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BIM从0到1基本信息

书    名 水利BIM从0到1 作    者 刘辉、欧阳明鉴
类    别 图书>工业技术>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出版社 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定    价 ¥70.00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17069997

前言

综合篇

第1章 BIM技术概述

1.1 BIM技术概念

1.2 BIM核心理念

1.3 BIM技术应用现状

1.3.1 BIM技术在国外的应用

1.3.2 BIM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1.4 BIM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1.5 BIM技术核心价值

1.5.1 BIM技术对开发建设单位的价值

1.5.2 BIM技术对设计单位的价值

1.5.3 BIM技术对施工单位的价值

1.5.4 BIM技术对运维单位的价值

1.5.5 BIM技术对其他参建单位的价值

第2章 中国水利水电设计行业发展与BIM技术

2.1 “十三五”期间水利投资情况

2.2 水利水电设计行业的发展机遇与特征

2.2.1 行业发展机遇

2.2.2 行业发展特征

2.3 BIM技术在水利水电设计行业应用现状调查分析

2.3.1 概述

2.3.2 行业BIM技术应用基本情况

2.3.3 行业BIM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2.3.4 行业BIM技术应用的期望

2.4 企业BIM应用能力分级

实施篇

第3章 BIM实施第一阶段

3.1 实施目标

3.2 实施策划

3.3 实施内容与步骤

3.3.1 BIM基础理论宣贯

3.3.2 企业BIM组织机构

3.3.3 BIM实施保障机制

3.3.4 硬件配置

3.3.5 BIM软件选择及确定

3.4 完成该阶段实施的基本要求

第4章 BIM实施第二阶段

4.1 实施目标

4.2 实施策划

4.3 实施内容和步骤

4.3.1 设计人员BIM应用能力培养

4.3.2 各专业BIM应用

4.4 该阶段BIM组织机构职责

4.5 完成该阶段实施的基本要求

第5章 BIM实施第三阶段

5.1 实施目标

5.2 导航项目的意义

5.2.1 示范效应

5.2.2 营造应用BIM的氛围

5.2.3 促进BIM技术落地

5.2.4 企业BIM体系的基础

5.3 导航项目BIM咨询机构

5.3.1 聘请咨询机构的必要性

5.3.2 咨询机构的选择

5.3.3 咨询机构的工作任务

5.4 导航项目的选择标准

5.4.1 项目工期

5.4.2 项目体量

5.4.3 项目阶段

5.5 导航项目BIM实施

5.5.1 项目策划

……

拓展篇

案例篇

水利BIM从0到1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1000-A,板高500mm,壁厚 27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C形桩(PFC) 预制构件:PFC-500-A,板高250mm,壁厚1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C形桩(PFC) 预制构件:PFC-700-A,板高350mm,壁厚 13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C形桩(PFC) 预制构件:PFC-1000-E,板高500mm,壁厚 13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800-A,板高400mm,壁厚 2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1200-A,板高600mm,壁厚 30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58.8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500-A,板高250mm,壁厚12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水利护壁V形桩(PFV) 预制构件:PFV-600-A,板高300mm,壁厚 170mm,C60型号分为A-B-C-D-E,在以A型号除税价为基础,排序中的每种型号除税价在前一型号上递增29.5元/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岩

m 13% 广东华岩建材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10年1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11月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韶关市2009年5月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广州市2008年4季度信息价
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08年4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水利块石 1|1m³ 1 查看价格 潮连浩江沙石场 广东  佛山市 2015-09-06
回转式水利格栅 回转式水利格栅(清污机) HQ3.5×6.8-75A 电机5.5KW|3套 1 查看价格 宜兴市水立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1-10
水利思想牌 (1)规格:长x宽x高=1.5mx1.5mx0.1m (2)材质:304不锈钢材质|13个 2 查看价格 广州千艺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22-09-30
水利测功机 (含静校装置) 用于电机发动机等动力机械输出功率测试 SG-50|8台 1 查看价格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市 2015-09-22
水利测功机 (含静校装置) 用于电机发动机等动力机械输出功率测试 SG-120|3台 1 查看价格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市 2015-08-20
水利碎石 比较大的|1m³ 1 查看价格 潮连浩江沙石场 广东  佛山市 2015-09-06
水利测功机 (含静校装置) 用于电机发动机等动力机械输出功率测试 SG-400|4台 1 查看价格 济南金恒翔机电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市 2015-07-08
BIM软件 BIM软件|1套 3 查看价格 广州锦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1-12-09

