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时间: 2001.1-2002.8 获奖情况:2003 年度建设部优秀规 划设计项目三等奖 项目负责人: 范钟铭、余晓东 主要参加人: 张 文、王广鹏、 徐建杰、梁 峥、郭启华、陈 郊 项目简介: 一、项目概况 经过 20多年的发展,东莞城市 发展逐步出现转型的需求,为实现 其从出口加工基地型城市向区域性 经济中心城市转变,与广州、深圳 和惠州协调发展,共同构筑珠三角 组合城市群的目标,东莞市提出了 “建设以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 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应对空间 发展策略,提出了把位于东莞市中 部大郎、寮步和大岭山三镇镇区围 合的松山湖区域,总面积 59.43 平 方公里,建设成为广东省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以实现东莞市以现代 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莞城、 松山湖、 同沙生态区“三位一体”主城区空 间格局的发展战略。 松山湖科技产业园面临着两大 任务,之一是提升城市产业结构。 通过激发技
脱贫奔康产业园管护制度 为了落实脱贫攻坚任务, 实现产业扶贫, 为更好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 模式,优化管理模式,有效加强产业园区管理, 特制定本制度。 农业产业园 的特点 一、 .农业产业园经营 模式的选择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1)管理、技 术和人才因素:管理 经验和技术、人才匮乏,决定公司选择 的经营管理模式不能 过于超前、一蹴而就, 应立足当前实际、循序渐进,边学边 干、边积累经验边改进完善。 (2)肩负社会责任,就必须考虑效益;国家和百姓对产业园 的特殊要求, 促使产业园必须最大限度规避用工风险。 (3)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作物的日常管理是一 种“良心活”,要求产业园具备 内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管理模式 选择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4)国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支持:在 谋划公司运作的同时,需与地 方农业部门联系进行咨询,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取国家财政补贴。 二、脱贫奔康产业园经营