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栽培技术

播种

苏子属月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期110天左右,积温2200℃,亩保苗20 00-3500株,亩产100-175公斤,适于各种土壤栽培。

苏子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房前屋后均可生长,大面积种植最好选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壤土;土壤肥沃湿度大的田块幼苗徒长,结实晚、产量低、品质也差。苏子可纯种成套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苏子播种不宜过早,否则由于温度低,发芽慢,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也长、营养生长旺盛,结实率低。但播种过晚、发芽快、生长也快、没有充分的营养生长就转为生殖生长,产量也不会高。所以播期要适当。我省渭北一带以4月上中旬为宜,撒播或条播的,每亩播量0.5公斤。覆土3厘米左右即可。为防止播种后遇雨造成土壤板结,可采用柴草等覆盖。当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定一次苗,防止苗荒,苗高15厘米时可以完苗。我省渭北旱塬每亩留苗8000~10000株为宜。如果育苗移栽,水肥条件较好的,每亩地栽植3000株为宜。

整地施肥

灭茬破垄夹肥亩用二铵10kg后起垄,直播天旱要造墒,下种时要坐水,像种大白菜一样点种,株行距为35×60cm,岗地密植,洼地平地肥沃地宜稀植,棵太密影响棵杈造成减产。

育苗移栽

将种子用50℃温水烫一下,搅凉浸种10小 时后捞出沥干,播在做好的畦子上,2平方米可栽一亩地。苗高10cm后蹲苗,啥时下雨啥时栽,连阴效果最好,可分期拔苗移栽,如坐水旱天移栽开沟不超10cm深,成活率高,苏杆可生不定根,此方法不与种大田抢农时。

田间管理

直播田5?6片叶定苗,留大苗打单棵,间掉杂色苗,缺苗可雨后补栽,移栽田要及时铲趟,株高70cm以上叶微黄时,喷二次丰产素,促进籽粒成熟。

虫害

苏子虫害少不得病,有时出现蚜虫,可用乐果和敌杀死混合喷洒,促进苏叶完整新鲜,提高出售时商品价值。

采收

为避免鸟害和散落种子造成减产,在苏子植株顶端刚有成熟,整株发黄有部分落叶马上收割,捆成捆,撮在一起阴干促进后熟增产。待全干后,在水泥地或苫布上用木棒敲打脱粒,达到无土无杂风净,装入编织袋,迎风干燥处保存。

收获标准

茎秆变黄,摇动植株时籽粒有少量晚落即可收获。 过早收获籽粒成熟不好,千粒重低,含油率也低。收获过晚极易脱粒造成产量损失,一定要把握好收获期。收获时从根部割下捆成捆。摊开晒干用棍棒或镰架槌打即可。苏子的病虫害较少,病害多为锈病,易发生在苗期,感病子叶背面有橙黄色的斑点,扩大后子叶破裂,严重时落叶、影响结实。虫害以蚜虫为多,如有发生,用普通的防蚜药剂均可防治。

苏子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收费技术 接口板、空气开关、避雷器、布线架、机柜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收费技术 接口板、空气开关、避雷器、布线架、机柜等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广州滕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植地被 1.地被种类:蔓花生 2.规格:苗高15-20cm,冠幅15-20cm,土球15cm,密度20盆/M2 3.养护期:成活期养护三个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锦源春园林有限公司
植刺桐 地径100cm以上,高度800-900cm,冠幅350-400cm,树形优美 养护期:6个月 钢管支撑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佛山祺润园林
植地被 1.地被种类:蔓花生 2.规格:苗高15-20cm,冠幅15-20cm,土球15cm,密度36袋/M2 3.养护期:成活期养护三个月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锦源春园林有限公司
养土 1.5-2(kg)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荣丰园艺经营店
全光谱筒灯(罗化独家技术让自然光在家里点亮) 功率:7W/9W/12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罗化光源

