cm):4;高度H(m):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万家红

13% 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
杭州早樱(单瓣、淡红) 冠幅W/P(cm):0-0;地径d(cm):0-0;胸径/米径Ф(cm):3;高度H(m):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万家红

13% 云南万家红园艺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素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黄色混凝土地 250×250×50 混凝 抗压强度 35(MPa)|6297块 1 查看价格 文昌东郊武洲水泥制品厂 海南  文昌市 2015-06-16
耐磨混凝土地 50mm厚C30耐磨混凝,面撒5-7厚金属耐磨材料|20000m² 3 查看价格 广东盈凯地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广西  贺州市 2020-08-13
彩色耐磨混凝土地 1、部位:坡道 2、50厚C25彩色耐磨混凝面层(内配6@200双向) 3、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1200m² 2 查看价格 广西达道合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3-21
混凝土地 240×60×60|1m² 1 查看价格 广州砼威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2-27
树脂混凝土地 尺寸:330×315,外宽315mm、内宽260mm|1m 3 查看价格 广州市衡深盛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9-08-21
土地 规格:600×400mm,均采用pvc材质精制而成、仿真微缩内容完整充实、紧扣教材.包括:冲沟、河谷、黄土梁、黄土茆、川、窑洞及人工改造的平原、梯地(在茆上有同心园梯地)|1件 1 查看价格 东莞市新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8-09
杭州西奥电梯 XO-CONB/1600kg/1.5|1台 1 查看价格 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0-14
地砖(品牌/产地:诺贝尔/杭州) 浅米色(63139)|1m² 1 查看价格 杭州诺贝尔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销售分公司    2016-06-06

本志包括资源篇、利用篇、制度篇、管理篇等。

杭州市土地志常见问题

  • 杭州市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谁了解?

    一、土地补偿费 土地补偿费一般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二、土地征收的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

  • 杭州市民中心造价多少钱,杭州市民中心造价多

    all one and so mournful, so

  • 杭州市花是什么?

    桂花   杭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若从新石器时代算起,杭州文化约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吴越国于公元893年,建都杭州。而从吴越时期或者更早的时候,杭州就有人开始种植桂花。所...

杭州市土地志文献

杭州价值杭州市场展望 杭州价值杭州市场展望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 4页

评分: 3

杭州价值杭州市场展望——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有很多硬的指标,单从房价上看,杭州已经达到了一线城市的标准。同时,杭州的房产品质总体较高,房产市场比较健康稳定。另一方面,从杭州的销售量看,杭州可售房源基本保持在25000-30000套这样的供应量,消化速度相...

立即下载
存量土地的挖潜探索——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存量土地的挖潜探索——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 3页

评分: 4.5

近年来,为拓展用地空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杭州市萧山区把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存量地再开发的举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盘活存量土地的实践实施\"城中村\"改造。从2006年开始,萧山区先后启动了两轮城中村改造3年行动计划,共整体改造29个村(社区),改造区域14.6平方公里,资金投入达600亿元。在改造过程中,该区全面摸清了主城区城中村的基本情况,统筹考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村民改造意愿等因素,科学确定改造规划,编制整村改造实施方案。在改造模式上,主要采取了3种方式:

立即下载

封面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

余杭市土地志

版权页

题词

马克伟系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

王松林系浙江省土地管理局局长

徐松林系中共杭州市委党委、余杭市委书记

何关新系中共余杭市委副书记、余杭市市长

图片

1991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局长王先进(中)与杭州市、县(市)土地管理局局长合影

1995年3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马克伟(右二)到余杭检查指导工作时留影

1995年8月,浙江省土地管理局局长王松林(左三)到余抗市指导工作

1991年12月18日,余杭县首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签字仪式

1992年6月8日,余杭县人民政府在临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公开出让三墩蒋村国有土地使用权

