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是利用锤击将钢管打入土中侧向挤密土体形成桩孔,将管拔出后,在桩孔中分层回填2:8或3:7灰土并夯实而成,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以承受上部荷载。可选用沉管(振动、锤击)、冲击或爆扩等方法进行成孔,成孔后将孔底夯实,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分层回填夯实,待挤密桩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挖除或分层夯压密实。

灰土挤密桩法基本信息

中文名 灰土挤密桩法 外文名 Lime soil compaction pile method
施工方法 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 处理深度 5~15m
桩    长 不应小于0.5 m 注意事项 桩径、桩距、桩长、加固范围等

土或灰土桩的长度和加固范围应根据土质情况、工程要求、成孔设备、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允许值等因素确定。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加固范围每边超出基础的宽度不应小于0. 256,且不应小于0.5m;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不应小于0. 756,且不小于1.0m。桩顶标高以上还应设置300~600mm厚的2:8灰土垫层,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5。土或灰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当地经验确定,但对土挤密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不应大于处理前的1.4倍,也不应大于180kPa;对灰土挤密桩地基,不应大于处理前的2倍,并不宜大于250kPa。

灰土挤密桩法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10%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10%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1;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8%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08;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0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12%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1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5%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05;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6%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0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8%灰土 品种:灰土;配合比:0.08;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两河四湖

t 13% 漯河市两河四湖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灰土 3:7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22年2季度信息价
灰土 3:7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21年4季度信息价
灰土 3:7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20年4季度信息价
灰土 3:7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20年1季度信息价
灰土 3:7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18年2季度信息价
灰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16年2季度信息价
灰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15年4季度信息价
灰土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潮州市2015年3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干振碎石 干振碎石|1m 1 查看价格 安瑞通(北京)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7-27
二八灰土 二八灰土|1m³ 1 查看价格 广西盛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17-12-21
二八灰土 二八灰土|1m³ 1 查看价格 广西开征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17-07-17
灰土3∶7 灰土 3∶7|80m³ 3 查看价格 南宁市鸣华石灰有限公司 广西  贺州市 2022-08-08
深层夯扩素砼 直径600|1m³ 1 查看价格 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 贵州   2020-06-03
灰土 2:8|2081.1252m³ 3 查看价格 泉州优久美商贸有限公司    2015-01-29
灰土 |8578m³ 1 查看价格 南京市路桥工程联合总公司 江苏  南京市 2015-11-23
灰土 3:7|1230.9m³ 3 查看价格 义乌市添日工艺品材料商行    2014-09-01

灰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处理深度宜为3~15m,过深则压实困难。当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土挤密桩法;当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为主要目的时,宜选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及其饱和度大于0.65时,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土或灰土桩的设计主要是确定桩径、桩距、桩长、加固范围和地基承载力等。 2100433B

(1)施工前应在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以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干密度等要求。

(2)桩施工一般采取先将基坑挖好,预留20~30cm土层,然后在坑内施工灰土桩。桩的成孔方法可根据现场机具条件选用沉管(振动、锤击)法、爆扩法、冲击法或洛阳铲成孔法等。

(3)桩施工顺序应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内应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坍孔。成孔后应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少于8击,并立即夯填灰土。

(4)桩孔应分层回填夯实,每次回填厚度为250~400mm,人工夯实用重25kg、带长柄的混凝土锤,机械夯实用偏心轮夹杆或夯实机或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或链条传动摩擦轮提升连续式夯实机,一般落锤高度不小于2m,每层夯实不少于10锤。施打时,逐层以量斗定量向孔内下料,逐层夯实。当采用连续夯实机时,则将灰土用铁锹不问断地下料,每下2锹夯2击,均匀地向桩孔下料、夯实。桩顶应高出设计标高15cm,挖土时将高出部分铲除。当孔底有地下水流人时,可采用井点降水后再回填填料或向桩孔内填入一定数量的干砖渣和石灰,经夯实后再分层填入填料。

灰土挤密桩法常见问题

  • 灰土挤密桩

    桩基处理有很多方法,但根据现在市场情况以及国家对基础的严格要求,很多工艺已经不适用了,如人工挖孔等,下面说的都是常见常用的工艺方法。 按回填物分:常用的有,灰土桩、素土桩、水泥桩、垃圾桩等。 按回填夯...

  • 灰土挤密桩

    陕西灰土抵密桩定额包含成孔,他是先抵密成孔,后回填夯实的施工工艺,不需要另外计算成孔费用

  • 灰土挤密桩

    灰土挤密桩不需要桩头处理,只需要凿桩头。

(1)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进行检查。

(2)施工中应对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填料的含水量等进行检查。

(3)施工结束后应对成桩的质量及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

(4)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如下:

①主控项目:桩体及桩间土干密度、桩长、地基承载力、桩径。

②一般项目:土料有机质含量、石灰粒径、桩位偏差、垂直度、桩径。

灰土挤密桩法文献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3页

评分: 4.6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6.3.1 基本概念 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 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 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素土 (黏性土 )或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 计标高。用素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土挤密桩;用灰土分层夯实的桩体,称为灰土挤密 桩。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 6.3.2 适用范围 灰土挤密桩法或土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 地基。处理深度宜为 5-15m。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小渗透性方 面,其效果基本相同或差别不明显, 但土挤密桩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性不及灰土挤密桩, 选 用上述方法时, 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处理地基的目的确定。 当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 稳

立即下载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解读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解读

格式:docx

大小:9KB

页数: 未知

评分: 3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解读——本资料为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解读,doc格式,共3页基本概念灰土挤密桩或土挤密桩是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 夯填素土或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

立即下载

什么是灰土挤密桩法?

