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4.1基础项

4.1.1 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 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

4.1.2 参评项目应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

4.1.3 参评项目应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4.2评分项

4.2.1 参评项目应体现标准化设计理念,基本单元、构件、建筑部品应满足重复使用率高、规格少、组合多的要求。标准化设计评分规则应符合表4.2.1 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25分。

表4.2.1 标准化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模数协调

建筑设计采用统一模数协调尺寸,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的有关规定

2

查阅资料

2

建筑单元

居住建筑

在单体住宅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70%

2

公共建筑

在单体公共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单元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60%

4

3

平面布局

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规则有序,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抗震安全要求

2

4

链接节点

连接节点具备标准化设计,符合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等要求

2

5

预制构件

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外承重墙板、内承重墙板、外挂墙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的比例均不低于 50%

4

预制楼板、预制叠合楼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预制楼板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2

预制楼梯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规格的总个数占楼梯总个数的比例不低于70%

2

预制内隔墙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规格构件的面积之和占同类型墙板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50%

2

预制阳台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阳台板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50%

1

6

建筑部品

外窗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60%

2

集成式卫生间、整体橱柜、储物间等室内建筑部品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同类部品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并采用标准化接口、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2

注∶由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功能不同,在公共建筑评价时,若评价项目缺项可视同满足要求得分。

4.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2-1的规定,钢结构建筑构件预制率评价应符合表 4.2.2-2 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25 分。

表 4.2.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预制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凸窗、空调板、阳台、女儿墙

标预制率≥60%

25

查阅资料

40%≤预制率<60%

20

30%≤预制率<40%

15

20%≤预制率<30%

10

表 4.2.2-2 钢结构建筑构件预制率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外墙板

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复合墙板

预制率≥80%

10

查阅资料

65%≤预制率<80%

8

50%≤预制率<65%

5

2

楼板

预制(叠合)楼板

预制率≥80%

8

65%≤预制率<80%

6

50%≤预制率<65%

4

3

其他

楼梯、空调板、阳台板

预制率≥80%

7

65%≤预制率<80%

5

50%≤预制率<65%

3

4.2.3 参评项目设计的建筑构件、部品的装配率评分规则应符合表4.2.3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15 分。

表 4.2.3 建筑构件、部品的装配率评分规则评价项目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单位)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非承重内隔墙

装配率(面积比)≥70%

4

查阅资料

50%≤装配率(面积比)<70%

2

2

集成式厨房

装配率(数量比)≥70%

3

50%≤装配率(数量比)<70%

1

3

集成式卫生间

装配率(面积比)≥70%

3

50%≤装配率(面积比)<70%

1

4

预制管道井

装配率(数量比)≥50%

2

5

预制排烟道

装配率(数量比)≥50%

2

6

护 栏

装配率(数量比)≥50%

1

注∶由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功能不同,在公共建筑评价时,若评价项目缺项可视同满足要求得分。

4.2.4 参评项目设计的建筑集成技术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4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10分。

表 4. 2. 4 建筑集成技术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外围护结构集成技术

采用预制结构墙板、保温、外饰面一体化外围护系统,满足结构、保温、防渗、装饰要求例

4

查阅资料

采用预制结构墙板、保温或外饰面一体化外围护系统,满足结构、保温、防渗、装饰要求

2

2

室内装修集成技术

项目室内装修与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采用管线与结构分离等系统集成技术

3

3

机电设备集成技术

机电设备管线系统采用集中布置,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

3

4.2.5 参评项目设计深度应符合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要求,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5的规定。本条评价最高分值为 10 分。

表 4.2.5 设计深度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具有完整的构件深化图,主要包括∶设计说明、构件统计表、连接节点详图、构件加工详图、构件安装详图、预埋件详图

2

查阅资料

2

构件深化图满足工厂生产、施工装配等相关环节承接工序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各种预埋件、连接件设计准确、清晰、合理

1

3

构件设计与构件生产工艺结合良好,与构件生产工厂建立有协同工作机制

1

4

项目设计与施工组织紧密结合,与施工企业建立有协同工作机制

1

5

构件设计合理、规格尺寸优化、便于生产制作,有利于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1

6

构件连接技术安全可靠、构造合理、施工简便

1

7

构件设计满足构件运输和吊装能力要求,便于安装施工

1

8

满足不同施工外架条件的影响以及模板和支撑系统的采用

1

9

构件设计综合考虑了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和公差配合要求

1

4.2.6 参评项目设计应符合一体化装修设计要求,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4.2.6的规定。本条评价最高分值为10分。