1995年12月15日,余杭市政府召开耕地保护工作会议

洪吉根市长(左)与乡镇长在耕地保护责任书上签字

1996年建成的铁路乔司编组站夜景

1995年建成的杭甬高速公路余杭段

104国道余杭彭公段路面

京杭大运河塘栖的繁忙景象

余杭市政府所在地临平镇全貌

余杭经济开发区

余杭市体育馆

28层余杭大厦雄姿

长乐林场松树林

明山林场毛竹林

博陆镇成片桑园

长乐镇大片茶园

良渚镇基本农田保护区

博陆镇基本农田保护区

余杭市水产养殖场三白潭养殖区

南湖农场特种水产养殖场

1972年上万民工围垦钱塘江海涂

1990年双溪镇农民改地造田

1985年全县开展土地详查图为测量人员丈量、记录土地面积

1996年3月土地监察执法人员在依法拆除违章建筑

余杭镇双塔

超山赏梅

良渚文化博物馆

余杭镇上湖村农民水上乐园

修复后的唐代古刹径山万寿寺

1996年余杭市土管局开展土地管理知识咨询活动、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1996年建成的余杭市土管局办公大楼

余杭市土管局档案保管库房

1998年10月29日余杭市土地志召开评审会会场

与会专家、编委、编辑合影

民国时期杭县地籍整理办事处布告(土地登记)、土地所有权状、土地执照

余杭市地图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地域人口

第一节境域位置

地理位置

境域变迁

第二节行政区划

第三节人口变动

宋至清代户口

民国时期户口

建国后户口

人口构成

人口密度

第二章土地条件

第一节地质

地质发育简史

地层

构造

第二节地貌

地貌发展简史

地势

地貌类型

第三节土壤

成土简史

土壤普查

土壤分布

主要土壤性态特征

第四节水文

河流水系

河流水位

第五节气候

气候特点

气象

灾害性天气

第六节植被

自然植被

人工植被

第三章土地资源

第一节土地面积

明清时期土地面积

民国时期土地面积

建国后土地面积

农民人均耕地

第二节后备土地资源

低产田地

低产园地

低产林地

低产水面

荒山

荒地

荒滩

荒水

第三节山丘坡地资源

宜农类

宜林类

难利用类

第四节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分析

调节水量

水质

第五节矿产资源

矿类与矿种

矿产分布

第六节森林资源

林地面积

竹木蓄积

竹木分布

林业特点

第七节旅游资源

资源状况

景点简述

第八节名特土产资源

茶叶

果品

蔬菜

畜产品

丝副产品

第四章土地制度

第一节古代土地制度

秦汉时期土地制度

六朝时期土地制度

隋唐时期土地制度

宋元时期土地制度

明清时期土地制度

第二节民国时期土地制度

土地私有

土地国有

第三节建国后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四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地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第五章土地利用开发保护

第一节土地利用

农业用地

城镇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利用

第二节土地开发

围垦江涂扩大耕地

鼓励开荒土地复垦

平整土地造田造地

第三节基本农田保护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基本农田控制指标预测

保护区面积及分布

第六章地籍管理

第一节地籍整理

丈地编册

土地测量

自报核实

第二节土地调查

土壤调查

坡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详查

滩涂资源调查

境界与土地权属调查

城镇地籍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第三节土地登记发证

土地陈报

登记发证

第四节土地分等定级

第五节土地统计

土地统计调查

土地统计报表

第六节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第七章地税地价

第一节田赋

历代赋税

民国赋税

第二节农业税

税制

税率

减免

第三节契税及其他税种

契税

农林特产税

第四节土地规费

耕地占用税

造地费

土地管理费

其他规费

国有土地使用税

第五节地价

民国地价

建国后地价

第八章建设用地管理

第一节计划管理

计划用地

节约用地

第二节征(使)用地管理

国家建设用地

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

个人建房用地

第三节审批制度

审批权限

审批程序

第四节征地补偿安置

用地补偿费

劳动力安置

第九章土地法规宣传与监察

第一节土地法规与政策

第二节法律法规宣传

日常宣传

土地管理宣传月

土地日宣传

第三节土地监察

机构队伍职责

土地信访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第四节创建“三无”乡镇活动

第十章档案管理

第一节收集

建国前档案

建国后档案

第二节保管

建立综合档案室

整理

鉴定

第三节利用

借阅制度

利用效果

第十一章管理机构与队伍建设

第一节机构沿革

第二节余杭市土地管理局

行政科室

企事业单位

党群组织

第三节乡镇土地管理机构

第四节队伍建设

队伍构成

专业培训

廉政建设

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丛录

一、余杭(县)市有关土地管理规范性文件目录

中共余杭县(市)委、余杭县(市)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室发文目录

余杭县(市)土地管理局及与其他局联合发文目录

二、文件选录

后记

余杭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编纂人员名单

封面

林州市土地志

参加《林州市土地志》验收评审会的专家、领导

安阳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林州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林州市土地志编辑室