13% 深圳市罗化光源有限公司
绿萝 中档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吉林神农实业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1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0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5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3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价
技术工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6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栽培 塑料材质、10×10cm|2784m 1 查看价格 广东鹰拓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  清远市 2015-10-16
苗木检修、栽培器材 株高:100mm 冠幅80mm|1套 1 查看价格 广东揭阳三兴苗木场 广西  南宁市 2021-10-15
苗木检修、栽培器材 株高:120mm 冠幅80mm|1套 1 查看价格 广东揭阳三兴苗木场 广西  南宁市 2021-10-15
无土栽培设备 详附图|10套 3 查看价格 上海筱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2021-12-21
红外技术 HV-3264WP 64英寸(1139X811mm)|8171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新峰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7-15
红外技术 HV-W105WP 105英寸(2145X1139mm)|3827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新峰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6-10
技术荣誉 奖牌5厘进口亚克力宽:0.25m 高:0.35m|22个 3 查看价格 东莞市创发广告有限公司 广东   2022-11-17
红外技术 HV-3296WP 96英寸(1817X1303mm)|3615台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新峰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5-22

苏子主要价值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降气消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3~9克。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制法苏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炒苏子:取净苏子,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用途

紫苏油可由苏子榨取,苏子含有35-45%的紫苏油。紫苏油富含奥米加三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由于紫苏油是一种干性油,其可用于制作涂料、清漆、油毡、墨水、漆器以及布料的防水涂层,也可以用作燃料。

紫苏葶(紫苏醛肟)在日本被用作甜味剂,因为其甜度是蔗糖的2000倍。

药理作用

中药材苏子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采收于秋季果实成熟之时,除去杂质,晒干即可。其性温,味辛,有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的功效,可治疗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1、对血脂的作用

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鸡,能使鸡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对小鼠无此作用,并导致小鼠颈部脱毛和皮肤损害;用含紫苏油的饲料喂兔,能增加其体重和肝脏重量,但对血浆及肝脏的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2、抑菌作用

实验表明:紫苏油(0.1%)对变形杆菌、黑曲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显强於0.05%的尼泊金和0.3%的苯甲酸。紫苏对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但临床上对于葡萄球菌所致的疾病很少使用紫苏,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所致的肠胃炎病,则有用之。紫苏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分泌,故有发汗作用,亦能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因而有止咳袪痰作用,故感冒咳嗽每多用之。此外,紫苏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故其行气和中的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3、防腐、抗氧化作用

紫苏子经脱脂后的乙醇提取物有防腐及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物和药品的长期贮存.其抗氧化作用较0.02%的BHT(2,6-二叔丁基对羟基苯甲醇)为强。

药用方法

用于解表,一般用6-10克。

化学成分

紫苏子种子含蛋白质17%、油51.7%,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linolenicacid)56.8%,亚油酸(linoleicacid)17.6%[1]。苏子种子含脂类25.7%,其中包括三酰甘油占0%-80%,二酰甘油,一酰甘油,甾醇,甾醇酯,结合脂及游离脂肪酸。结合脂中包含卵磷脂(lecithin),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glyceride),脑甙脂(cere-broside),脑磷脂(cephalin)及磷酯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甾醇中主要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eygkuvlfsgyb(.exjodrexjeynsgcxegdnygsvylfghwtydmddgoqdsgc(45%-50%)此外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六碳酸及十八碳酸。

紫苏子[来源] 该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采制]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性状] 该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

主要成分

苏子含脂肪油和维生素B1.苏子油芳香,可以制上等肥皂,亦可供给医药上使用.从苏子油中可以提取紫苏精.紫苏精比蔗糖甜 200倍,但无营养价值. 种子和叶中含黄酮类化合物,已分离出9种黄酮甙,2种黄酮和5种花色素甙.果实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鞣质等。

紫苏所含的挥发油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是紫苏醛,占总量的50-60%,是紫苏油浓郁气味的主要来源。其他主要的萜烯类物质包含柠檬烯、石竹烯以及金合欢烯。

苏子成分为脂肪油45.3%,亚油酸42.6%,α-亚麻酸22.4%,还含有维生素B1和氨基酸类化合物。

植物鉴定

一、性状鉴别

⑴苏子小坚果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0.6-2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状花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压碎。种子黄白色,种皮膜质,子叶2枚,类白色,富有油性。压碎有香气,味微辛。