表 4.2.6 一体化装修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设计深度

具有完整的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方案,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

4

查阅资料

2

协同设计

装修设计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设计紧密结合,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3

3

设计方法

装修设计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各构件、部品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尺寸匹配、协调,提前预留、预埋接口,易于装修工程的装配化施工;墙、地面块材铺装基本保证现场无二次加工

3

4.2.7 参评项目设计过程应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设计,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7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5分。

表 4.2.7 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方法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BIM)进行方案设计,包括项目总体分析、性能分析、方案优化等

2

查阅资料

2

施工图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BIM)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专业协同、管线综合、信息模型制作、施工图信息表达等

2

3

构件图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BIM)进行构件深化设计,包括连接节点设计、钢筋碰撞检测,构件信息模型,完成构件图信息表达等

1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评价 品种:评价器;型号:ZTPJ-818;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祉途

13% 云南祉途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器101 QL-PJ-101品种:评价器;质保期:1年;产地:北京;技术参数:4按键中文显示 网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钱林

13% 北京钱林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标准篮球架 篮球架伸臂1.8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进口聚酯粉末标准格栅 120×0.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雷诺尔

13% 佛山市南海雷诺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评价器102 QL-PJ-102品种:评价器;质保期:1年;产地:北京;技术参数:4按键中文显示 网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钱林

13% 北京钱林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器103 QL-PJ-103品种:评价器;质保期:1年;产地:北京;技术参数:4按键中文显示 USB;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钱林

13% 北京钱林恒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 品种:评价器;型号:ZTPJ-919;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祉途

13% 云南祉途科技有限公司
进口聚酯粉末标准格栅 100×0.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雷诺尔

13% 佛山市南海雷诺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塔式起重机 QTZ200 臂长65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TC6513-8E 臂长65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TC7530-20 臂长75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TC8039-25 臂长8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QTZ80 臂长6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QTZ125 臂长5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QTZ125 臂长55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塔式起重机 QTZ160 臂长70m、安装高度为标准高度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月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学生评价 1.评价项目管理:可自定义学生评价项目,包括奖卡评价项目、指标评价项目等2.评价任务发布:支持发布评价任务,设置评价对象、评价时间,选择评价项目3.评价项目二维码:支持下载、打印评价项目二维码,方便|11 1 查看价格 广东天智实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7-23
教师评价 1.支持评价指标的个性选择、组合与权重设置.2.支持教师教学教研成果的全面记录与综合评价.3.支持基于档案袋数据的教师专业发展报告的自动生成.4.支持教师教学质量的精准评价及问题诊断.5.支持基于多维数据的教师画像及专业发展预警.|11 1 查看价格 广东天智实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7-23
评价 1.名称:评价2.型号:四键评价器|12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如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8-10-30
触摸评价 10.1寸屏幕,高配版带网口,集成评价APP.|8套 1 查看价格 快优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6-20
评价结果对接 与四川省政务一体平台无缝对接,评价数据同源、 结果同步|1套 2 查看价格 成都银触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19-12-11
顾客评价IC卡 评价器对讲系统 SD-2005-K|2570张 4 查看价格 深圳市来邦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15-10-01
评价结果对接 与四川省政务一体平台无缝对接,评价数据同源、结果同步|1套 1 查看价格 来邦科技股份公司 四川   2019-12-03
评价反馈魔镜 集成了评价反馈触摸屏的魔镜.可以有不同尺寸适合装修风格.尺寸|3套 3 查看价格 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7-07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3.1一般规定

3.1.1 工业化建筑评价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评价对象。

3.1.2 申请评价的工程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王业化建筑基本特征。

3.1.3 申请评价时,应提交项目电请评价报告、相关评价文件和证明材料。

3.1.4 实施评价时,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文件进行审查,对工程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并应科学、公正地出具评价报告。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3.2评价方法

3.2.1 工业化建筑可进行设计评价和工程项目评价,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参评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可进行设计评价;