江泽民题词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

图片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6月1日在红旗渠青年洞

1974年2月25日李先念(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陪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左)参观红旗渠时,在任村露水河治滩造地工地参加劳动。

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莅林视察时在红旗渠参观。

1997年5月25~26日,乔石(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一排左五)莅林视察时,与工作人员合影。

层层梯田

高峡平湖

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州市区街道

太行秋色

被誉为中州新村的农村住宅小区

林州人民惜土如金,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村庄建设上坚持走旧村改造的道路。图为农民群众把房屋建在山坡上,腾出平地造良田

山区新村

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1年8月15~17日在林州市召开,参加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高级研讨会的各地代表合影

1999年5月13日,河南省土地管理宣传会议在林州市召开,省土地管理局局长卫斌、副局长冯光出席了会议。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2002年5月21~25日,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执法监察培训班在林州市举办。省国土厅助理巡视员周进芳、执法监察处处长张振关、林州市委副书记梁雪山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

2001年8月12~13日,河南省土地学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林州市秀水山庄召开

2000年4月28~29日,安阳市小城镇建设用地经验交流会在林州市召开

2001年11月3~4日,安阳市土地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林州市召开

安阳市国土资源监察培训班在林州市举办

林州市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工作会议

林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会议

林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会议

2002年12月25日,林州市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通过评审验收

2002年11月6日,林州市召开城镇住房用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周文军、市人大副主任李德成、市政府副市长丁庆书出席了会议

林州市召开基本农田保护监督员座谈会

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国土资源信访例会

2002年5月31日,林州市召开国土资源系统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

市土地局组织召开姚村镇规划评审会

市国土资源局召开机关作风整顿动员会

国家建设部原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左)来林考察小城镇建设时与市政府副市长卢留军合影

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安阳市召开“土地制度创新(安阳)座谈会”期间,与会领导和代表来林参观红旗渠。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长潘明才(右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冯光(右三),安阳市土地局局长牛先锋(右一),与林州市市委书记聂孟磊(左二),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左一)合影

2002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冷宏志率调研组来林调研。图为调研座谈会会场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左一),陪同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冷宏志(左二)来林检查指导工作

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司长甘藏春(左)来林检查工作时与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右)合影

《国土资源报》报社总编刘允洲(左三)来林调研时,与省国土厅副厅长冯光(左四),安阳市副市长王庆海(左二),林州市副市长卢留军(左一)、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右一)合影

《国土资源报》副总编顾龙友(右)、总编室副主任张鸿志(左)来林调研时与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合影

省国土厅厅长林景顺(右三),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王月堂(左三),安阳市土地局局长牛先锋(右二)来林视察时与陪同领导合影

省市国土部门领导陪同国土资源部领导来林考察时合影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领导夏俊(左四)、李跃进(左三)等来林检查工作时留影

省土地局副局长范修芳(左三)来林州调研小城镇建设

河南省建设厅厅长蒋书铭(左四),在林州市委副书记梁雪山、郭日宪、土地局局长李土山陪同下深入河顺镇指导小城镇建设工作

河南省建设厅副厅长邓留献(左三)2001年莅林指导村镇建设工作

宁夏国土资源厅厅长严烈宏(中)来林参观时与安阳市土地局副局长张文祥(左三)、林州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左五)等陪同人员合影

河南省土地管理局地藉处处长牟用吉(左三)、安阳市土地局副局长孙忠学(左四)来林检查验收土地详查工作

市委书记王哲(右二)、市政府副市长卢留军(左二),深入石板岩乡进行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调研

