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6.02
地下建筑结构

格式:pdf

大小:884KB

页数: 32页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班 级: 土 1205-1班 学 号: 20120613 姓 名: 薛宇飞 指导教师: 高新强 专 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5-12-20 1 一 工程概况 1.1 工程地质 某城市一区间隧道工程, 位于城市主干道下方, 埋深 h=10m,从上到下地层情况为: (1) 杂填土:天然容重 18.2kN/m3,粘聚力 3.5kPa,内摩擦角 12°,层厚 2m; (2) 砾砂夹粉质粘土:褐色、灰褐色、黄褐色,中密~密实,饱和。含大于 2mm颗 粒占总重的 35~45%,钻探过程中所见最大粒径 80mm,粉质粘土含量在 23%以上,天然 容重 19.4kN/m3,饱和容重 21.6 kN/m 3,粘聚力 33.5kPa,内摩擦角 18.5°。该层分布 连续,层厚 5m; (3) 粉质粘土:灰褐色,质软、饱和,局部夹砾砂混粒,矿物成分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

格式:pdf

大小:32KB

页数: 14页

1 1、地下建筑结构 :埋置于地层内部的结构。 2、地下建筑结构的作用: 1)承重:承受岩土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他荷载的作用。 2)围护:防止岩土体风化、坍塌、防水、防潮等。 3、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两阶段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包括施工图) 。 5、初步设计 :在满足使用要求下,解决设计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提 出投资、材料、施工等指标。 6、技术设计 :解决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抗裂性等问题,并提供施工时结构各部件 的具体细节尺寸及连接大样。 7、地下建筑结构的形式主要由 使用功能 、地质条件 和施工技术 等因素确定。 8、确定地下建 筑结构形式的因素: 1)控制因素 ——受力条件: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的围岩压力、水土压力和一定的爆炸与 地震等动载下求出最合理和经济的结构形式。 2)制约因素 ——使用要求:地

热门知识

地下建筑结构

最新知识

地下建筑结构
点击加载更多>>
地下建筑结构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