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辅导: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6)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埋藏条件 经钻探揭露,场区地下水有二种类型,即上层滞水和下 部粉、细砂层中的承压水。根据场地地层的岩土性质,将场 地内各土层含隔水性划分如下:第①层杂填土具大孔隙,为 弱含水层,第②、③层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第④层粉砂 夹粉土、⑤层细砂为含水层。 上层滞水:上层滞水赋存于①层杂填土中,水量较小, 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与季节关系密切,雨季水位高,旱 季水位低。勘察时测得上层滞水水位埋深 0.6-1.05 米,图 上标注该水位。 承压水:赋存于④层粉砂夹粉土、⑤层细砂中,该承压 水主要接受临区含水层侧向补给,层间侧向径流排泄,受大 气环境影响不大。 勘察时测得承压水水位埋深为 1.6-1.9 米。 (二)地下水水质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12.1.1 条, 当有足够经验或
岩土工程师辅导: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8) (二)基础方案建议 由于上部杂填土层力学性质变异性大,不宜作为浅基础 持力层;第②层粉质粘土层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中等,分布 较均匀,可作为拟建楼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使用,但应注意下 卧第③层粉质粘土层承载力相对较低,为一相对软弱的下卧 层,在浅基础设计时应对第③层粉质粘土层进行软弱下卧层 强度验算,并按变形控制复核。 基槽开挖时应快速、 连续进行,并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 以免地表水浸泡土体, 造成地基承载力的下降。 基槽开挖后, 应及时通知勘察人员会同相关部门一起进行验槽,核实现场 地层情况与报告的符合性。 六、结论与建议: 1. 建筑场地位于长江北岸一级阶地,地形较平坦。场地 无不良地质作用。 2. 场地分布主要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和承压水。其中上层 滞水赋存于①层杂填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和生活排放废水 入渗补给,以垂向迳流渗透及蒸发排泄。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