本书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已开展的BIM研究与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了一套适合水利水电行业单位开展BIM实施工作的解决方案。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BIM技术概述、水利水电设计行业BIM技术发展情况、BIM实施的4个阶段、BIM在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水利水电工程BIM应用案例。

水利BIM从0到1常见问题

水利BIM从0到1文献

密云水库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务的转变 密云水库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务的转变

格式:pdf

大小:190KB

页数: 2页

评分: 4.4

50a前的今天,数10万建设者正奋战在潮白河滩修建密云水库,经过紧张的施工,1959年9月胜利拦洪,1960年9月建成投入运行。水库的兴建结束了千百年来潮白河洪水泛滥、两岸人民深受灾难的历史,变害为利润泽一方。水库运行以来拦截大于1000m3/s洪峰流量23次,累计减淹土地面积160万hm2,在防洪、灌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立即下载

2011年我从燕山大学毕业顺利进入一家央企,然后被分配到当时号称内地小香港的鄂尔多斯市的一个工地。大片大片旋转的塔吊彰显着这个暴发户城市的霸气,刚刚毕业的我有点被这样的场景吓到,我们的项目还是刚刚开挖的大坑,看着荒凉的工地,嘴里说着脏话的工人,既新奇又有一些失落,这一年我24岁。从此开始了我施工生活的生涯。

我所在的工地是一个集酒店、办公楼、公寓、商业为一体的公共建筑,按照领导的说法是这样的项目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绝好的锻炼机会。于是每当领导们或者是老员工们喝酒都会在酒桌上用这个事情教育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小弟,初入世事的我们也感恩戴德的点头哈腰感谢领导的栽培,感谢上天的眷顾。我们当时一共到东胜项目部12个大学生,按照公司的传统做法,每个人都应该配备师傅,可是偏偏这一年这个项目部没有给我配师傅,只是让我和一个电气技术员学习,我一个学暖通的让我和搞电气的学啥啊,而且他也是来一年的新人。

当时我就很不乐意的去找当时管理这个地方的副总,副总大嗓门一喊,要什么师傅,自己学。当别人在师傅的温暖怀抱里汲取营养时,我已经开始独当一面,独自管理给排水、通风空调、消防的技术问题,那时候我连柔性防水套管都没见过,连砼咋念都不知道,天天自己看施工规范,给其他工地的同学打电话请教。工人、施工队班长、施工队经理也不用正眼看我,不把我当回事,谁让咱是刚毕业的呢,压力就是动力,努力学习真的成为一种行动了。没过多久,我就开始跟着总工参加监理例会,汇报我所分管内容的施工情况;参加工程例会安排相关的施工任务。也许在这个单位让一个还没有过实习期的毛头小子干这么多的事情还真是第一个。感谢当时没有师傅。

当整个地下室出正负零以后,甲方要我简单的安排一下管道的标高位置,当时我拿着各个专业的图纸那个头疼,当时就在想如果图纸是三维的就好了,那里还用这么头疼的将这么多专业的图纸都弄到一起看。可是当时也就是只能想想,工地上没有网络,想找点资料都没有。

2012年鄂尔多斯由于受煤价格的影响,房地产崩盘。7成的工地处于停工状态,繁华的鄂尔多斯一下子变成了鬼城。我们也只能呆着了,当时连个网都没有。天天也只能看看书,玩玩手机。一直到十月份,被借调到乌海市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已经接近收尾工作,但是由于甲方要提前运营,逼着我们抢工期,所以我就来了。