2 参评项目满足设计评价要求且通过竣工验收后,可进行工程项目评价。

3.2.2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设计阶段、建造过程和管理与效益三部分指标。设计评价应依据设计阶段评价指标进行评分,工程项目评价应依据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部分的评价指标进行评分,且每部分指标均应包括基础项、评分项指标。

3.2.3 基础项是工业化建筑评价的基本要求,当参评项目不符合本标准基础项的任一规定时,参评项目不应评价为工业化建筑。

3.2.4 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三部分的评分项总分

均为 100分,三部分评分项的实际得分值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评分和计算。

3.2.5 工业化建筑评价总得分值应按下式计算∶

Q=a1Q1 a2Q2 a3Q3

(3.2.5)式中∶Q——工业化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值;

Q1——设计阶段评价的实际得分值;

Q2——建造过程评价的实际得分值;

Q3——管理与效益评价的实际得分值;

a1——设计阶段实际得分的权重值;

a2——-建造过程实际得分的权重值;

a3——管理与效益实际得分的权重值;

3.2.6 计算工业化建筑评价的总得分时,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三部分实际得分的权重值应按表 3.2.6确定。

表 3.2.6 工业化建筑评价各部分实际得分的权重值

阶段

设计阶段,a1

建筑阶段,a2

管理与效益,a3

权重比

0.50

0.35

0.15

3.2.7工业化建筑评价结果应划分为A 级、AA级、AAA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指标的实际得分值均不应低于 50 分;

2 当总得分值为(60~74)分、(75~89)分、90分以上时,工业化建筑应分别评价为A级、AA 级、AAA 级。

2.0.1 工业化建筑 industrialized building

采用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建造的建筑。

2.0.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precast cone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主体结构,包括全装配混凝土结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等。简称装配式结构。

2.0.3 预制构件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结构构件。

2.0.4 建筑部品construction component

工业化生产、现场安装的具有建筑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通常由多个建筑构件或产品组合而成。

2.0.5 预制率 precast ratio

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部分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

2.0.6 装配率 assembled ratio

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

2.0.7 协同设计 collaborative design

工业化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协同配合,并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完成的满足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建筑装修要求的一体化设计。

2.0.8 集成式厨房 integrated kitchen

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厨房。

2.0.9 集成式卫生间 integrated toilet

采用建筑部品并通过技术集成在现场分部或整体装配的卫生间。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设计阶段评价常见问题

  • 谁了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办公楼酒店评价标准又是如何?

    城市文化环境由于内容综合、涉及面广,而有着多种评价标准。 研究今后50年的环境与变化,对世界16个城市进行了“城市适意度”的评比,共列出了23个评价项目,并将其归纳为3类: (1)良好的自然条件及其利...

  • 谁了解,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评标标准,目前针对两个阶段进行评审,并相应阶段奖牌。   第一个阶段是针对施工图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获得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说明的你的建筑在设计上是符合绿色建筑评审...

  • 三星认证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LEED,全程为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此标准是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既USGBC推出的评价标准,简单来讲,就是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0.1 为规范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推进建筑它业化发展,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评价。

1.0.3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导向性,有利于促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

1.0.4 工业化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预制构件制造、工业化装修)

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建研院”)成立于1953年,原隶属于建设部,现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部分建筑工程技术标准的归口单位。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华阳国际(深圳)设计公司

北方工业大学

博洛尼旗舰装饰装修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深圳市鹏城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万融现代建筑产业有限公司

远大住宅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城建(集团)公司

深圳市花样年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建造”品牌。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精神,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建筑工业化应用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能力,培养符合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域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优质人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认证中心决定联合北京中培国育人才测评技术中心共同开展建筑工业化应用工程师(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术、装配式建筑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预制构件制造、工业化装修)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及等级考试工作。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4.1 基础项

4.1.1 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 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

4.1.2 参评项目应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设计。

4.1.3 参评项目应具备完整的设计文件。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4.2评分项

4.2.1 参评项目应体现标准化设计理念,基本单元、构件、建筑部品应满足重复使用率高、规格少、组合多的要求。标准化设计评分规则应符合表4.2.1 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25分。

表4.2.1 标准化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模数协调

建筑设计采用统一模数协调尺寸,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002 的有关规定

2

查阅资料

2

建筑单元

居住建筑

在单体住宅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70%

2

公共建筑

在单体公共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单元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60%

