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建于1980 年,是合肥学院前身原合肥联合大学成立之初最早建立的系部之一。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1)五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安徽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专业。在校生约1270人;有十多个专业实验室和比较完善的实验教学条件 。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基本信息

中文名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 成立时间 1980年
隶    属 合肥学院 在校生 约1270人 [1] 
地    址 合肥市经济开发区锦绣大道99号

机械工程系全体教职员工正在根据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积极工作,开拓创新 , 锐意进取 ;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使我系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向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合肥市和安徽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0% 天津市施工队伍交流服务中心
机械联锁(JSL) 水平、垂直位置联锁(缆绳式)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南冠

0% 广东南冠电气有限公司
机械泄压口 XJXF-0.12-J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广州兴进

0%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合肥 品种:复合肥;类型:复合肥;规格:50kg/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金灿

0% 贵州金灿霖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 品种:复合肥;类型:复合肥;规格:50kg/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强瑞

kg 0% 贵州强瑞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合肥 品种:复合肥;类型:复合肥;规格:50kg/袋;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安住

0% 贵州安住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机械联锁(组)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ABB

0% ABB(中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机械联锁(组)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ABB

0% ABB(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8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7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22年4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2年3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22年1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深圳市2021年12月信息价
机械工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广州市2021年12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机械工 |509工日 1 查看价格 天津市施工队伍交流服务中心 天津  天津市 2015-07-15
追肥(复合肥) 追肥(复合肥)|3000kg 1 查看价格 广州恒宇化工有限公司 广东  江门市 2011-06-08
通风工程系统调试 (3000m2以内)|5304台 1 查看价格 天津市华特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天津市 2015-07-29
通风工程系统调试 (3000m2以内)|6149台 1 查看价格 天津市华特净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天津市 2015-06-11
合肥 苗木种植复合肥|169t 3 查看价格 广州市彬豪化工有限公司 广东   2020-07-14
合肥 植树复合肥|3462斤 3 查看价格 广西茂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1-10-22
芬兰复合肥 芬兰复合肥|800kg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源亿丰贸易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市 2012-08-20
合肥 合肥(栽植苗木用)|35520kg 0 查看价格 阳江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化肥农药经销部 广东  阳江市 2015-04-09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本专业为与德国合作共建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及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通过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机电控制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从事机械产品质量检验及市场营销部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机械电子学、微机原理及数控加工技术;以及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方法、三维软件、机械CAD/CAE/CAM等反映现代设计制造学科前沿的重要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德国合作培养)(本科)

学制:(2 3)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德国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习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东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注重发挥中、德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研发以及教学、管理和营销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实施方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合肥学院和德国奥登堡-东弗里士兰-威廉哈芬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协议制定,实行“2 3”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符合两校学士学位条件的,可授予双方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前两年在合肥学院完成基础德语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三年在德国奥登堡-东弗里士兰-威廉哈芬应用科学大学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

主要课程:德语(第一外语)、英语(第二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液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CAD/CAM、测试技术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工程材料的性能、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模具技术及模具CAD/CAE/CAM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学生能进行成型材料性能分析、工艺分析,模具、材料成型机械及控制系统设计;具有在生产现场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后可从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等工作。优秀学生可以申请到德国和韩国的高等院校攻读学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系列课程、微机原理及数控加工技术;现代工程材料、材料成型理论基础、模具CAD/CAE/CAM、金属塑性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等。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文化修养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较宽的就业前景,能够从事机械电子产品、机电装备、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及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设计Ⅰ、机械设计II、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 CAD\CAE\CAM、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人技术等。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机械工程系就开始了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多所应用科学大学在师资培训、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和交流。2006年6月我系开始实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 3)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于当年正式招生,该批学生于2008年6月赴德国继续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 1)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已于2010年正式招生。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国际竞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合作办学,机械工程系进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将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常见问题

  • 机械工程是学些什么?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机械工程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维修各种...

  • 关于机械工程师和注册机械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指三个级别机械工程师的统称

  • 关于机械工程师和注册机械工程师

    1)机械工程师属于职称,国家评定的,有初级中级和高级。 注册机械工程师属于证书,行业协会颁发的。2)职称在国企可能比较重要,在私企和外企没太大用处,最多也就是退休时养老金多领一点点。 注册...