作为一个新人,还是另外的项目部的人,很难融入到这个老的群体里面,他们对我也是爱答不理的。有一次在地下室我掉到了集水坑里面,脚受伤很严重,休息了几天,竟然成了一些人的笑话。工程非常的着急,由于甲方没有提前的规划好,很多地方的管道都要返工来满足标高的要求。不过甲方有钱,到了现场就说,这太低,那太矮重做,我们给钱。好好吊顶拆掉,管道改变路由。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我们也时常的加班。越来越感觉到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是个技术员呢。

2012年底我们在东胜的团队接管了青岛的一个酒店项目,本来这个项目是兄弟单位干的,但是他们的水平不行,后来被我们公司接手,而且派我们这个团队来做,据说当时领导说的是这是我们公司最好的团队。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我当然也就从乌海来到了青岛,终于从西北的大沙漠里走了出来,而且还是海边,其实更让人兴奋的是青岛项目部最起码有网络了。酒店的甲方对于土建的要求很严,对于机电部分的要求更严,这让我心里更加的有压力。趁着前期不忙,我利用网络在找各种三维解决管道综合问题的方法,最开始发现了AutoCADMEP这个版本的软件,感觉用的还不错,可以做出相关的三维模型,当时已经非常的高兴了,但是当时的电脑很不给力,非常非常的卡,也没有钱买新的电脑。

偶然的一次机会和甲方出去考察空调单位,他们说起了BIM,当时也不知道是啥。回到项目部我就开始在网上找这些东西,看看BIM到底是啥。看了很多的图片,感觉和我做的差不多,然后我就找AutoCADMEP是不是BIM这样的问题。后来网上对这个软件说明没多少,而更多的是提到的revit。我为了和BIM接轨,于是开始学习revit,2011版本、2013版本。想想那时候真的很可笑,自己连BIM和revit的关系都没搞明白,我自己买了很多的书,只要网上有的revit的教程的书我都买了,而且新出一本买一本,在各大网站学习,在QQ上加了很多BIM大神向他们请教问题,当然也被很多BIM大神拉黑,因为我的问题真的是太多了。

没用了多久,我将我们酒店的地下一层的管道进行了排布,当时拿到甲方那里一看,甲方设计部门连声称赞,就因为这个甲方和设计院解除了管道综合的合同,交给我们来做,因为我们是免费的。学习的过程是很开心的,尤其是前期的努力得到了领导的肯定,经常为了revit能实现一个效果熬夜通宵。从最初的墙柱梁板机电管道模型的建立,再到钢筋插入,以及之后三维出图、剖面出图,甚至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结构受力计算、绿色分析等内容。虽然有些东西真的超出了我的专业范围,但是当时真的是停不下来,这就是一个人的兴趣问题。

我尝到了甜头,虚荣心得到很大的满足,之后我继续向深层次研究revit,后来渲染漫游等这些功能都不在话下,工程在我做的三维管道综合下有序的进行,不光我们总包用,我要求后来进场的通风空调单位也用,相互配合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到13年10月份,我偶然间将我的一个漫游动画传到了优酷上,优酷的账号是我的QQ号,自动将视频分享到了我的空间里面。点赞的人老多了,我也非常的高兴。但是有一天,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公司技术科打来的,什么都没说就问那个视频是不是你做的,我说是。然后他就挂了,难道我泄密了吗?心里忐忑不安,一个小时以后,机关技术科又打来电话,说:你收拾一下东西,今天回北京,准备一个工程的投标,而且已经和你项目经理打好招呼。就这样我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情进京了,从毕业以后我一直在项目上,总认为机关的都是领导,我也没见过大世面,心里当然害怕,还有我感觉我的软件用的还不是很好,我怕给项目部丢人。