4

3

平面布局

各功能空间布局合理、规则有序,符合建筑功能和结构抗震安全要求

2

4

链接节点

连接节点具备标准化设计,符合安全、经济、方便施工等要求

2

5

预制构件

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外承重墙板、内承重墙板、外挂墙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的比例均不低于 50%

4

预制楼板、预制叠合楼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预制楼板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2

预制楼梯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规格的总个数占楼梯总个数的比例不低于70%

2

预制内隔墙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规格构件的面积之和占同类型墙板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 50%

2

预制阳台板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阳台板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50%

1

6

建筑部品

外窗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60%

2

集成式卫生间、整体橱柜、储物间等室内建筑部品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同类部品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并采用标准化接口、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2

注∶由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功能不同,在公共建筑评价时,若评价项目缺项可视同满足要求得分。

4.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2-1的规定,钢结构建筑构件预制率评价应符合表 4.2.2-2 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25 分。

表 4.2.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率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预制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凸窗、空调板、阳台、女儿墙

标预制率≥60%

25

查阅资料

40%≤预制率<60%

20

30%≤预制率<40%

15

20%≤预制率<30%

10

表 4.2.2-2 钢结构建筑构件预制率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外墙板

预制外挂墙板、预制复合墙板

预制率≥80%

10

查阅资料

65%≤预制率<80%

8

50%≤预制率<65%

5

2

楼板

预制(叠合)楼板

预制率≥80%

8

65%≤预制率<80%

6

50%≤预制率<65%

4

3

其他

楼梯、空调板、阳台板

预制率≥80%

7

65%≤预制率<80%

5

50%≤预制率<65%

3

4.2.3 参评项目设计的建筑构件、部品的装配率评分规则应符合表4.2.3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15 分。

表 4.2.3 建筑构件、部品的装配率评分规则评价项目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单位)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非承重内隔墙

装配率(面积比)≥70%

4

查阅资料

50%≤装配率(面积比)<70%

2

2

集成式厨房

装配率(数量比)≥70%

3

50%≤装配率(数量比)<70%

1

3

集成式卫生间

装配率(面积比)≥70%

3

50%≤装配率(面积比)<70%

1

4

预制管道井

装配率(数量比)≥50%

2

5

预制排烟道

装配率(数量比)≥50%

2

6

护 栏

装配率(数量比)≥50%

1

注∶由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功能不同,在公共建筑评价时,若评价项目缺项可视同满足要求得分。

4.2.4 参评项目设计的建筑集成技术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4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10分。

表 4. 2. 4 建筑集成技术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外围护结构集成技术

采用预制结构墙板、保温、外饰面一体化外围护系统,满足结构、保温、防渗、装饰要求例

4

查阅资料

采用预制结构墙板、保温或外饰面一体化外围护系统,满足结构、保温、防渗、装饰要求

2

2

室内装修集成技术

项目室内装修与建筑结构、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采用管线与结构分离等系统集成技术

3

3

机电设备集成技术

机电设备管线系统采用集中布置,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

3

4.2.5 参评项目设计深度应符合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要求,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5的规定。本条评价最高分值为 10 分。

表 4.2.5 设计深度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具有完整的构件深化图,主要包括∶设计说明、构件统计表、连接节点详图、构件加工详图、构件安装详图、预埋件详图

2

查阅资料

2

构件深化图满足工厂生产、施工装配等相关环节承接工序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各种预埋件、连接件设计准确、清晰、合理

1

3

构件设计与构件生产工艺结合良好,与构件生产工厂建立有协同工作机制

1

4

项目设计与施工组织紧密结合,与施工企业建立有协同工作机制

1

5

构件设计合理、规格尺寸优化、便于生产制作,有利于提高工效、降低成本

1

6

构件连接技术安全可靠、构造合理、施工简便

1

7

构件设计满足构件运输和吊装能力要求,便于安装施工

1

8

满足不同施工外架条件的影响以及模板和支撑系统的采用

1

9

构件设计综合考虑了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和公差配合要求

1

4.2.6 参评项目设计应符合一体化装修设计要求,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4.2.6的规定。本条评价最高分值为10分。

表 4.2.6 一体化装修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设计深度

具有完整的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方案,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

4

查阅资料

2

协同设计

装修设计与主体结构、机电设备设计紧密结合,并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3

3

设计方法

装修设计采用标准化、模数化设计;各构件、部品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尺寸匹配、协调,提前预留、预埋接口,易于装修工程的装配化施工;墙、地面块材铺装基本保证现场无二次加工