市政府市长来亮(右二)、市委副书记翟建周(右三)等领导到市土地管理局指导工作

林州市政府副市长张冰(前排左二)、市政协副主席苏琦书(左一)到临淇镇进行小城镇建设调研

市土地管理局局长李土山(左二)在野外检查坡耕地调查工作

市土地管理局局长李土山(左一)、副局长牛先成(右一)深入田间搞调研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在太行山腰开凿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土地详查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

小流域治理

临淇镇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图为土地整理项目开标会会场

临淇镇土地整理项目开工仪式

利在当今,功在千秋——临淇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六个村委会,为表示感谢给市国土资源局送来了锦旗

临淇镇土地整理现场

市委书记王哲(左二)、副书记梁雪山(右一)、市政府副市长李学勤(右二)和土地局局长李土山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土地日宣传

省国土厅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办主任王乃元(二排左六)、安阳市土地局副局长张文祥(二排左五)、林州市委副书记梁雪山(二排左七)、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二排左四)、市人大副主任李德成(二排左三)等领导与土地日宣传演出人员合影

林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现场

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牌

林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左六)、市政府副市长李学勤(右三)、卢留军(左四)、常慧芹(左二)参加庆祝建党80周年金土地杯书画展剪彩仪式

市国土资源局举办庆新春联欢晚会

安阳市“情注金土地——送法下乡”宣传活动首场在林州演出

观众在观看“送法下乡”文艺演出

市土地局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参加市委组织的计划生育宣传活动

市土地管理局组织宣传车宣传《土地管理法》

市土地管理局在街头设立法律咨询台

市土地管理局举办“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文艺晚会

市土地管理局举行“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万人签名活动

市土地管理局在国庆节举行升旗仪式

市土地管理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唱国歌

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学习中共“十六大”报告

位于红旗路东段的林州市土地管理局办公大楼

市国土资源局举行揭牌仪式

市国土资源局参加市直单位歌咏比赛。图为全体参赛人员合影

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

市国土资源局领导深入农村进行扶贫慰问

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左起李保吉、王庆林、李土山、宋新喜、韩广德

市土地管理局办公室

市土地管理局用地科

市土地管理局规划科

市土地管理局地籍科

市土地管理局监察科

市土地管理局信访科

市土地管理局村镇科

林州市历年来获得的省部级荣誉

市地地管理局历年来获得的部分荣誉

附图

市国土资源局于2002年8月7日召开土地志编纂工作会议

参加林州市土地志编纂工作人员合影

2002年7月15日,原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邵文杰(中)、省方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右)同本志编纂人员研究志书编纂问题

《林州市土地志》评审会于2003年1月10日在林州宾馆召开。图为评审会会场

《林州市土地志》评审结束后,鲁德政(左二)、邓永生(右二)、高文德(右一)、李土山(左一)合影

《林州市土地志》评审组的专家和领导与编志人员合影,前排左起:禹宏伟、任树平、李土山、邓永生、鲁德政、高文德、常中元、郭金和、桑继禄

林州市地图

林州市区图

林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林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林州市城市用地规模与布局控制图

序一

序一

凡例

目录

概述

特载

一、江泽民莅林期间就土地等问题谈话纪实

二、在林召开地市级以上土地工作会议简况

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高级研讨会在林州召开

河南省土地管理宣传工作会议在林州召开

第一章 地域概况

第一节 建置政区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三节 矿产

第四节 动、植物

第五节 人文景观

第二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壤普查

第二节 查田定产

第三节 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

第四节 “四低、四荒”资源调查

第五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第六节 坡耕地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第三章 土地与人口

第一节 土地面积

第二节 耕地

第三节 土地与人口

第四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第三节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六节 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第五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一节 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二节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三节 地产市场管理

第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三节 城乡建设规划

第七章 土地利用

第一节 农业用地

第二节 建设用地

第三节 未利用土地

第八章 土地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以红旗渠建设为中心的农田水利

第二节 水土保持

第三节 耕地保护

第四节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第九章 地籍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第二节 地籍调查