⑵野紫苏子略小,直径0.6-1.5mm,少法达2m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外层常剥落,露出浅黄色石细胞层。

二、显微鉴别

⑴紫苏子中果皮为2-3列薄壁细胞,有维管束散在,其内为1列色素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棕色,其下为1列内果皮异形石细胞,长120-140μm,石细胞顶端有8-10个柱状突起,外壁有圆钩状突起,孔沟细窄,木化。果皮的内表皮细胞壁微木化,有密集的小单纹也。种皮外层为1列壁呈条纹或网纹增厚的细胞,表面观圆形或椭圆形,前者直径40-52μm,后者长径48-80μm,其下为2-3列薄壁细胞。子叶含油滴。

⑵野紫苏子外果皮角技层较薄,层纹断续隐现,色素细胞中常有深棕色物质。

三、理化鉴别

⑴取该品粉末2g,加乙醚20ml,温浸0.5h后滤过。取乙醚提取液2ml,置玻璃皿上,室温挥翅乙醚,将残潭与无水硫酸钠1-2粒直接加热,产生气泡并有刺激性特臭的白色气体(丙烯醛)。(检查油脂类化合物)

⑵薄层色谱取该品粉末200g,置沙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30-60℃)加热回流 8h,放冷,回收石油醚得总油。取油2g加0.5mol/L氢氧化钾乙醚振摇除去杂质(25ml×4次),水层加6mol/L盐酸40ml,再用乙醚提取(25ml×4次),用水洗除杂质(25ml×4次),加无水硫酸内脱水,回收乙醚,加2%浓硫酸-甲醇(1:5)30ml回流2h,加水60ml,用石油醚提取(25ml×4次),回收石油醚即得脂肪酸国甲酯供点样,取亚麻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作对照,点样于硅胶G-10%硝酸银(AgNO3)(3:10)薄板上,以苯展形,用0.2%2,7-二氯荧光素乙醇液喷雾,于紫外光为要(254nm)下观察,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四、配伍效用

苏子配伍陈皮:二者皆能理气化痰、止咳定喘.但苏子质润 功擅降气消痰 尚能温中降逆;陈皮性燥 长于理气化痰 并可理气和胃.相伍为用 燥润并施 则燥不伤阴、润不留痰 共奏化痰止咳、降气定喘、和胃降逆之功效 用于治疗肺气上逆之咳喘痰多、胸膈满闷;痰浊中阻、胃失和降之呕吐、呃逆等症.

苏子配伍杏仁:苏子辛温 下气利膈消痰、润肺平喘;杏仁苦温 降肺气以化痰止咳平喘.二者合用 其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更著.且二药皆入肺与大肠 有润肠通便之功.用于治疗外感风寒、痰涎壅肺、肺气上逆之胸膈满闷、咳嗽气喘以及伴有大便不通者.

苏子配伍紫菀:苏子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功擅降气;紫菀润肺下气、消痰止嗽 长于润肺.二者伍用 共奏化痰止咳、下气平喘、利膈宽胸之功效 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痰不利、胸膈满闷等症.

各家论述

一、陶弘景

陶弘景:苏子,主下气,与橘皮相宜同疗也。

二、本草纲目

<纲目>: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

《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解鱼蟹毒。

三、药品化义

《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教,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隔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邪气与真气相待,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四、本草述

《本草述》:每言苏子下气之功胜于叶者。盖叶、茎、子俱能和气,但叶则和而散,茎则和而通,子乃和而降,用者其细审之。

五、本草汇

《本草汇》:苏子,散气甚捷,最能清利上下诸气,定喘痰有功,并能通二便,除风寒湿痹。若气虚而胸满者,不可用也,或同补剂兼施亦可。

六、本经逢原

《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

七、医林纂要

《医林纂要》:苏子功用略同紫苏茎叶,能润心舒肺,下气消痰,除咳定喘,利膈宽肠,温中止痛。凡用于用仁,皆有润意,辛尤润。肺过敛,则气上而不行,辛泻肺,则敛者开而气顺矣。凡下气者,言顺气也,气顺则隔利,宽肠亦以其润而降也。