3

4.2.7 参评项目设计过程应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设计,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4.2.7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5分。

表 4.2.7 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方法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BIM)进行方案设计,包括项目总体分析、性能分析、方案优化等

2

查阅资料

2

施工图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BIM)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专业协同、管线综合、信息模型制作、施工图信息表达等

2

3

构件图设计

应用信息技术(BIM)进行构件深化设计,包括连接节点设计、钢筋碰撞检测,构件信息模型,完成构件图信息表达等

1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6.1 基 础 项

6.1.1 参评项目应建立项目质量终身责任信息档案。

6.1.2 参评项目建造过程应建立节能、节水、节材和建筑废弃物管理制度,并应具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和节约效果分析。

6.1.3 参评项目设计、建造全过程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应实现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监理、运营等环节的协同工作。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6.2 信息化管理评分项

6.2.1 参评项目建立系统管理信息平台,并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动态、量化、科学、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本条评价分值为 10分。

6.2.2 参评项目从设计阶段开始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并随项目设计、构件生产及施工建造等环节实施信息共享、有效传递和协同工作。本条评价分值为 5分。

6.2.3 参评项目参与各方均具有建筑信息化管理人员,并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本条评价分值为 3分。

6.2.4 参评项目实施各阶段的信息化管理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6.2.4 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12 分。

表6.2.4 信息化管理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设计阶段

采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设计软│件,每个构件有唯一的身份标识,按照相关标准,将设计信息传递给后续环节

4

查阅资料

2

生产阶段

建立构件生产管理系统,建立构件生产信息数据库,用于记录构件生产关键生产阶段信息,追溯、管理构件的生产质量、生产进度

4

3

施工阶段

建立构件施工管理系统,将设计阶段信息模型与时间、成本信息关联整合,进行管理;结合构件中的身份识别识,记录构件吊装、施工关键信息,追溯、管理构件施工质量、施工进度等,实现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4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6.3 综合效益评分项

6.3.1 参评项目建造成本与同等条件下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增加不高于 10%,并具有相应的记录资料和经济分析报告。本条评价分值为 10 分。

6.3.2 参评项目充分体现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本条评价分值为8分。

6.3.3 参评项目用工制度充分体现建立现代产业工人队伍。本条评价分值为 7 分。

6.3.4 参评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充分体现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环保效益,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6.3.4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25分。

表6.3.4 资源节约与环保效果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及要求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节能效果

制定并实施施工节能和用能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能耗,与传统方式相比,场施工能耗指标节约明显

5

查阅资料

2

节水效果

制定并实施施工节水和用水方案,监测并记录施工水耗,与传统方式相比,现场施工节约用水指标达到50%以上

5

3

节才效果

采用工厂化钢筋加工方法,降低现场加工的钢筋损耗率,采用工厂化加工的钢筋不低于 80%,钢筋损耗率不大于2.0%

5

钢结构建筑采用无模板和无支撑式楼面板施工,采用预制成品楼板或钢筋桁 .架式组合楼板

最大限度地采用预制构件,减少预拌混凝土的损耗,混凝土的损耗率不大于1.5%

5

4

环保效果

施工现场有整洁检查计划、检查记录和专人负责; 施工现场有建筑垃圾控制计划和专人负责;施工垃圾减少 50%以上; 施工噪声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 相关规定

5

6.3.5 与相同条件下传统生产方式工期相比,参评项目在主体结构与室内装修施工阶段所用总工期减少 20%以上。本条评价分值为 10分。

6.3.6 参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现场人工用量与相同条件下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应明显减少,其评分规则应符合表 6.3.6的规定。本条评价的最高分值为 10 分。

表 6.3.6 现场施工人工用量评分规则

序号

评价指标

评价分值

评价方法

1

单位建筑面积人工用量减少 50%以上

10

查阅资料

单位建筑面积人工用量减少40%~50%

8

单位建筑面积人工用量减少 20%~40%

5

单位建筑面积人工用量减少10%~-20%

3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

"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设计阶段评价文献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发布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发布

格式:pdf

大小:67KB

页数: 1页

评分: 4.5

本刊讯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公告,批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1129-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据了解,《标准》首次给出了诸如\"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建筑部品\"等术语和定义。由于经验不多,《标准》暂以单体建筑为评价对象,要求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标准》将工业化建筑分为设计和工程项目两个评价阶段,设计评价是基础,通过后方可进