第三节 土地登记与确权发证

第四节 地籍档案

第五节 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

第六节 市区土地定级估价

第七节 土地统计

第十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节 农村宅基地管理

第十一章 土地法制与监督检查

第一节 土地监察

第二节 土地法规宣传教育

第三节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活动

第四节 土地信访

第十二章 土地科技

第一节 科研成果

第二节 出版论著

第三节 调研报告

第十三章 土地税赋

第一节 农业税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四节 契税

第五节 土地管理规费

第十四章 土地管理机构

第一节 市(县)级土地管理机构

第二节 乡(镇)村土地管理机构

第十五章 土地文化

第一节 民间传说

第二节 诗赋、题词

第三节 歌谣、谚语

第四节 对联

第五节 碑刻

第六节 戏剧、小品、曲艺

第十六章 人物与荣誉

第一节 人物

谢思聪

韩欲明

石玉殿

刘振源

张新才

谷文昌

李顺达

成百福

杨贵

毛万春

常中元

王海水

李土山

牛先成

宋新喜

许启顺

李才顺

郭金和

宋全洲

常健增

郭林峰

第二节 荣誉

大事记

附录

一、土地管理重要文件选辑

二、2002年大事补记

三、《林州市土地志》验收评审意见

编后记

版权页

封面

开封市土地志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委员会

通许县《土地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及编纂办公室名册领导小组

《土地志》编纂办公室

编辑人员

凡例

图片

通许县以地图

河南省通许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河南省通许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河南省通许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1995-2010

通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国立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局长袁永功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李新平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党组成员左起于兆东 李新平 袁永功 常玉明

通许县《土地志》编写人员前排左起罗海燕 赵振刚 常玉明 岳朝举 张琳 张仕新 杨洪生 张浩晗

通许县《土地志》市级评审会现场

环境优美的通许县地局办公大楼

局视导及工作人员现场勘测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6.25土地日宣传活动场面

整齐·繁华的通许县城街景

地开发复垦现场

本农田保护区一角

动果树进村,实行宅田接钩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县域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建制沿革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四节 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水文

三、气候

四、土壤

五、植被

六、景观

第五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农业

二、工业

三、交通

四、邮电

第六节 人口与土地

第二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第二节 “四低”、“四荒”资源调查

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

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区

第三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原始社会土地制度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私有制

第三节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一、私有制的确立

二、两晋占用制和五朝均田制

三、不立田制的田制

四、金元土地制度

五、明代土地制度

六、清代租佃制

七、中华民国立法制度

第四节 人民政权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改革

二、互助组

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五节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人民公社

三、自留地

四、国有土地

第六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

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四章 土地赋税

第一节 历代田赋契税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税

第三节 土地房屋管理费

第五章 土地开发与整治

第一节 平整土地

第二节 土壤改良

第三节 深翻改土修台田,改良土壤治盐碱

第四节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第五节 土地污染治理

第六节 平坟扩耕

第七节 水利建设

第八节 农田保护

第九节 粮食生产基地工程

第十节 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

第六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节 通许县城发展规划

第三节 通许县村镇发展规划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七章 地籍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第二节 土地申报登记

第三节 确权发证

第四节 城镇地籍调查

第五节 土地分等定级

第六节 土地统计

第七节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第八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一节 审批权限

第二节 审批程序

第三节 征用土地补偿

第四节 剩余劳动力的安置

第五节 建设用地报批图件资料

第六节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第七节 乡(镇)村、组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第九章 土地监察

第一节 土地监察机构与业务建设

第二节 清查非农业用地

第三节 清查干部职工违章建房用地

第四节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第五节 “三无”乡镇活动

第六节 土地信访

第七节 清查土地隐形市场

第八节 土地行政诉讼

第十章 科研成果及档案、财务管理

第一节 科研成果

第二节 档案管理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十一章 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一节 土地管理机构

第二节 队伍建设

一、党团组织

二、工会、妇联

三、队伍素质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简介

袁永功

李新平

常玉明

于兆东

闫保军

第二节 先进单位及人物表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一

附录十二

附录十三

版权页

杭州市土地志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