到了北京当天晚上,公司总工程师还有技术科一起出来吃饭,还给我倒了很多酒,我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特别拘束。领导看我说,看来以前从来没机会和我这样的大领导一起喝酒。我只能苦笑的点点头。我不会喝酒,但是那天晚上我也不敢拒绝,喝了六两,到了宿舍吐了一晚上。第二天我才明白公司为了发展BIM事业,董事长要求技术科配置硬件,专研BIM。于是公司花费20万元,购置三台台式机,一台笔记本。配置相当豪华,看到这些牛X电脑,我高兴坏了,终于可以体验一把流畅的感觉,自己的小电脑文件一大了卡的要死,经常死机。对于投标只不过是大家练手的一个项目。慢慢的我在公司也就熟悉了,也没有了当初的拘束。

后来由于我自己研究的软件技术遇到了瓶颈很多问题我也解决不了,于是公司决定请老师讲课。当时请的老师是中国建筑研究院的应老师,后来她去了广联达,我们也成了很好地朋友。经过这次培训真的解决了我以前的很多的困惑,学习真的不能闭门造车。

接下来的一年,公司领导让我参加各种BIM论坛,我经常从相距千里的青岛和北京往返,非常感谢领导给我的这么多机会,我对BIM理念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了,但是这时候很多的高层的领导还是将BIM理解为是做宣传动画,所以我也是不是的被领导要求做个动画什么的,弄得我很无语。我越来越知道BIM是以工程为基础的,是一种工程技术,或者是一种管理措施,做个动画投标那只是最肤浅的东西。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问别人你用的BIM是什么?或者是这个是BIM吗?再也不会搞不懂revit和BIM的关系了。我也深知道要想掌握好BIM技术光是软件熟练是远远不够的,专业知识、现场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脱离了专业知识那是没用的,那是伪BIM。

14年9月,公司机关要求我回机关准备BIM大赛,这次我带上了小米,我的同届同事,也是我的好哥们,在我的教育下,他的revit水平当时还说的过去,去了可以给我打个下手。我们一起进京了。这一年我27岁。

BIM大赛进展的很顺利,我主持的一个北京的项目获得了二等奖,我们青岛酒店的项目获得了单项三等奖。而我也成了公司名副其实的BIM专家,被誉为公司BIM第一人,BIM鼻祖。年底公司技术科安排,培训BIM技术,而我作为主讲人,更是被公司员工熟悉。

2015年1月集团公司筹备BIM中心,中心主任和我面谈好多次,让我加入。经过一个月的考虑,不顾子公司领导的反对,我决然离开了子公司,来到了集团BIM中心,负责技术问题。也许我在子公司一直待下去能有一个不错的发展,但是我还年轻我还想学习更多的东西,我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

2015年1月我正式调入到集团公司,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天地,满心欢喜的我希望在这里能有一番作为,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也许是我太年轻,也许是我期望太高。领导对BIM的理念还是动画,并且花钱弄了个录影棚,就为了给视频配音。每天的都在做动画,让BIM成为了一种外貌形式。工作越来越枯燥。我的自由时间也越来越多,对工作也没有什么信心了,后来我自己编了一本revit管道综合的教程,将自己多年的工程经验结合revit的操作写了出来,并且有幸在集团组织的培训中担任主讲,将我的教材发给我的学员。也许这是我对集团公司最大的贡献。

日常的文书工作我一点兴趣都没有,都交给别人去做。每周部长都要学习一片小文章,打造部门内部文化。在这里我真是见识到了什么是老牌国企。虽然工作慵慵懒懒,但是学习BIM的精神一点都没有变,我自己建立MEP工程群,河北BIM交流群,其中河北BIM交流群成为了河北省最大的BIM交流群,虽然人数也不多。当初在各大论坛和群了很多人在我学习的路上给了我帮助,现在我也要以这种方式回馈给想要学习BIM的兄弟姐妹,在群里无论谁和我要软件、或者是教程我都会毫不犹豫的给他,无论有什么问题我都会尽力解答,这也是个提高的过程。

在网上我也认识很多朋友,天南海北到处都有,大家一起交流所得甚多。而且这个时候我也越来越觉得BIM发展有些头重脚轻,施工单位用BIM的数量和质量要远远超过位于全生命周期之首的设计院,这种现象很奇怪,不过也是情理之中,毕竟revit要求工程师协调的东西多,设计院画图的速度不会跟上,所以推广比较慢,总体来说还是建筑行业的现有模式的问题,但是在未来BIM必然是全生命周期的,作为龙头的设计院肯定会大力发展。所以我开始学习暖通设计,先机难得。

