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大规模集成电路 (LSI)测试技术包括测试生成技术、响应鉴别技术、测试仪技术和易测设计技术等。LSI 电路的测试方法,首先是针对大规模集成存储器和微处理器这类数字电路的。数字集成电路功能测试的一般过程是:将一系列逻辑信号(由"1"、"0"组合的测试码)加到被测电路的输入端,同时将输出响应信号与预期设置的标准信号进行比较。

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外文名称 LSI testing technology
包括 测试生成技术、响应鉴别技术 对象 大规模集成存储器

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区域式漏水适配 RT-LDS,配件:7.5米漏水绳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瑞尔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42寸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海尔

13% 深圳市首舟科技有限公司
功率(W):15;品种:普通型铃;防护等级:IP54;额定压(V):2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正泰

13% 广州市正泰电气有限公司
解板 1.2*1219*C SECCN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邯郸原厂

t 13%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解板 0.8*1219*C SECCN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邯郸原厂

t 13%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解板 0.9*1219*C SEC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邯郸原厂

t 13%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解板 0.6*1219*C SECC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邯郸原厂

t 13% 佛山市顺德区盈通贸易有限公司
功率(W):15;品种:普通型铃;防护等级:IP54;额定压(V):2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正泰

13% 江西省士林电气实业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大埔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蕉岭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大埔县2022年1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蕉岭县2022年1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大埔县2021年3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大埔县2021年1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大埔县2020年3季度信息价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kW·h 梅州市大埔县2019年2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集成电路测试 1ST6500|7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11-02
集成电路测试 1CT-33C|4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8-05
集成电路测试 GUT-660A|9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7-31
集成电路测试 GVT-6600|4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4-07
集成电路在线测试系统 TH2424|5832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10-22
集成电路测试 SIMI-100|3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3-31
集成电路控制中心 800×800×1500|1台 1 查看价格 百海( 深圳) 水处理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6-15
集成电路及元器件在线测试系统 GT4040P|7447台 1 查看价格 成都天大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4-24

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常见问题

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文献

某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某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格式:pdf

大小:101KB

页数: 3页

评分: 4.4

目的对某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作业人员劳动条件分级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某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的选址、总体布局、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及卫生辅助设置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毒物的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但噪声危害有不同程度超标,部分工作场所的照度和微小气候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结论综合评价分析表明,某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但需进一步完善隔声降噪措施,且需要改善部分工作场所环境中的照度和微小气候。

立即下载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可制造性设计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可制造性设计

格式:pdf

大小:101KB

页数: 5页

评分: 4.5

以Synopsys推出的TCAD软件TSUPREM-Ⅳ和Medici为蓝本,结合100nm栅长PMOSFET的可制造性联机仿真与优化实例,阐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DFM阶段所进行的工艺级、器件物理特性级优化及工艺参数的提取。

立即下载

集成电路按集成度高低的不同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特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巨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小规模集成电路于1960年出现,在一块硅片上包含10-100个元件或1-10个逻辑门。如 逻辑门和触发器等。如果用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SSI)进行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是以门电路作为电路的基本单元,所以逻辑函数的化简应使使用的门电路的数目最少,而且门的输入端数目也最少。

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 Scale Integration:MSI)

1966年出现,在一块硅片上包含100-1000个元件或10-100个逻辑门。如 :集成计时器,寄存器,译码器等。

如果选用中规模集成电路(MSI)设计组合逻辑电路时,则以所用集成电路个数最少,品种最少,同时集成电路间的连线也最少。这往往需将逻辑函数表达式变换成选用电路所要求的表达形式,有时可直接用标准范式。

MSI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功能虽然比小规模集成电路SSI强,但也不像大规模集成电路LSI那样功能专一化,这些器件产品的品种虽然不少,但也不可能完全符合使用者的要求,这就需要将多片级联以扩展其功能,而且还可以用一些标准的中规模继承组件来实现其它一些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用中规模集成组件来进行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的MSI后,将实际问题转化后的逻辑表达式变换为响应的MSI的表达形式。用MSI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与用门电路设计的组合逻辑电路相比,不仅体积小,重量较轻,而且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中规模数据选择起的级联可扩展其选择数据的路数,其功能扩展不仅可用于组合逻辑电路,而且还可用于时序逻辑电路。在组合逻辑电路中主要有以下应用:

(1)级联扩展,以增加选择的路数、位数,可实现由多位到多位的数据传送;

(2)作逻辑函数发生器,用以实现任意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LSI)

