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基本信息

中文名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 仪器设施 分析测试中心、计算化学工程中心
合作者 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 依托学校 中国石油大学

实验室现有使用面积 11000 平方米,建成了分析测试中心、计算化学工程中心、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公共平台,一个中试基地和一个石油炼制试验厂,拥有开展重质油化学与加工应用基础研究的各种现代仪器设备,具备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基础能力。实验室拥有大型仪器设备40台套,配置有磁场强度为9.4T的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等通用分析仪器,同时还自行研制了超临界萃取分离装置等大型设备。工程中试基地已建成各种类型中试装置近20套,为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提供了重要条件保障。石油炼制试验厂占地面积30多万平方米,原油年加工能力100万吨,是实验室重要的科研成果工业放大和示范基地。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石油沥青玛蹄酯 产品特点:耐热度45;品种:石油沥青玛蹄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祥和

kg 13% 祥和防水防腐涂料有限公司驻湘潭工程部
石油沥青玛蹄酯 产品特点:耐热度73;品种:石油沥青玛蹄脂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祥和

kg 13% 祥和防水防腐涂料有限公司驻湘潭工程部
水中石油类标样 1000mg/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科力易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水中石油类标样 1000mg/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苏州赛力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水中石油类标样 1000mg/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苏州海云天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品种:重;标号:180#;类型:工业炉用重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海

t 13% 杭州莱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品种:重;类型:工业炉用重;标号:18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东海

t 13% 华壳(杭州)物产有限公司
品种:汽;类型:电火花;净:200L;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长城

13% 山西鸿昇顺机电设备贸易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0#国际·Ⅲ号【其中含部分汽消费税(原养路费)0.82/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3年4月信息价
0#国标Ⅲ号[其中含部分汽消费锐(原养路费)0.82元/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0#国际·Ⅲ号【其中含部分汽消费税(原养路费)0.82/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3年4月信息价
0#国际·Ⅲ号【其中含部分汽消费税(原养路费)0.82/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3年4月信息价
0#国标Ⅲ号[其中含部分汽消费锐(原养路费)0.82元/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0#国标Ⅲ号[其中含部分汽消费锐(原养路费)0.82元/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0# 国标Ⅲ号 [其中含部分汽消费税(原养路费)0.82元/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3年11月信息价
0# 国标Ⅲ号 [其中含部分汽消费税(原养路费)0.82元/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g 湛江市2013年11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质实验室 质实验室门-如下图所示,GM1524 1500×2400|6樘 6 查看价格 深圳市正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2017-07-13
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6982.542kg 3 查看价格 佛山市南海联运道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揭阳市 2021-08-25
"中国石油"发光不锈钢字 1880×1800mm,304#1.2厚不锈钢激光切割焊接,烤漆,冲孔,安装防雨LED灯源|4个 3 查看价格 四川金石环亚标识标牌有限公司 四川   2022-05-18
石油沥青冷底子油 石油沥青冷底子油|1石油沥青冷底子油 1 查看价格 汕头市 2009年信息价 广东  汕头市 2010-04-21
实验室圆凳 PU凳面、静音式气压棒,全不锈钢脚架,五星固定式落地脚盘,焊|20个 2 查看价格 四川金力诺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四川   2022-12-02
实验室准备 J-syzbAL|1台 1 查看价格 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2022-09-08
实验室台面 理化板|1m² 1 查看价格 浙江科龙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市 2020-03-17
实验室台面 环氧树脂|1m² 1 查看价格 浙江科龙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市 2020-03-17

实验室紧密围绕重质油利用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开展科研工作。实验室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发明专利261项,出版专著12本,发表研究论文1200余篇,经过多年积累和创新,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1) 重质油化学

重质油是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和复杂混合物,化学组成是决定油品物理性质与化学反应性能的最根本因素。实验室长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对重质油组成、物性与反应性能关系,重质油的特征化方法进行系统研究,积累了大量的重质油性质数据,出版了《重质油化学》、《重质油及渣油加工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等专著。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自主开发的重质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成为国内外重质油精细评价的新方法,近年来,基于该技术所开发的“渣油深度脱沥青新工艺”可以将重质油中难以加工的成分提前分离出来,极大提高了劣质重油的经济价值,受到国内外大型石油公司的广泛关注。

(2) 催化反应和流态化基础研究

催化裂化是重质油轻质化的主要工艺过程,我国商品汽油的80%来自催化裂化过程,实验室组织多个方向的研究队伍系统开展石油烃类催化裂化反应机理、气固和气液固体系内流动、传递和反应特性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其中成功研制的新型旋风分离器等相关工程装备已广泛应用于炼油和石化行业的工业装置中,“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于2002年投入工艺应用,年增效益近2亿元;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降烯烃技术为炼油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催化材料和催化剂开发

实验室研制的微球材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国家级亚微米/纳米粒度标准物质的国家。在催化裂化、加氢精制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制的高硅铝比NaY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柴油加氢精制等催化剂已经进入工业试验阶段。