我系有一批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方面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其中专职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占 40 %以上;有一名全国优秀教师,有相当数量的 “ 双师型 ” 教师,中年轻教师大多数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还有多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他们既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许多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承担校内外的科研和教研任务,参加国家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他们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机械工程系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治学严谨、勇于奉献、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正教授6人、副教授14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12人;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模范教师1名,省级教坛新秀2名,国外客座教授3名,企业兼职教授2名;有20名教师先后赴德国、美国进修学习,成为教学、科研骨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现代工程材料知识,掌握材料成型工艺和现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可从事模具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及生产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材料成型的方法、工艺特点、工艺参数的选择;材料成型设备、各种模具的结构组成、特点;模具的设计原理及方法、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数控加工等专业理论知识。了解相关的模具生产组织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及工程实践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有较强的专业心、自主发展意识、创新精神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2、具有较扎实的机械工程、材料科学、模具设计制造等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材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

3、具有金属塑性成型工艺和塑料模塑成型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专业能力。

4、能比较熟练地查阅本专业国内外文献资料和科技情报,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及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和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7、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学制与学分

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共240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位课程:马克思主义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工程图学、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材料成型工艺、液压传动、金属塑性成型原理、模具制造工艺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数控技术B、模具CAD/CAE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文献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

格式:pdf

大小:10KB

页数: 2页

评分: 4.5

机 械 工 程 系 辅 导 员 会 议 签 到 本 时 间:___ 起 ___ 止 负 责 人:_________ 科学发展学校 年 月 日 周 次: 星 期: 主 要 内 容 记录(签名):

立即下载
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格式:pdf

大小:10KB

页数: 19页

评分: 4.4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机械工程系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将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 并在世界领先的学术机构或企业成为卓越的 行业专家。将会在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他领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引领人才。 将成为带动国内外技术、 经济及社会创新的创业者。将热爱机械工程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能改进制造行业,推动产业 的发展。 二、基本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和能力: a) 运用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的能力。 b) 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分析和解释数据的能力。 c) 考虑经济、环境、社会、政治、道德、健康、安全、易于加工、可持续性等现实约束条件下, 设计系统、设备或工艺的能力。 d) 在团队中从不同学科角度发挥作用的能力。 e) 发现、提出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f) 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理解。 g) 有效沟通的能力。 h)

立即下载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是我院最早建设的工科系之一,也是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开展教育合作的重点系之一。1980年合肥学院前身之一合肥联合大学建校时,首招两个本科专业“应用微生物”和“环境监测”;1985年组建“环境化学工程系”,逐步发展为“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生物与科学技术系”,2004年10月13日正式定名为“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现有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5个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4年首次招生),1个工程领域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点。生物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微生物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工程专业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拥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和2门院级精品课程。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下设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实验技术4个教研室;在校学生人数1214人,其中本科生1163人,研究生51人。

我系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合作之初,德国方面就为“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提供了一系列成套的先进仪器设备,使该系在早期就完全具备本科专业办学条件。2003年与德国、奥地利、泰国三国的高校共同申请了欧盟-亚洲链项目,2005年与德国Nelles教授博士共同申请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德国国际交流和发展中心(GTZ/CIM)项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项目等,以期为欧盟在中国的可持续资源化管理教育起到示范作用。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亚欧环境技术与知识转化”国际会议,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 依托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加强与德国和韩国的高校环境保护产业公司合作,先后接待了德国和韩国的教授和专家100余人次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学大学进行师生双向学术交流、研修活动,10余名教师赴该校参加模块化教学改革培训。另外,还选派教师分别赴美国、德国和格鲁吉亚等国家开展学术研讨、考察等活动;选拔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分别赴韩国、德国等国家进行学习交流活动。

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较为系统的研究条件。专职实验人员7人,其中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3人,兼职实验人员3人。共有42间实验室,其中基础公共平台实验室6间,专业实验室26间,实训实验室3间,教师科研实验室7间,共计5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2100万元。依托微生物、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实验室,2014年成功申报了省级发酵工程及应用实训(实验)中心。2011年组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创新平台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在此基础上2014年设立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不仅提供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又为企业发展储备了人才。

与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华伊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白帝乳业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建立了26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嵌入式校内实习基地安徽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目前建有产学研平台包括:合肥环境工程研究院、安徽省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合大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学院水环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德合作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安徽省固体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城市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学院发酵工程研究所和合肥学院食品研发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等。

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造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科研基本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由我系同学组成的“合肥学院BV创业团队” 在第二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银奖。2015年我系学生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14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安徽省第二届生物标本大赛金奖、第十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铜奖等。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学生参加一系列国家级体育竞赛,近年来连年获奖,包括2014年CSARA中国大学生校园健身舞锦标赛、安徽省第十二届健身操舞锦标赛、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共获得7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2个第三名。大学生环保协会被中国高校社团联合会等共同授予2014年“全国高校优秀社团”、2015年安徽省高校社团网络评选“百佳社团”光荣称号。

