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4.2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3页

建筑工程抗震 设防分类标准 基本规定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 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 设防类别。甲类建 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 时可能发生严重灾害的建筑,乙 类建筑应属于地震 时使用功 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 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 类建筑以外的建筑,丁 类 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建筑在地震破坏后会 产生巨大的影响或造成巨大的 经济损 失。严重次生灾害指地震破 坏后可能引 发水灾、火灾、爆炸、 剧毒或强腐蚀物质大量泄露或其他 严重的次生灾害。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破坏后会 产生较大社会影响造成相当大的社会影响或造成相当大的 经济 损失,包括城市重要的生命 线工程和人流密集的多 层的大型公共建筑等。 丁类建筑,其他地震破坏不致影响甲、乙、丙 类建筑 ,且社会影响和 经济损 失轻微。一般 为 储存物品价 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 单层仓库 等。 抗震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格式:pdf

大小:48KB

页数: 9页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 我国在 1976年唐山地震后,建设部作出建筑工程从 6 度开始 抗震设防和按高于设防烈度一度的 “大震”不倒塌的设防目标进 行抗震设计的决策,是正确的。本次汶川地震表明,严格按照现行 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建筑,在遭遇比当地设防烈度高一度 的地震作用下(即地震力比规定值大一倍) ,没有出现倒塌破坏, 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 鉴于我国经济已有较大发展, 各类建筑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抗震 设防标准。为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和《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条例》,本次修订拟增加下列修订内容: 1. 医疗系统、教育系统的建筑提高设防类别,并新增为防灾 应急场所建筑设防类别,有 3条。 2.体育建筑、商业建筑等人流密集建筑中划为乙类建筑的范围 适当扩大,有 3条; 3. 县和县级市的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 输和电信建筑中的乙类建筑,

精华知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最新知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点击加载更多>>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