立即下载
首部《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实施 首部《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实施

格式:pdf

大小:67KB

页数: 1页

评分: 4.4

自1月1日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立即下载
  自1月1日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该标准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阶段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与效益评价6章组成,对“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及“预制构件”等9个专业名词进行了明确定义。记者注意到,过去说法不一的“预制率”有了更规范和准确的定义: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过去没有量化的“装配率”问题也有了规范说法: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同时,该标准还明确了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标准还规定,申请评价的工程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专家认为,该标准对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装配、室内装修的一体化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界定,体现了设计、生产、运输、吊装、施工、装修等环节的协同配合,这对加强工业化建筑项目的工程计划、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材料供应、岗位责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编制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组织编制标准的配套使用细则,及时总结使用情况和评价工作经验,适时开展修订完善,适当扩充适用范围,涵盖更多建筑及结构类型,更全面地界定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参数体系和分值,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自1月1日起,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国家标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该标准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阶段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与效益评价6章组成,对“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及“预制构件”等9个专业名词进行了明确定义。记者注意到,过去说法不一的“预制率”有了更规范和准确的定义: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过去没有量化的“装配率”问题也有了规范说法: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同时,该标准还明确了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标准还规定,申请评价的工程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特征。

专家认为,该标准对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装配、室内装修的一体化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界定,体现了设计、生产、运输、吊装、施工、装修等环节的协同配合,这对加强工业化建筑项目的工程计划、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材料供应、岗位责任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编制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组织编制标准的配套使用细则,及时总结使用情况和评价工作经验,适时开展修订完善,适当扩充适用范围,涵盖更多建筑及结构类型,更全面地界定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参数体系和分值,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提出:2016年,要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行动计划,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

什么叫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为什么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建筑又是怎样通过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标准进行评价的?《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出台的意义何在?本报专门约请了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副总工程师叶明结合1月1日实施的《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对此进行了深度解读。

一、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结构形式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既可节约劳动力又可提高建筑质量,用通俗的话形容,就是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全国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有利于住宅建造早日达到工业化的标准、工业化的精度、工业化的效率、工业化的质量,同时装配式建筑也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实现途径和手段,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节省时间、节省投资和保护环境,对建筑业、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为什么要编制这个标准

近年来,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部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市纷纷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鼓励措施,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提高了各方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装备制造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响应,开展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建设了一大批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工程,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产业化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基于当前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建筑评价体系,制订并实施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为此,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6号)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研究编制了《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编制工作历时两年多,已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三、标准的出台有哪些意义

该标准是总结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我国第一部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也是针对我国民用建筑工业化程度、工业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对规范我国工业化建筑评价,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向现代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也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标准由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阶段评价、建造过程评价、管理与效益评价六章组成,包含条文及条文说明。第1章是总则部分。包括《标准》的编制目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等,明确《标准》的适用范围为民用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评价。第2章是术语部分。对“工业化建筑”、“预制率”、“装配率”及“预制构件”等9个专业名词规定了明确定义。第3章是基本规定部分。规定了该标准设计和工程项目两阶段评价方法;规定了设计阶段、建造过程、管理与效益三部分权重及总分计算方法;规定了基础项和评分项的关系和基本要求。第4章是设计阶段评价部分。包括基础项和评分项的详细规定,评分项目包括标准化设计评价、主体结构预制率评价、构件及部品装配率评价、建筑集成技术评价、设计深度评价、一体化装修评价及信息化技术应用评价等,规定了各个子项具体内容和分值。第5章是建造过程评价部分。包括基础项和评分项,评分项目包括工厂化制作评价、装配化施工评价、装修工程评价等具体内容和分值规定。第6章是管理与效益评价部分。包括基础项以及信息化管理评分项、综合效益评分项的具体内容规定。