系现有环境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也是全院唯一一个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2012年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全日制“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首次招生。4年来已累计培养研究生96名,2015届、2016届研究生已顺利毕业。研究生采用1 0.5 1三段式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学 项目实践教学 毕业设计模式。一年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岗位认知实习,在校修完国家规定的理论课学分,半年(第三学期)的项目学习和短期国外游学活动;一年的毕业论文(设计)创作,即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在企事业(院所)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

本专业为与德国合作共建专业

建筑学专业(本科)

学制: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掌握建筑学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着力于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未来建筑师,以及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建筑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建筑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主要课程

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素描、色彩、建筑力学、建筑构造、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景观园林、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报考本专业的考生,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

合肥学院建筑工程系2000年以来发表的教科研论文

一、教研论文

⒈刘金龙,任小琴. 土力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索[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⑴: 90~92.

⒉刘金龙. 以实验报告为切入点加强土力学实验教学效果[J]. 山西建筑,2009,35⑹: 217~218.

⒊李长花,刘金龙,肖华光.工程项目管理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企业家天地,2009年第四期,总第361期,ISSN 1003-8434,CN43-1027/F

⒋江卫国. 工程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安徽建筑,2009,3:177-178,180.

⒌江卫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途径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⑸:73-75.

⒍胡晓军、吴延枝,《论本科土木专业3个教育阶段的跨越》合肥学院学报,2009年 5月第19卷第2期

⒎ 吴延枝、胡晓军《高校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探讨》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第17卷第6期

二、科研论文

⒈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⒉孙爱琴《层合板壳振动控制LQR方法的理论推导》山西建筑2008年9月

⒊孙爱琴《复合材料层合板壳频率和振幅的一种解法》 工业建筑 09年增刊

⒋王青《水泥快速强度测试的实验验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4月第15卷 第2期

⒌王青《SBS卷材检测技术研究》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2月第6卷 第1期

⒍王青《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制度下检测业转型的思考》安徽建筑2007年4月20日第2期

⒎王青《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与散装水泥》散装水泥,2007年第3期

⒏王青《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无损检测技术探讨》安徽建筑 2007年10月20日第5期

⒐王青《水泥强度快速检测中预养方案的试验研究》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一期总第20期

⒑刘金龙,夏勇. 路基体内最大侧向位移的位置[J]. 岩土工程技术,2006,20⑸: 252~255.

⒒刘金龙,夏勇. 关于“基于M-C准则的D-P系列准则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的讨论[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⑿: 2168~2169. (2007统计)

⒓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袁凡凡. 土工织物加固软土路基的机理分析[J]. 岩土力学,2007,28⑸: 1009~1014.

⒔刘金龙. 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制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⑺: 1511~1511.

⒕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测斜仪测量路基水平位移过程中的局限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24⑸: 56~59.

⒖刘金龙,王吉利,夏 勇. 基于不同破坏准则的边坡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⑽: 1357-1360.

⒗刘金龙,王吉利,梁昌望,夏勇. 库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有限元模拟[J]. 水力发电,2007,33⑽: 41~44.

⒘刘金龙,朱建群,王吉利,夏 勇. 测斜仪在路基水平位移监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⑶: 71~75.

⒙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水位变化对非均质库岸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 水电能源科学,2007,25⑹: 85~88.

⒚刘金龙,刘洁群,陈陆望. 倾斜软弱路基上路堤的变形特征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⑹: 818~823.

⒛刘金龙,陈陆望. 变形参数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⑴: 36~39.

21.刘金龙,陈陆望,刘洁群. 软土路基上路堤填筑方法的对比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⑵: 229~232.

22.刘金龙,栾茂田,王吉利. 挡土墙后填土面倾斜情况下土压力计算方法[J]. 人民长江,2008,39⑶: 78~80.

23.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简述[J]. 水电能源科学,2008,26⑴: 133~137.

24.刘金龙,陈陆望,王吉利. 反压护道作用效果的对比分析[J]. 人民长江,2008,39⑹: 77~79.

25.J. L. Liu(刘金龙),J.Q. Liu,L. W. Chen.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embankment reinforced with geotextile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C]. Geosythetics i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Geosynthetics Asia 2008[A],Proceedings of the 4th Asia regional conference on geosynthetics in shanghai,China: SpringerPress,2008: 662-666.2100433B

合肥学院机械工程系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