灰土挤密桩法属于一种柔性桩复合地基,它是通过夯实的桩身和挤密的桩间土提高地基强度,又通过桩间土的挤密达到消除湿陷性的目的,是湿陷性黄土地区重要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灰土挤密桩一般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处理深度5-15m,处理宽度两端要超过基础宽度的0.25倍,并不应小于0.5m.施工时,先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夯填灰土成桩。成桩时,通过成孔过程中的横向挤压作用,桩孔内的土被挤向周围,使桩间土得以挤密,然后将备好的灰土分层填入桩孔内,并分层捣实至设计标高,二者分别与挤密的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共同承受基础的上部荷载。灰土通常采用3:7灰土或2:8灰土。桩径一般采用300~600mm,桩距控制在2~2.5倍桩径比较合理,桩孔按正三角形布置,桩间土挤密后3个孔之间土的平均挤密系数不宜小于0.93.桩孔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分类情况、湿陷类型、湿陷等级、湿陷土层厚度综合确定。

序言

1 绪论 1

1.1 概述 1

1.2 条件调研 2

1.2.1 外部条件 2

1.2.2 隧道自身条件 2

2 沉管隧道地基基础检测 3

2.1 概述 3

2.2 沉管隧道地基检测 4

2.2.1 换填垫层法检测 4

2.2.2 预压法检测 4

2.2.3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检测 5

2.2.4 振冲法检测 6

2.2.5 复合地基检测 7

2.2.6 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检测 10

2.2.7 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检测 11

2.2.8 组合型地基处理检测 12

2.3 沉管隧道基础检测 12

2.3.1 先铺法基础检测 12

2.3.2 后铺法基础检测 13

3 沉管隧道地基基础检测及监测案例 14

3.1 概述 14

3.2 PHC单桩复合地基检测 14

3.2.1 概况 14

3.2.2 试验内容及方法 15

3.3 PHC多桩复合地基检测 20

3.3.1 概况 20

3.3.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0

3.4 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检测 22

3.4.1 概况 22

3.4.2 内容及方法 22

3.4.3 地基变形模量的分析 27

3.5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检测 27

3.5.1 概况 27

3.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9

3.6 挤密砂桩复合地基水下堆载预压监测 40

3.6.1 概况 40

3.6.2 试验内容及方法 42

3.6.3 地基沉降分析 44

3.7 先铺法组合基床的检测 49

3.7.1 概况 49

3.7.2 检测内容及方法 49

3.8 基础后注浆监测 55

3.8.1 概况 55

3.8.2 监测内容及方法 56

4 沉管隧道监测 61

4.1 概述 61

4.2 监测目的及内容 61

4.2.1 施工监测 61

4.2.2 健康监测 63

4.3 监测方法 63

4.3.1 待安装管节的监测 63

4.3.2 管节安装监测 65

4.3.3 管节安装后监测 66

4.3.4 暗埋段的监测 70

4.3.5 健康监测 71

4.4 结果评估及监控 73

4.4.1 监测结果评估 73

4.4.2 监测指标的确定 74

4.4.3 结果的决策 76

5 沉管隧道监测案例 77

5.1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监测案例 77

5.1.1 概况 77

5.1.2 E1管节的监测情况 77

5.1.3 E3管节的监测情况 87

5.1.4 E15管节的监测情况 96

5.1.5 最终接头的监测情况 100

5.1.6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的监测程序 120

5.2 日本大阪咲洲沉管隧道监测案例 122

5.2.1 沉降监测概况 122

5.2.2 沉箱变形监测系统 126

5.2.3 通风塔(竖井)基础的沉降监测系统 130

5.2.4 全体系监测系统 135

5.2.5 监测结果 136

5.3 日本新若户公路沉管隧道监测案例 146

5.3.1 监控管理流程图 146

5.3.2 设定管理标准值 147

5.3.3 监控管理方法 149

5.3.4 监控系统 149

5.3.5 运营期仪器的利用 152

6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试验研究案例 153

6.1 碎石垫层物理模型试验 153

6.1.1 试验概况 153

6.1.2 试验研究技术路线 155

6.1.3 试验装置及系统 155

6.1.4 试验情况介绍 158

6.1.5 小结 173

6.2 碎石基床纳淤试验 173

6.2.1 试验概况 173

6.2.2 试验设备 174

6.2.3 试验方法 178

6.2.4 试验结果 191

6.3 碎石基床稳定性试验 198

6.3.1 试验概况 198

6.3.2 试验方法 199

6.3.3 试验结果 202

6.4 抛石夯平试验 204

6.4.1 试验概况 204

6.4.2 试验流程 205

6.4.3 试验过程及效果 205

6.4.4 小结 216

6.5 深水水下载荷板试验 216

6.5.1 概况 216

6.5.2 试验内容及方法 217

6.5.3 试验结果 223

6.6 沉管节段足尺模型试验 225

6.6.1 试验概况 225

6.6.2 试验内容的确定 226

6.6.3 小尺寸模型试验 227

6.6.4 足尺模型试验 231

6.7 沉管节段接头抗剪机理试验 237

6.7.1 概况 237

6.7.2 摩擦力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39

6.7.3 试验内容 248

6.7.4 匹配浇筑混凝土接触面摩擦系数测定 248

6.7.5 混凝土剪力键及摩擦协同抗剪机理试验研究 257

6.7.6 钢剪力棒及混凝土剪力键协同抗剪机理试验研究 281

6.8 节段接头连接件水密性、黏结性试验 288

6.8.1 试验概况 288

6.8.2 试验方法 289

6.8.3 试验结果 292

6.9 整体式副格振动下沉试验 294

6.9.1 试验概况 294

6.9.2 试验关键过程及现象 297

6.9.3 结构应力测试 304

6.9.4 动态测试结果 305

6.9.5 静态测试结果 308

6.9.6 榫槽静态主应力 311

6.9.7 副格模型试验 311

6.9.8 小结 312

6.9.9 日本钢管桩抽水试验 313

6.10 端封门圆弧板拉伸试验 317

6.10.1 试验概况 317

6.10.2 试验方法 318

6.11 标准180m管节浮运研究 320

6.11.1 概况 320

6.11.2 研究方法 321

参考文献 327

彩图 2100433B

地基处理处理方法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砂石桩法、振冲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预压法、夯实水泥土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石灰桩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

