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泛碱的原因及治理办法 1.1 混凝土泛碱的原因: 1.天然石材结晶相对较粗,存在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管,花岗岩细孔率为 0.5~ 1.5%,大理石细孔率为 0.5 ~2.0%,其抗渗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浆,花岗岩的吸水率 0.2~ 1.7%是较低的, 水仍可由通过石材中的毛细管浸入面传到另外一面。 天然石材的这种特性及 毛细孔的存在,为粘接材料中的水、碱、盐等物质的渗入和析出并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 2.粘结材料产生含碱、盐等成分物质。主要为镶贴砂浆析出 Ca(OH)2(氢氧化钙) 并跟随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细孔游离入侵板块,拌合水越多,移动到砂浆表面的 Ca (OH)2 就越多,水分蒸发后, Ca(OH)2 就存积在板块里。 其他,如在水泥中添加了含有钠 Na+的外加剂, 粘土砖土壤含有的 Na+、Mg2+、K+、Ca2+、 C1-、So42-、C032-等,遇水溶解,会渗透到石材
. 整理可编辑版 泡沫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 要:泡沫混凝土常见的问题有表面粗糙、鼓泡、开 裂,内部有空鼓、窜孔,整体疏松或上下抗压强度差异显著 以及总体抗压强度偏低等问题。表面粗糙、窜孔、整体疏松 或上下抗压强度差异显著以及总体抗压强度偏低等问题的 第一个原因是泡沫混凝土发泡剂的质量有问题;第二个原因 是发泡机的问题。开裂的根本原因在于泡沫混凝土浆料收缩 比较基材大的多;其次是泡沫混凝土浆料本身材质不均匀和 自身抗拉强度太低。解决的基本对策是选用高质量泡沫混凝 土发泡剂,实用新型泡沫混凝土产输机,添加聚丙烯等有机 短纤维。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常见问题;比抗压强度;对策 泡沫混凝土, 20世纪 30年代提出,同世纪 50年代在美、 苏等国应用于建筑工程。我国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引进、 应用此项技术。随着科学发展观逐步深入人心,我国对建筑 节能的要求也在提高。 轻质泡沫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