八、别录

《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九、药性论

《药性论》: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

十、日华子本草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结,消五隔,止嗽,润心胸,消痰气。

十一、本草衍义

《本草衍义》:治肺气喘急。

十二、本草通玄

《本草通玄》:治蛇犬伤。

食用价值

中国

紫苏在中国种植约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很常见。中国人用紫苏烹制各种菜肴,常佐鱼蟹食用,烹制的菜肴包括紫苏干烧鱼、紫苏鸭、紫苏炒田螺、苏盐贴饼、紫苏百合炒羊肉、铜 盆紫苏蒸乳羊等。

成串的种子在青时也可腌制食用。

日本红紫苏(アカジソ)

紫苏深受日本人欢迎,是日本料理中的代表性风味调料之一。日本紫苏的叶片两面均为绿色,习称"青紫苏"。日本最主要的品种是荏胡麻(Perilla frutescens var. frutescens)、皱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crispa f. crispa)和红紫苏(Perilla frutescensvar. crispa f. purpurea)。而在北美洲,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紫苏的日语发音"Shiso"(シソ)来称呼这种植物。

青紫苏的叶和花作为蔬菜食用,可用于制作刺身和天妇罗。苏叶在日本称为"大叶(おおば)"。

日本红紫苏的叶用作酸梅的着色剂,干燥的苏叶用来制作京都产的七味粉以及Furikake(振り挂け,一种在饭上撒上三文鱼粉、紫菜末、海带、食盐和蔬菜等食材的混合食品)。熟透的果实和花穗可用于制作刺身。

两种日本紫苏的花萼和嫩果实都可以作为茶渍饭的配料。

日本人还会用荏胡麻的种子制作味噌。d

韩国

韩国泡菜使用的

韩国的紫苏变种的叶片比日本青紫苏要更大、更圆、更为平坦,而且锯齿较为细密,一面是紫红色,一面是绿色。韩国人用紫苏制作泡菜,基本上在全世界的韩国货商店中都有紫苏泡菜罐头销售,在这种罐头中,每两片紫苏叶包裹着一个红辣椒。新鲜的紫苏叶可用来制作沙拉。紫苏子用作肉类食品的调料,也用来制作紫苏芝麻盐。韩国人在吃烤肉习惯用新鲜的紫苏叶或辣椒叶搭配,而韩国人掀起了用紫苏叶补钙的热潮,因为紫苏叶富含钙质。

韩国人用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的种子压榨食用油,或者用种子磨成粉加入汤中作调味品。

越南

越南人用在炖菜和煮菜中加入紫苏叶,或者将紫苏叶摆放在越南米粉上作为装饰。他们使用的紫苏品种的叶子一面红中带绿,一面是紫色,与日本紫苏品种相比香气更浓。

工业用途

苏子用途很广,幼苗和嫩叶可以食用,籽实可以作为芝麻的代用品。苏子油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来制作雨伞、雨衣、油漆、油墨等。苏子饼渣是家畜的好饲料,也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黑龙江地区也有引种栽培。

苏子栽培技术常见问题

  • 苏子苗的栽培技术谁清楚?

    苏子的种植方法:     1.苏子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在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生长旺盛,我国从南至北的广大地区均可种植。整地把土壤耕翻20厘米深,耙平。整细、作畦,畦...

  • 灵芝栽培技术的栽培技术

    选择保温保湿,通风良好、光线适量、排水通畅、管理方便的灵芝大棚,棚内要求地面清洁,墙壁光洁,耐潮湿。灵芝棚的大小视培养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树林、房前屋后林阴处,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适。培养料入棚前菇棚...

  • 平菇栽培技术

    在食用菌栽培技术中,菌种生产技术难度大,要求高,且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用品,适宜于专业菌种厂生产。平菇属木腐菌,凡是适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养基,也都适合平菇菌丝的生长。本节仅对平菇的菌种分离和一些平菇专用的...

