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680黄铜棒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锌二元合金称简单黄铜或称普通黄铜, 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
铜 Cu :63.5~65 锌 Zn:余量
铅 Pb:≤0.03
铅 Pb:≤0.03
硼 P:≤0.01
铁 Fe:≤0.10
铍 Sb :≤0.005
铋 Bi:≤0.002
注:≤0.3(杂质)
抗拉强度 σb (MPa):≥29
伸长率 δ10 (%):≥40
注 :带材的室温拉伸力学性能
试样尺寸:厚度≥0.3
C2680黄铜棒特性及适用范围:
是以锌作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铜锌二元合金称简单黄铜或称普通黄铜, 三元以上的黄铜称特殊黄铜或称复杂黄铜。如含锌30%的黄铜常用来制作弹壳,俗称弹壳黄铜或七三黄铜。含锌在36~42%之间的黄铜合金由和固溶体组成,其中最常用的是含锌40%的六四黄铜。由于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冲压、电镀、耐腐蚀性,多应用于各种复杂冷冲、深冲五金件、散热器、汽车连接器、端子、继电器、钮扣、工艺品、电池弹片等行业中。
重量计算方法 (计算单位 :mm,计算出来的重量单位 :g) 1.圆黄铜棒 重量 =0.00668×直径×直径×长度 2.圆黄铜管 重量 =0.0267×壁厚×(外径-壁厚)×长度 3.方黄铜棒重量 =0.0085×边宽×边宽×长度 4.六角黄铜棒重量 =0.00736×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5.六角铝棒重量 =0.00242×对边宽×对边宽×长度 6.方铝棒重量 =0.0028×边宽×边宽×长度 紫铜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方法:每米重量 =0.02796×壁厚×(外径 -壁厚 ),以下为常用的铜管重量计算公 式 黄铜管:每米重量(公斤) =0.02670* 壁厚 *(外径 -壁厚)外径(毫米)内径(毫米)壁厚(毫米)理论重 量公斤 / 米 圆紫铜管重量(公斤) =0.028×壁厚×(外径 -壁厚)×长度 圆黄铜管重量(公斤) =0.0267×壁厚×(外径 -壁厚)×长度 圆紫铜棒重量(公斤
第 1 页,共 10 页 BZn M O - ≥375 390-450 - ≥20 ≥32 - - 90-115 18-18 Y2 1/2H - 440-570 440-570 - ≥5 ≥8 - 120-180 140-175 Y4 1/4H - - - - - - - - - Y H - ≥540 540-625 - ≥3 ≥1.5 - ≥150 160-190 EH - 590-660 - ≥1.0 - 190-200 SH - - - - - - BZn M O - - 390-490 - - ≥35 - - 90-120 18-26 Y2 1/2H - - 460-560 - - ≥8 - - 120-175 Y4 3/4H - - - - - - - - - Y H - - 540-655 - - ≥5 - - 150-200 EH - 650-750 - ≥1.5 - 19
品名:H68环保黄铜棒,C2680黄铜棒,H70黄铜方棒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
●化学成份:
铜 Cu :67.0~70.0
锌 Zn:余量
铅 Pb:≤0.03
铅 Pb:≤0.03
硼 P:≤0.01
铁 Fe:≤0.10
铍 Sb :≤0.005
铋 Bi:≤0.002
注:≤0.3(杂质)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370
伸长率 ≥18
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12
●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750~830℃;退火温度52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60~270℃。
H68黄铜棒概述
品名:H68环保黄铜棒,C2680黄铜棒,H70黄铜方棒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
●化学成份:
铜 Cu :67.0~70.0
锌 Zn:余量
铅 Pb:≤0.03
铅 Pb:≤0.03
硼 P:≤0.01
铁 Fe:≤0.10
铍 Sb :≤0.005
铋 Bi:≤0.002
注:≤0.3(杂质)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370
伸长率 ≥18
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12
●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750~830℃;退火温度52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60~270℃。
品名:H68黄铜六角棒,C2680黄铜棒,华特H65黄铜棒
●特性及适用范围:
有极为良好的塑性(是黄铜中最佳者)和较高的强度,可切削加工性能好,易焊接,
●化学成份:
铜 Cu :67.0~70.0
锌 Zn:余量
铅 Pb:≤0.03
铅 Pb:≤0.03
硼 P:≤0.01
铁 Fe:≤0.10
铍 Sb :≤0.005
铋 Bi:≤0.002
注:≤0.3(杂质)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 ≥370
伸长率 ≥18
试样尺寸:直径或对边距离5~12
●热处理规范:热加工温度750~830℃;退火温度520~650℃;消除内应力的低温退火温度26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