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5.26
天目山隧道施工废水特征分析及处理

格式:pdf

大小:458KB

页数: 6页

天目山隧道进口段毗邻\"新安江—富春江—千岛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避免隧道施工废水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废水中悬浮物(SS)和酸碱度(p H)超标,且含有重金属。部分水样中汞(Hg)和镍(Ni)超标(其中Hg的超标频次较高),其他重金属未超标,废水中出现重金属与地质有关。采用\"初沉+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废水,初沉主要去除大颗粒悬浮物,混凝、沉淀主要去除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废水各指标均满足排放要求,处理成本为0.51元/m3,经济性较好。

东秦岭铜山-天目山铝质A型花岗岩特征及构造意义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 9页

铜山-天目山花岗岩地处东秦岭的桐柏北部,由铜山、天目山两个花岗岩岩基或岩株组成,分别呈北西向蝌蚪状、南东向不规律带状展布于羊册-明港断裂带南北两侧,以往被认为是S型花岗岩。研究结果表明,其岩石化学以高硅碱富钾贫钙低镁及FeOT/MgO比值高、碱性、准铝质-过铝质为特点;稀土元素总量较高,Eu亏损显著,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呈典型的"海鸥型";微量元素中HFSE富集、Rb/Sr、Rb/Ba比值较高,Sr、Ba、Ta、P、Ti强烈亏损,属铝质A型花岗岩,明显不同于S型及I型、M型花岗岩。形成于叠覆造山期后的板内拉张环境,标志着东秦岭地壳在早白垩世中晚期仍处于伸展减薄塌陷阶段。

最新知识

天目山路54号
点击加载更多>>
天目山路54号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