其它在重油悬浮床加氢技术、离子液体烷基化技术、水合物气体分离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大量创新成果,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显示出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东),实验室是我国唯一以重质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立项建设,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分设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个校区,依托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化学工艺二级国家重点学科、工业催化二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近二十年来,实验室围绕重质油的开发和利用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以下5个主要研究方向:重质油化学、重质油轻质化新工艺、重质油转化催化材料与催化剂、清洁燃料生产过程、重质油高附加值利用。

此外实验室于2010年底,与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进行了合作,加强了产学联合,建立了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惠州炼油分室。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常见问题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

    推荐中石油华东就业,大庆没有优势。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传统的就业区域,东北石油是大庆,华东是胜利,西南是新疆,四川。全国范围而言,还是中石大华东认可度高,无论是出国还是外企。中石大华东也是211院校,社会...

  • 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怎么样?

    挺好的,新校区都是新的,就是好小,尤其开学东营的搬过来就更挤了,设施是指什么啊。住宿吧,本科6人一间,上面床下面桌子的那种。。没有独立卫生间的,宿舍里有两个风扇。。。嗯,还有些本科生是住研究生公寓,那...

  • 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文理楼在哪?

    在开发区,到石油大学站下车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学术委员会评审制。杨光华教授任首届学术委员会主任,林世雄教授任首届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由16位著名专家组成,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阙国和教授,实验室主任为高金森教授。全室固定人员60余人,其中院士1人,教授比例60%左右。在重质油化学、多相流工程基础、清洁燃料生产等方向逐渐建成了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实验室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对外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通过对外开展合作交流,加强现有人员的培养和深造。拥有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实验室高度重视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在读博士生2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研究生已成为实验室开展创新性研究的重要力量。

实验室公共研究平台全面对外开放,设置开放课题,建立访问学者制度,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室开展前沿性基础研究工作。每年派出多批研究人员到国外讲学、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同时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实验室讲学、访问,多次举办重油加工与利用相关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实验室注重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和交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中加实验室合作研究"、教育部“重质油化学与开发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等国际合作项目,实验室与加拿大Syncrude 研究中心、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合作成立了联合重油技术研究中心。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热忱欢迎国内外科学家来室开展合作与交流。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文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pt模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pt模板

格式:pdf

大小:555KB

页数: 6页

评分: 4.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ppt模板

立即下载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格式:pdf

大小:555KB

页数: 14页

评分: 4.6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 02902 学分: 5( 7 留学生) 实践周数: 5(7) 上机学时: 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大纲执笔人:步玉环 于乐香 孟红霞 系(教研室)主任:步玉环 一、课程目标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油田工程 设计中开发方案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和油藏工程评价等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 骤,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学生在修完全部基础及专业课程后进行综合设计。按本大纲完成石油工程综合设计后,应 对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其中的工艺设计方法及设计思路,并达到下列要 求: 1.掌握

立即下载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6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实验室。本室以“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组建,针对油气资源与探测的国际前沿和制约我国油气勘探的重大难题,设置“盆地演化与油气资源分布”、“油气成藏机理”、“油气地球物理”、“油气钻探理论与技术”、“油气测井理论与方法”5个研究方向,以复杂条件油气成藏理论与探测技术为核心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以发展和完善复杂条件油气成藏理论、解决油气勘探重大技术难题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主要目标。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集中了一批油气资源与探测领域的优秀中青年专家,实验室固定成员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和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2人。实验室拥有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形成了以院士为学术指导、以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优秀人才为中青年带头人的多学科研究群体。本室包括固定研究人员47名、流动研究人员24名。固定研究人员中89%具有博士学位、90%具高级职称、75%以上有留学或国外合作研究经历,实验人员及管理人员均有本科以上学历。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国内外油气资源与探测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组成,按照《学术委员会工作条例》开展工作。学术委员会是实验室的学术领导机构,负责确定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开放基金项目申请指南并审定开放基金课题、检查、评价研究成果并协调对外开放事宜。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术委员会制定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根据相关制度和条例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工作,负责定期召开实验室主任和团队学术带头人专家会议研究工作,组织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实验室的高效运行、稳定研究队伍、吸引优秀人才,促进对外开放、联合及学科交叉。

学术委员会名单:

职务

姓 名

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方向

主任

贾承造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盆地构造与石油地质

副主任

王铁冠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副主任

陈运泰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球物理

委员

金振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构造地质

委员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科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

委员

朱伟林

教授

中海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委员

金之钧

教授/博导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委员

张大伟

研究员

国土资源部油气研究中心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委员

彭平安

研究员/博导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地球化学

委员

赵文智

教授/博导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石油地质与地球化学

委员

朱筱敏

教授/博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沉积学

委员

庞雄奇

教授/博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成藏机理

委员

高德利

特聘教授/博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井工程

委员

郝芳

教授/博导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油气成藏机理

委员

Steve Larter

教授

英国纽卡大学

地球化学

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