适宜在冷冻的温带种植,对土壤要求不严,村边、地头、排水良好,沙质壤上、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 ,肥沃的土壤上栽培,生长良好。

苏子形态特征

苏子又名荏、紫苏、苏、白苏、桂荏(《尔雅》)、荏子、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苏麻、苏草、唐紫苏、皱叶苏、鸡苏、臭苏、大紫苏、假紫苏、水升麻、野藿麻、聋耳麻、孜珠、兴帕夏噶(藏语)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

一年生草本植物,高30-200cm,茎直立,叶对生,被长节毛,叶下面有细油腺点,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花萼钟状,花冠唇形,果萼较小。有紫苏和白苏之分,紫苏多为药用,白苏既可食用也可榨油,目前以白苏种植为多。

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及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

一年生草本,高30-200cm。具有特殊芳香。茎直立,多分枝,紫色、绿紫色或绿色,钝四棱形,密被长柔毛。

叶面

叶对生;叶柄长3-5cm,紫红色或绿色,被长节毛;叶片阔卵形、卵状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4-13cm,宽2.5-10cm,先端渐尖或突尖,有时呈短尾状,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有时锯齿较深或浅裂,两面紫色或仅下面紫色,上下两面均疏生柔毛,沿叶脉处较密,

叶下

叶下面有细油腺点;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轮伞花序,由2花组成偏向一侧成假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披针形形,全缘,具缘毛,外面有腺点,边缘膜质;花梗长1-1.5mm,密被柔毛;

花萼

花萼钟状,长约3mm,10脉,外面部密被长柔毛和有黄色腺点,顶端5齿,2唇,上唇宽大,有3齿,下唇有2齿,结果时增大,基部呈囊状;

花冠

花冠唇形,长3-4mm,白色或紫红色,花冠筒内有毛环,外面被柔毛,上唇微凹,下唇3裂,裂片近圆形,中裂片较大;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内中部,几不伸出花冠外,花药2室;

花盘

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室;花盘在前边膨大;雌蕊1,子房4裂,花柱基底着生,柱头2裂。小坚果近球形,灰棕色或褐色,直径1-1.3mm,有网纹,果萼长约10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区别

这一变种与紫苏的区别在于:果萼小,长4-5.5mm,下面被疏柔毛,具腺点;茎被短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两面被疏柔毛。小坚果较小,土黄色,直径1-1.5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苏子栽培技术文献

木棉的栽培技术 木棉的栽培技术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 3页

评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选向阳的、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实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阴凉处。过 数天,摊开晾晒,果裂种脱,除去絮毛杂物,阴干后贮存。早春 2-3 月间播种,播前催芽, 用条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顷用种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强管理,待幼苗长 至 5-6cm时,可进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达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开花,后长叶。花冠五瓣,橙黄或橙红色。花萼黑褐色,革质。花后结椭圆 形硕果,内为卵圆形的种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术 用播种、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开裂前采集, 种子发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随采随播,也可用湿沙短期贮藏,条播,覆土 2cm,平均气 温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齐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进行, 用长 80-10

立即下载
朴树栽培技术 朴树栽培技术

格式:pdf

大小:23KB

页数: 10页

评分: 4.3

朴树栽植技术 一、朴树概述 朴树,别名有沙朴、朴子树、朴仔树。落叶乔木,高达 20m,胸 径 1m;树冠扁球形。小枝幼时有毛,后渐脱落。叶卵状椭圆形,长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对称,锯齿钝,表面有光泽,背脉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时橙红色,径 4-5mm, 果柄与叶柄近等长,果核表面有凹 点及棱脊。花期 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态习性 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气候及 肥沃、湿润、深厚之中性粘质壤土, 能耐轻盐碱土。 深根性,抗风力强。 寿命较长,在中心分布区常见 200-300 年生的老树。抗烟尘及有毒气 体。 三、朴树的主要品种 在四川地区,朴树主要品种为小叶朴 、大叶朴、珊瑚朴、西川 朴。 (一)小叶朴 别名:黑弹树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 20米,树冠倒广卵形至扁球形。 树皮灰褐色 ,平滑 .当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较深,无毛,散生 椭圆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

