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6.15
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抗冲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332KB

页数: 4页

运用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黔中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类型下的土壤抗冲性。结果表明:随着植被从草坡到乔林方向恢复,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根系固土作用能够提高土壤抗冲性能;地表径流量的顺序基本是:乔林<灌木<草坡;土壤侵蚀模数的变化规律也是乔林<灌木<草坡;5°时,枯落物阻滞径流的效果明显,≥15°以上,则效果并不明显;当坡度相同时,枯落物厚度增加,枯落物阻滞径流的净延时也逐渐增加。可见,随着黔中石漠化地区植被的结构恢复,土壤抗冲性将得到增强。

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土壤抗冲性能

格式:pdf

大小:464KB

页数: 6页

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低效柏木林改造8年后的5种模式(麻栎+杂交竹模式(LZ)、纯杂交竹模式(CZ)、柏木+桤木+杂交竹模式(BZQ)、柏木+麻栎模式(BL)、柏木+杂交竹模式(BZ))作为研究对象,柏木纯林(CB)作为对照,对柏木低效林不同改造模式的土壤抗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LZ外,林分改造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抗冲性能,其大小顺序为BZQ>BZ>CZ>BL>CB>LZ。方差分析显示,BL和CZ以及CZ与BZ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模式均与对照差异显著(p草本层的趋势。灌、草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以BZQ相对较高,CZ和LZ相对较低,灌木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抗冲性指标之间均未达到显著相关(p>0.05),草本层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抗冲性指标之间均呈显著(pBZQ>BZ>CB>BL>LZ,与土壤抗冲性顺序不同,可能是由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所致。

热门知识

土壤抗冲性

最新知识

土壤抗冲性
点击加载更多>>
土壤抗冲性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