五、标准的主要看点

一是明确了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评价。主要基于我国工业类建筑的工业化程度较高、类型较多、要求复杂,同时现阶段民用建筑的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较低,需要重点引导。因此,标准从现实角度出发,针对新建的民用建筑的评价,未包含工业建筑。二是首次明确了“预制率”和“装配率”的定义。其中预制率是指:工业化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混凝土用量占对应构件混凝土总用量的体积比。装配率是指:工业化建筑中预制构件、建筑部品的数量(或面积)占同类构件或部品总数量(或面积)的比率。三是明确了相关规定,即:申请评价的工程项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工业化建筑基本特征。这条规定是初步判断评价项目是否符合申请评价要求的基本条件,体现了工业化建筑在生产方式上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正确把握这些基本特征可避免申请评价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四是明确了参评项目的预制率不应低于20%、装配率不应低于50%的基本要求。

六、标准对预制率、装配率要求和界定

预制率是衡量主体结构和外围护结构采用预制构件的比率,只有最大限度地采用预制构件才能充分体现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和优势,而过低的预制率则难以体现,经测算,如果低于20%的预制率,基本上与传统现浇结构的生产方式没有区别,因此,也不可能成为工业化建筑。预制构件类型包括:预制外承重墙、内承重墙、柱、梁、楼板、外挂墙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女儿墙等结构构件。

装配率是衡量工业化建筑所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的装配化程度,最大限度地采用工厂生产的建筑部品进行装配施工,能够充分体现工业化建筑的特点和优势,而过低的装配率则难以体现。基于当前我国各类建筑部品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工业化建筑采用的各类建筑部品的装配率不应低于50%。建筑部品类型包括:非承重内隔墙、集成式厨房、集成式卫生间、预制管道井、预制排烟道、护栏等。

七、标准化设计的主要评价指标

鉴于参评项目的标准化设计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特征,采用统一的模数协调尺寸和类型少多组合的建筑单元是决定项目标准化程度的基础,也决定了项目采用的各种构件、部品的规格类型的数量,因此,标准对建筑基本单元、各种构件、部品的规格类型的重复使用率做出了如下规定:

——建筑单元评价。标准规定单栋居住建筑≤3个基本户型即为满足要求得分,>3个基本户型按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户型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70%确定得分。标准规定单栋公共建筑≤3个基本单元即为满足要求得分,>3个基本户型按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基本单元的面积之和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60%确定得分。

——预制构件评价。标准规定各种类型的预制构件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一个或三个规格构件的总个数占同类构件总个数(不包含现浇构件)的比例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建筑部品评价。标准规定外窗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外窗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60%;集成式卫生间、整体橱柜、储物间等室内建筑部品在单体建筑中重复使用量最多的三个规格的总个数占同类部品总数量的比例不低于70%。

标准还明确了以下三点:

一是参评项目的设计深度评价。设计深度主要指项目设计是否符合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要求,区别于传统设计深度要求。体现在:构件深化图设计水平和完整性、构件设计与制作工艺结合程度、构件设计与运输和吊装以及施工装配结合程度、是否考虑施工外架条件的影响以及模板和支撑系统等因素。

二是参评项目应按工业化建造方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装配施工、装饰装修等环节的协调配合与组织管理要求。工业化建造方式主要指建筑设计、构件制作、施工装配、室内装修等主要环节采用一体化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充分体现设计、生产、运输、吊装、施工、装修等主要环节的协同配合。工程计划、技术措施、质量控制、材料供应、岗位责任等清晰、明确;构件运输、堆放、吊装等现场规划有序;构件安装前对预留预埋、临时支撑、接合面清理、安装顺序、构件连接等有必要的组织措施。

三是参评项目设计、建造全过程应采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并应实现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监理、运营等环节的协同工作。参评项目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是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特征,基于目前建筑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和发展实际,项目还难以建立信息数据平台管理系统将设计、生产、施工、物流和运营管理等各环节连接为一体化管理。

八、标准的几点解释

由于我国工业化建筑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展工程实践的企业以及建成的符合评价条件的工程项目还非常有限,国外也没有更多经验可供借鉴,参照系和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标准的编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和较强的前瞻性、创新性。编制组结合当前建筑工业化发展实际,根据目前掌握的基本情况和对建筑工业化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从引导、鼓励的角度出发,编制了该标准。九、标准实施的后续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工业化建筑评价,编制组将进一步组织编制标准的配套使用细则,用于指导我国工业化建筑评价工作;今后要及时总结标准的使用情况和评价工作经验,适时开展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适当扩充标准的适用范围,涵盖更多的建筑及结构类型,更加全面地界定工业化建筑的评价参数体系和分值,使评价内容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