在集团培训完以后,我忽然有了个想法,想自己开个公司做BIM培训与项目咨询,这个想法和小米和小周说了以后他们都很支持,并且愿意一起干。小周也是我同届的同事,原来一直都在一个项目,后来青岛项目停工,被我推荐到我们办公室来工作。我将公司成立时间定在今年的8月31日,那天是我28岁的生日,希望在这一天我们的公司能成立。集团公司的员工比较悠闲,而我自从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却忙碌的很,不停的在宣传,不停地的在了解市场,在做宣传册,找以前的同学、朋友介绍工程。每天忙得不亦乐乎。经常到忙到晚上十二点。

但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小米小周有点打退堂鼓。我自己信心也动摇了,时常在问自己,这个公司真的靠谱吗,投入的钱会不会打了水漂。最终他两还是不打算和我合伙了。其实从他们的角度想也是情有可原的,小米自从我带他到子公司机关以后,深受领导信任,尤其我走了以后,他更是成了子公司BIM第一。没有必要和我一起走这条冒险的路。既然开不了公司,我忽然觉得什么又像从前一样了,每天枯燥的上下班,做一些文书工作,很无聊。我觉得没有再待下去的意义了,这么多年的施工单位工作,连女朋友都没有,也该考虑换个工作了。做出这个决定是非常痛苦的,在一个地方呆久了真的不愿意离开,在这个地方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了很多哥们,我们一起打造了一个公司最牛团队。至于领导劝我说不能扔了铁饭碗,我对这个铁饭碗一点兴趣都没有,今天我扔了这个铁饭碗就是为了将来能够端起一个金饭碗。

2015年8月,我和小米、小周说我要离开了,虽然我们一起开不了公司,但是永远都是好兄弟。2015年8月底我离开这个大央企,跳槽另一个大央企的设计院,抛弃自己熟悉的施工行业,进入新的领域是对自己的挑战,我还年轻我需要这样的挑战。在这个月我也成立了我自己的BIM工作室,前期的宣传没有白费,当时市场没有及时反馈回来信息,现在有不少朋友找我做管道综合,找我做各种BIM相关的东西。而且我们团队都能高效的完成甲方的任务。

在新的单位,遇到了另一位老师,在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他对revit出图很有研究,学到了以前我很多没有想到的东西。还遇到了一个经验丰富的暖通设计师,我施工出身,不会设计,他就像教小学生一样的用心教我,而我将学到的东西结合施工结合BIM将这些专业知识融合到一起,做到融会贯通,争取早日在暖通这个行业将BIM推行起来,不光光是做个管道综合,要将计算等信息也要融合到BIM中,前途路漫漫,任重道远。

工作四年多,BIM给了我很多,也给了我迷茫,最终我还是明白了BIM到底能干啥,未来能发展到什么样,很多人持悲观态度,但是更多的人像我一样,看好BIM。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为自己的生活一起努力。

此文献给那些经常问我学BIM有用没,能干啥的我的学员!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帖子名字叫《BIM与工作与我》,讲述了我从燕山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通过BIM的学习,逐渐从公司的底层项目部技术员,用不到两年的时间进入到集团BIM中心负责技术研究问题,后又跳槽另一家央企设计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的故事。帖子放到贴吧以后在整个BIM圈里引起了一个小小的波澜,我自己的河北BIM交流群,也从200多人几天的时间达到500多人,我不得不将群升级到1000人群。不管是群里的新人还是贴吧里面的BIMer,问的我最多的问题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BIM能起到什么作用,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学习BIM一段时间以后困扰了我很久的问题,但是经过我在工地上的验证和反复推敲终于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现在分享给大家。