1、换填垫层法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和消除膨胀土的胀缩。

2、强夯法

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对饱和粘性土宜结合堆载预压法和垂直排水法使用。

3、砂石桩法

适用于挤密松散砂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杂填土等地基,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降低压缩性,也可用于处理可液化地基。对饱和粘土地基上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也可采用砂石桩置换处理,使砂石桩与软粘土构成复合地基,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

4、振冲法

分加填料和不加填料两种。加填料的通常称为振冲碎石桩法。振冲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对于处理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kPa的粘性土和饱和黄土地基,应在施工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不加填料振冲加密适用于处理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地基。振冲碎石桩主要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还可用来提高土坡的抗滑稳定性或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

5、水泥土搅拌法

分为浆液深层搅拌法(简称湿法)和粉体喷搅法(简称干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不宜用于处理泥炭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基。若需采用时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当地基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黄土含水量小于25%)、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于法。连续搭接的水泥搅拌桩可作为基坑的止水帷幕,受其搅拌能力的限制,该法在地基承载力大于140kPa的粘性土和粉土地基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

6、高压喷射注浆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和碎石土地基。当地基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大量植物根茎或较高的有机质时,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性。对地下水流速度过大、喷射浆液无法在注浆套管周围凝固等情况不宜采用。高压旋喷桩的处理深度较大,除地基加固外,也可作为深基坑或大坝的止水帷幕,目前最大处理深度已超过30m.

7、预压法

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按预压方法分为堆载预压法及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或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m时,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向排水预压法处理。对真空预压工程,必须在地基内设置排水竖井。预压法主要用来解决地基的沉降及稳定问题。

8、夯实水泥土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等地基。该法施工周期短、造价低、施工文明、造价容易控制,在北京、河北等地的旧城区危改小区工程中得到不少成功的应用。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已自重固结的素填土等地基。对淤泥质土应根据地区经验或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基础和桩顶之间需设置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保证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形成复合地基。该法适用于条基、独立基础、箱基、筏基,可用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变形。对可液化地基,可采用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多桩型复合地基,达到消除地基土的液化和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10、石灰桩法

适用于处理饱和粘性土、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用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时,可采取减少生石灰用量和增加掺合料含水量的办法提高桩身强度。该法不适用于地下水下的砂类土。

11、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可处理的深度为5~15m.当用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时,宜采用土挤密桩法;当用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或增强其水稳定性时,宜采用灰土挤密桩法;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不宜采用这种方法。灰土挤密桩法和土挤密桩法在消除土的湿陷性和减少渗透性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土挤密桩法地基的承载力和水稳定性不及灰土挤密桩法。

12、柱锤冲扩桩法

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素填土和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

13、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m/d的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对Ⅱ级湿陷性地基,应通过试验确定碱液法的适用性。

14、综合比较法

在确定地基处理方案时,宜选取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比选。对复合地基而言,方案选择是针对不同土性、设计要求的承载力提高幅质、选取适宜的成桩工艺和增强体材料。

地基基础其他处理办法

地基基础其他处理办法还有:砖砌连续墙基础法、混凝土连续墙基础法、单层或多层条石连续墙基础法、浆砌片石连续墙(挡墙)基础法等。

以上地基处理方法与工程检测、工程监测、桩基动测、静载实验、土工试验、基坑监测等相关技术整合在一起,称之为地基处理的综合技术。

灰土挤密桩法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