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结构力学(第6版)下册 | 作 者 | 李廉锟 |
---|---|---|---|
ISBN | 978-7-04-047974-4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2017-07-21 |
前辅文
主要符号表
第十二章 结构动力学
§12-1 概述
§12-2 结构振动的自由度
§12-3 单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
§12-4 单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5 单自由度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6 多自由度结构的自由振动
§12-7 多自由度结构在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8 振型分解法
§12-9 多自由度结构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
*§12-10 地震作用计算
*§12-11 无限自由度结构的振动
§12-12 计算频率的近似法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答案
第十三章 结构弹性稳定
§13-1 概述
§13-2 用静力法确定临界荷载
§13-3 具有弹性支座压杆的稳定
§13-4 用能量法确定临界荷载
§13-5 变截面压杆的稳定
§13-6 剪力对临界荷载的影响
§13-7 组合压杆的稳定
*§13-8 弹性介质上压杆的稳定
*§13-9 圆环及拱的稳定
§13-10 窄条梁的稳定
*§13-11 用矩阵位移法计算刚架的稳定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答案
第十四章 结构的极限荷载
§14-1 概述
§14-2 极限弯矩和塑性铰·破坏机构·静定梁的计算
§14-3 单跨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
§14-4 比例加载时有关极限荷载的几个定理
§14-5 计算极限荷载的穷举法和试算法
§14-6 连续梁的极限荷载
§14-7 刚架的极限荷载
*§14-8 矩阵位移法求刚架极限荷载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答案
第十五章 悬索计算
§15-1 概述
§15-2 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单根悬索计算
§15-3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单根悬索计算
§15-4 悬索的变形协调方程及初态终态问题求解
§15-5 悬索体系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
习题
答案
附录Ⅰ 下册自测题
附录Ⅱ 索引
参考文献
主编简介 2100433B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5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并结合近年教学改革成果修订而成。新版教材保持了原书内容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浅出的风格,采用双色印刷,并通过二维码引入了结构力学数字化教学资源。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5章。上册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拱、静定平面桁架、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矩阵位移法和影响线及其应用等11章及附录;下册包括结构动力学、结构弹性稳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和悬索计算等4章及附录。全书各章均附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及部分答案;上下册各附有自测题两套供测试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水利、力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2005年8月4日=============结构力学求解器 v2.0.1 更新说明:1. 影响线算法改进: 采用最新算法,一次计算后,可以即时查看指定单元内任意截面位置任意内力(弯矩、剪力、轴力)的影...
工程力学与 结构力学 有什么区别 结构力学是 属于 工程力学的吗??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工程科学中,力学是研究有关物质宏观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在理论工作上,有时要用微观的方法得出宏观的物理性质。工程给力学提出问题,力学的研究成果改...
面筋和底筋贴在一起,原来设计的钢筋不在位置,没有起作用,结构会开裂。
6- 37 同济大学朱慈勉 结构力学 第 6章习题答案 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 (b) (c) (d) (e) (f) (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 2次超静定 6 次超静定 4 次超静定 3 次超静定 I I 去掉复铰,可减去 2(4-1)=6 个约束,沿 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 9 次超静定 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 21次超静定 I II 刚片 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 II 只需通 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 I 连接即可,故为 4 次 超静定 6- 38 (h) 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 M、F Q图。 (a) 解: 上图 = l 1M pM 01111 pX 其中: EI l l l ll ll EI l lll EI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住建部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结构力学(下册)(第4版)》内容介绍:对结构力学定性(或概念)分析的重要性,工程界和广大教师已经有充分的认识。结构设计大师林同炎早就在《结构概念与体系》的专著中论述了概念设计的重要性。因此,结构力学应该涵盖经典结构力学、程序(或计算)结构力学和定性结构力学三个方面已为大家所认知。经典结构力学已经成熟,程序(或计算)结构力学正在日趋完善,定性(或概念)结构力学刚刚起步。2100433B
《结构力学(下册)(第5版)》(第5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4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有关国家标准及教学改革发展需要修订而成。《结构力学(下册)(第5版)》内容取材适宜,叙述精练,由浅人深,联系实际,符合课程的认知和发展规律。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5章。上册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拱、静定平面桁架、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矩阵位移法和影响线及其应用等11章及附录平面刚架静力分析程序;下册包括结构动力学、结构弹性稳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和悬索计算等4章。全书各章均附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及部分答案;上下册各附有自测题两套供测试参考。
《结构力学(下册)(第5版)》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水利、力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在第5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最新制订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并结合近年教学改革成果修订而成。新版教材保持了原书内容系统、理论联系实际和深入浅出的风格,采用双色印刷,并通过二维码引入了结构力学数字化教学资源。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15章。上册包括绪论、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静定梁与静定刚架、静定拱、静定平面桁架、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渐近法、矩阵位移法和影响线及其应用等11章及附录;下册包括结构动力学、结构弹性稳定、结构的极限荷载和悬索计算等4章及附录。全书各章均附有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及部分答案;上下册各附有自测题两套供测试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水利、力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