2011年我经历了第一个项目,那时候虽然不知道BIM是什么,也没有听说过BIM这个词。但是看着二维的蓝图,总想着如果他们变成三维的该多好。那时候刚刚毕业自己还是个很傻很天真的实习生,而且项目部连个网络都没有,所以也没有多想。后来我到了青岛的一个五星级酒店工程,面积不大4万多平米,各种功能相当齐全,客房、水疗、健身房、游泳池都有,但是地下室只有一层面积也就3000多平米,除了车库还有一部分是厨房及物业用房,将所有的机房都聚集到了一个角落,制冷机房的主干管、消防泵房的主干管、给水、生活热水的主干管都从这个地方出来,地下室走廊也就2200宽,走廊里面有排烟系统,厨房排风系统等,当时一看到图纸就感觉这个地方肯定是个问题。每次开会甲方都会说道这个楼层的标高控制。在前期设计院也来过几次,大家都是拿着蓝图说来说去,后来争吵个面红耳赤也没有个结果,我总感觉我们总包、设计院、甲方都不在一个次元里面,说的问题乱七八糟。

后来我有幸学会了revit,将整个大楼模拟出来,包括各个地方的管道也绘制好,在开会的时候我就把模型放到大屏幕上,然后大家针对各个地方的问题经行讨论,会议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那个地方管道该怎么排布,就打出图纸甲方签字,我们拿去施工。实在达到不了要求的交给设计院,让他们去改方案。这回开会大家终于在一个次元了,说的问题也更明白了。也许大家现在看出来了,其实BIM在施工现场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作用就是沟通,其实不光是我们和甲方设计院,我们对待我们自己的施工队伍,用BIM交底,工人的出错率也大大的降低。这在我们提高和甲方的沟通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自己的施工质量。

之前听中建总公司的李云贵的讲座,他说过施工单位用BIM用的要比设计院要好,因为施工单位使用BIM技术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好处。他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们通过BIM技术指导工人施工,预制加工构件,布置大临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经赢得了经济效益还赢得了社会效益,因为我这个五星级酒店,我们在山东又陆续开了几个工程。这个就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后来BIM这个词汇慢慢的热了起来,被炒得无所不能,很多专家都在吹牛节约成本百分之三十等一类的,其实大家可以想想,一个工程土建的利润有多少?其实不到百分之六,安装工程的可能高点也就百分之十五。怎么可能节约那么多的成本。后来我们公司总部的领导也开始关注BIM的发展。要投标,然后做漂亮的动画,后来我们公司就总结出了一条BIM的应用价值就是用BIM投标。其实对于BIM投标这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叫BIM投标?难道就是做个好看的动画,就是做个三维的视图,弄一个工期模拟?告诉甲方我们用BIM如何如何,其实我感觉这个就是用BIM在吹牛,还没有吹到点子上,夸大效果而不注重实际的价值。这就是很多高层领导犯得错误。

后来我也参加了很多BIM大赛,好多的参赛作品吹牛吹得很离谱,还竟然拿了奖。都在说BIM如此的如此的厉害,其实很多东西在二维时代就能做的很好了,难道你用三维的弄出来你的成本就能降低很多吗?很多人都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到BIM的实质。我每次讲课都会讲BIM是什么?一方面很多的学员不知道BIM的概念,另一方面是BIM的概念已经不仅仅的局限于建筑信息模型了,之前我在一个群里聊天说道BIM的概念,很多人说BIM是为了给项目省钱,后来我举了个例子,从北京到天津普通车15块钱3个小时,城际铁路50块钱半个小时。也许不恰当,但是很形象,我们用BIM有时候确实看到了我们花了跟多的钱,但是我们获得的价值也许更多,但不一定就是金钱。节省的那两个半小时就是我们用BIM获得的价值。但是无论BIM怎么发展还是离不开信息这个东西。所以现在有些人在提倡BIM要和ERP系统打通,要将一种技术措施搞成一种项目管理措施,我觉得这种做法如果在项目的小范围应用会起到很好地效果。项目所有的资料都集成到BIM模型中,隐蔽验收的位置,相关位置的变更都及时的统计在模型中,无论是项目经理,还是总共或者是甲方看到都会,很明确理解意思。我觉得这个是未来BIM发展的一个方向,目前很多的软件厂商也在这个方向上努力。所以归结到最后,BIM还是一种高效的沟通工具。