立即下载

苏子叶采集

苏子叶是苏子的副产品, 采叶要在八月份开始 ,选择晴天在露水下去后采摘 ,以防装筐受热变质。 叶片要新鲜、完整,叶面长5厘米~ 7厘米,带叶柄一起采下来 。

苏子叶加工

采摘的苏子叶要及时加工,否则变黄 影响质量。剔除黄叶、病斑叶,备好锅或大盆、大缸、石头和盐。

1、把苏子叶和盐按10:3 的比例备好。先把锅里或大盆放上清水 ,再把苏子叶 放水里洗干净 ,捞出控净水。

2、 用大缸进行盐渍,先在缸底铺一层1厘米厚的盐,再摆一层苏子叶,厚度10厘米左右加一层盐,直到满缸,上面撒一层盐封严。盖上比缸口小的盖子,再压一块10公斤左右的石头,停放在阴凉处。每隔7天~8天检查一次,如发现变黄时立即倒缸,重新加盐,以保证质量,一般20多天就可腌好。腌好的苏子叶色泽为黑绿色。

3、腌好的苏子叶,用清水洗去多余的盐份,放在帘子上控水。然后用辣椒油、少 量蒜泥、白糖、味精等配料搅拌,就制成了味鲜可口的小菜。

近年来,紫苏子成分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脂肪油、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方面。紫苏子因产地不同含油率在 30 ~50 ‰,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多烯不饱和脂肪酸- α -亚麻酸(十八碳三烯酸,α-LNA)为主。采用GC—MS 法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紫苏子油主要含 4 种脂肪酸,它们是:α -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软脂酸 。用 GC 对不同产地紫苏子的脂肪油进行分析,发现其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其中 α -亚麻酸的含量占55%~63%,其次是油酸和亚油酸,占 30%左右。从紫苏子中还检测到芹菜素、木犀草素等黄酮类成分 。紫苏子约含有 18 种氨基酸,其总氨基酸含量可达到 18.67‰ ,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占 8.04‰ 。紫苏子含有动物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尤其是赖氨酸和含硫氨基酸均高于玉米、小麦等常见能量食物。从紫苏子中还可分离得到谷维素、胡萝卜素、抗过敏的多元酚、V B2 等。紫苏子中还含有 K、Ca、Mg、P 等 18 种宏微量元素,其中生物必需微量素如 Fe、Mn、Cu、Zn等含量较丰富 。

紫苏的栽培历史和文化

紫苏原产中国,中国两千年前解释词意的专著《尔雅》中就有紫苏的记载。西汉扬雄《方言》(公元前1世纪)记有:“苏… …其小者谓之)。据宋代地方志《赤诚志》卷三十六《物产"蔬之属》记载:台州常见上市的蔬菜有苏 (紫苏、花苏、板苏)等。

而西汉枚乘在其名赋《七发》中即开列了“鲤鱼片缀紫苏”等佳肴。李时珍说“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日做熟汤饮之”。紫苏子原名苏,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本草纲目》引苏颂说:"苏,紫苏也,处处有之,以背面皆紫者佳。

夏采茎叶,秋采子"。《本草纲目》载:"紫苏、白苏皆以二、三月下种,或宿子在地自生。其茎方,其叶团而有尖,四围有巨齿,肥地者面背皆紫,瘠地者面青背紫,其面背皆白者即白苏,乃荏也。紫苏嫩时采叶。……八月开细紫花,成穗作房,如荆芥穗。九月半枯时收子,子细如芥子而色黄赤,亦可取油如荏油"。并载:"气味:辛,温,无毒。主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则宜用子也"。此记述与现今市场所售紫苏子的形态特征和功效相符。

本草纲目还载:"今有一种花紫苏,其叶细齿密纽,如剪成之状,香色茎子并无异者,人称回回苏云"。2100433B

苏子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