1970年出现,在一块硅片上包含103-105个元件或100-10000个逻辑门。如 :半导体存储器,某些计算机外设。628512,628128(128K)最大容量1G。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VLSI)

在一块芯片上集成的元件数超过10万个,或门电路数超过万门的集成电路,称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研制成功的,主要用于制造存储器和微处理机。64k位随机存取存储器是第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约包含15万个元件,线宽为3微米。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已达到600万个晶体管,线宽达到0.3微米。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设备,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利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可以将一个电子分系统乃至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完成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等多种功能。例如,可以将整个386微处理机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集成度达250万个晶体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功,是微电子技术的一次飞跃,大大推动了电子技术的进步,从而带动了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发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竞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

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tra Large-Scale Integration:ULSI)

1993年随着集成了1000万个晶体管的16M FLASH和256M DRAM的研制成功,进入了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 (Ultra Large-Scale Integration)时代。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组件数在107~109个之间。

ULSI电路集成度的迅速增长主要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晶体生长技术已达到极高的水平;二是制造设备不断完善,加工精度、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的提高已使器件尺寸进入深亚微米级领域。硅单晶制备技术可使晶体径向参数均匀,体内微缺陷减少,0.1~0.3um大小的缺陷平均可以少于0.05个/平方厘米。对电路加工过程中诱生的缺陷理论模型也有了较为完整的认识,由此发展了一整套晶体的加工工艺。生产电路用的硅片直径的不断增大,导致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硅片的直径尺寸已达到12英寸。微缺陷的减少使芯片成品率增加,0.02个/平方厘米缺陷的硅片可使256MB DRAM的成品率达到80~90%。

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iga Scale Integration:GSI)

1994年由于集成1亿个元件的1G DRAM的研制成功,进入巨大规模集成电路GSI(Giga Scale Integration)时代。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组件数在109以上。

计量与测试技术出版发行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共出版文献10725篇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共载文 9348篇、基金论文量为392篇 。

计量与测试技术收录情况

《计量与测试技术》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数据库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源期刊 。

计量与测试技术影响因子

据2020年8月6日中国知网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总被下载802602次、总被引18516次,(2019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130、(2019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082 。

据2020年8月6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量与测试技术》被引量为17378次、下载量为198737次;据2018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该刊影响因子为0.31(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刊均影响因子为0.5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19种)中排第5187名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的实施和顺利进展,为我国在2010年由世界第二大集成电路消费国走向集成电路设计大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国家“十五”86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负责人说过的一句话。

对集成电路的作用,行内有四句话形容的非常好,说是:电子信息产品和国防电子装备的核心,是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是信息技术与产业掌握发展主动权和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石,是自主发展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提高其附加值所必备的技术保证。

“掌握集成电路和软件的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对我国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确保国家信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负责人说。

“集成电路和软件重大专项”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的十二项重大科技专项之一。科技部在863计划集成电路方面,共设立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100nm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集成电路配套材料三个专项,而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方面成果尤为显著。

大规模集成电路目标

全面达到预期目标

据该负责人介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专项自实施以来,在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分别是在人才建设、微处理器、网络通信等方面。

“我们在7 1个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9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在微处理器CPU和DSP设计方面,‘众志’、‘C—Core’、‘龙芯’和‘汉芯’等都实现了由技术突破向重点推广的纵深发展。最后一个是在网络通信、信息安全、信息家电等领域的SoC系统芯片开发和应用方面,“COMIP”、“华夏网芯”和“星光多媒体”等芯片取得开发和应用的重点突破。另外,在MPW、IP核联盟、EDA工具、国际合作四项服务体系的建设也逐步完善。在实施效果中不但体现了立项的指导思想,而且除IP核应用推广联盟工作尚需进一步探索外,专项全面达到了立项的战略目标和预期成果。”该负责人说。

作为知识高度密集产业,人才是发展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的关键,专项大规模培养的人才对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匮乏的瓶颈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产品和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先后出现,为集成电路的最终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体现国家意志,集聚一流人才,发挥后发优势,抢抓国际IT产业结构重组的难得机遇,高起点地推进具有战略前瞻意义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及产业的自主创新与跨越。这是专项实施时的初衷,而现在,专项组的科研人员们几近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大规模集成电路提供帮助

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高速持续发展,而集成电路设计是具有战略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本专项的实施对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产值从1999年的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近150亿元,为支撑我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该负责人介绍道。

在专项实施过程中,建设了一大批的产业化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有效地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的资源对集成电路设计业的推动;营造了集成电路设计业在市场、政策、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健康发展的氛围;形成了人才、技术和企业的集聚,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技术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