以上的讲述纯属于一家之言,望大家借鉴。

同济大学副校长 吴志强

现在我们的规划管理,或许会出现一个突破性进展,那就是百姓参与服务设施管理,不仅仅是规划局派人去审批,而是社区内每个老百姓都在管着我们的设施。我们国家的转型期,让城市走向多元共治。

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读了德国哲学家的一本书,关于是不是科学,有两条,第一,要对自己学科的历史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梳理,第二个,这个学科可以用数字说话么。所以说今天在这里规划界所有的人,是我们规划从学科走向科学的重要支柱。我们一直在为规划成为科学努力。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做“从BIM到CIM,从增量建设到智慧协同”,和刚才IBM专家所讲的相关。 2007年,在世博会的规划建设中,IBM提出了智慧地球,在世博会中,我们没有提这个说法,我们世博会是BetterCity,主题是城市,所以我们提出了SmartCity,智慧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一个机器,这是城市规划在1933年提的,把城市分为居住、工作、交通、休闲,四大功能。四十年过去,在1973年的马丘比丘宪章,我们认识到城市不仅是机器,还是有机体,今天又是四十年过去了,我们提出城市是生命体的概念。

我们创造了英文词:“City Being”,城市,就像人一样,所以我们有了世博会城市生命馆。城市成为生命体,我们应该给他以尊重。不尊重城市,就会得到城市的报复。可感知,可判断,快速反应,会学习,这是智慧的城市。

BIM的过程与历史贡献

对于BIM的发展历程,1988年至2000年,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2000年至2010年,建立虚拟设计与建造(VDC),2010年后,是Optimize Facility Performance。

BIM有一些典型应用,例如BIM用于日照分析,用于绿色建筑,但是这远远不够,不能满足一个城市生命体的要求。

如果我们的规划管理工作原先落在单体,那么未来的城市管理一定会落在单体之外的系统。城市是生命体,建筑是细胞,从BIM到CIM,应该是一个从细胞到生命体之间的变化。

从BIM提升为CIM

CIM = City Intelligent Model,城市智慧模型

CIM的实践,同国外相比我们有机会让他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到发育。在世博会和其他一些实践上,这些概念已经得到应用。

举例,从单栋建筑走到群落,走向环境模拟。2008年的时候,我们在都江堰灾区进行了水模拟与风模拟,发现水与风的流动极其相关,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所有流动的、无形的东西,以及他们对城市的影响,这是我们规划非常需要的东西。

对于BIM的单个细胞、单体,不能解决我们城市问题,在原来的单体之间,那些联络网络,是CIM要突破的重点,例如:交通流、水流、气流、固废物的排泄等等,这些流动在我们的规划管理中间是很少涉及的,而这块才是我们CIM的重点,看不见的无形的东西,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

城市中还存在着信息传递的神经系统,不可见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整个城市的生命体每天都在更新,相比建筑的稳定系统,城市每天都在变化。

现在我们的规划管理,或许会出现一个突破性进展,那就是百姓参与服务设施管理,不仅仅是规划局派人去审批,而是社区内每个老百姓都在管着我们的设施。我们国家的转型期,让城市走向多元共治。

城市从单体建筑,走向全系统运行管理。所有的智能建造,意识,构建,全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新体系。

从“以形定流”走向“以流定型”的群落规划设计。

我们需要先知道各种的“城市流动”,根据流动,来确定空间的形,这是Smart的关键。

(1)把BIM作为CIM的细胞——将建筑作为城市细胞

(2)城市物质子系统建模——建立CIM的工作底板,多种数据的导入

(3)城市时空数据的接入例如世博会,模拟100多万人在世博会,通过模拟,保证世博会的安全。

我们的空间信息多,但是时间信息少,目前我们在做上海出租车数据分析,通过长时间段的连续分析,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城市人的活动状况。

(4)城市突发事件预警包括自然灾害,火灾,犯罪等等,能够及时启动应急管理预案。

(5)城市蓝图模拟规划专业的特征,是具有梦想。对蓝图的描绘,通过不同的情景方案,来应对城市弹性与不确定性。

建筑行业设定的目标是到2016年完成第二阶段的相关目标,政府为此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第二阶段避开了一些必须的而又非常困难的改变,发展综合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并鼓励人们开始学习使用。一些领跑的从业人员在BIM发展上已经跨越了第二阶段,向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较早使用BIM的项目也在实践中逐渐向人们证明:BIM跨越第二阶段向更精深发展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在第二阶段之后有哪些新东西出现呢?我们需要对此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才能确保现有的方法论能够持久应用下去。同样,在选择和相关问题变得明确之前,我们都要对第三阶段的状况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Bew-Richards成熟度斜线图示上(见参考资料13),第三阶段被设定为“iBIM”, 这是一个综合的一体化模型,而不是联邦式松散的联合,其内部个体是独立的。这表明:每个贡献者的投入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成一个单一,连续一致的环境模型, 并将其发布到网络上。与此同时,这些贡献成果也会被界定,追踪和审计。这个模型包含这样一种控制系统,它能使任何一个贡献者在得到授权的情况下查看他们自 己的工作情况并及时修订。此模型中的应用可以用来进行设计,计算成本,施工或运行模拟。这种模拟使用范围很广,从办公楼里到建筑工地实地应用,所以它能为 供应链的各方提供服务。它的操作使用也很方便,因为它不是包含所有相关信息的拷贝资料,而只是能找到这些资料的链接。为了能引导用户使用,iBIM 设定了一些条件限制如地方编码和标准。为了避免歧义,将会设计和使用一个包含术语的标准词典。

第三阶段(iBIM)的发展可能会依赖于云技术,也可能会让用户使用它的软件,这是云服务的一种方式。这将消除用户对短生命周期,高端工作站的需求,解决年度软件成本问题:用户使用了才需要付费。云端工作模式的相关协定应该尽快出炉,这样才能确保管理上的安全性。智能代理技术的应用,也能通过搜索网站,提供相关资料,满足设计方面的需求。

要完善合同形式,为一体化工作团队提供合适的保险,为第三阶段的到来做好准备。现在的合作合同包括BIM协 定,需要进一步发展,成为既可以支持责任分担,又能很好解决管理争端的模式。综合工程保险目前仍在早期的试验阶段,它将成为让更多客户和供应商接受合作模 式的关键因素。在以后的工程项目中,保险将更重要,因为它能使客户有保险做支撑,为从前期设计到投入运营整个生命周期提供保障。

要建立一个商业模型对BIM行业进行维护。这个模型要支持国际开放型BIM的发展和维护。这个模型要独立于专门的建筑环境之外,作为具有衡量标准的工作方法。支持基础设施的收入,必须来源于政府,商人或用户,仅靠自愿的投入是有限的并且会阻碍进程。

麻省理工的Nicholas Negrophonte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1973年发表了他的学术著作“建筑机器”(见参考资料14),在此书中,他设想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状况,认为它是机器智能的发展。不管是CAD还是现在的BIM都不曾是智能的,它们只是默默地做手动流程的助手。现在我们进入了人工智能(AI)的时代,系统可以代替人类智力劳动来做决定。在第三阶段之后还有第四阶段,以大数据为代表。大数据通过建成环境收集,再反过来引导此环境的运行和调整。在第四阶段,许多环节都将是自我管理的。 

BIM未来的发展程度要靠英国引导和掌控。尽管美国主导着生产方和使用方市场,但是BIM发展背后的智力支持和动力是英国,而且,英国的BIM政策,数字化英国概念以及公开资料价值都是世界领先的水平。英国应该在政府和商业层面上先发制人,开发利用我们作为BIM领头羊的潜能,这样才能占据优势地位。

水利BIM从0到1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